APP下载

龙井市林业后续产业发展状况与改革措施

2010-09-18杜文波梁运江

中国城市林业 2010年1期
关键词:面积基地林业

杜文波 梁运江

1 杜文波 镇赉县城郊林场 吉林镇赉 137300

2 梁运江 延边大学农学院 吉林龙井 133400

文章分析了加快林业后续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龙井市发展林业后续产业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提出了龙井市林业后续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及促进林业后续产业发展的改革措施。

1 龙井市自然概况

1.1 龙井地理位置

龙井市位于吉林省长白山东南部,地处长白山中段东麓,处于东经128°56′30~129°44′,北纬42°21′45~43°24′40。东南部隔图们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咸境北道相望,边境线长达136km,东部与图们市、汪清县毗连,西部与安图、敦化市接壤,西南部以英额岭为界与和龙市相接。全市总面积为2.590.80km2。

1.2 龙井市地貌

龙井市四面环山,境内地势南部高、中部低、中间为河谷小平原,两者之间穿插着鸡爪型丘陵,山脉均属于长白山支脉,多为海拔500m以上。全市2 590.80km2面积中,山地面积占73.3%,丘陵面积占18.5%,台地和河谷平地占8.2%。

1.3 龙井市土壤状况

龙井市有11个土类,26个亚类,46个土层,95个土种。其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是暗棕壤,占总面积的85%以上;白浆土、草甸土、冲积土和水稻土分别占总面积的3%、2.05%、3.47%和4.53%,其分布也很普遍。此外,受地形、气候、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的综合影响,土地类型也呈现了随海拔高度而演变的特点。海拔300m以下是河谷平地温和气候区,土壤多为白浆土和草甸土以及水稻土;海拔300~500m以台地和丘陵为主,属温凉气候区,土壤多为暗棕壤,生长植被多为灌丛和草地;海拔500m以上地带是以柞树为主的次生林。全市面积中耕地面积为33 326h m2(占总面积的12.86%),林地面积为164 443h m2(占总面积的63.47%),水域面积为6491hm2(占总面积的2.51%),草地面积为24 520h m2(占总面积的9.46%),果园面积为6 901h m2(占总面积的2.66%)。

1.4 龙井市气候

龙井市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气温垂直变化较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而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全市年平均气温为5.2℃,年平均最高为11.9℃,平均最低气温为0.6℃,极端最高气温为36.5℃,极端最低气温为-34.8℃,年活动积温(≥10℃)平均为2 753℃。无霜期为143天(128~157),初霜出现最早为9月11日(1977年),终霜期出现最晚为5月23日(1955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552.3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502.4mm,年平均蒸发量为1 251.1mm。

1.5 龙井市河流水系

本市河流均属图们江水系,境内形成向盆地集中水系。主要河流有图们江、布尔哈通河、海兰河、细鳞河、朝阳河、六道河等。市内河溪纵横,水系发育呈树枝状分布,河网平均密度为2.07km/km2。全市自产水量为5.3亿m3,各河流入境水量为7.2亿m3,地表水总量为12.52亿m3。径流模数为4.45~6.59万t/a·km2,地下水蕴藏量为2.16亿m3。

1.6 龙井市社会概况

龙井市总户数为86 719户,总人工为263 131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18 677人,非农业人口为144 454人。社会总产值为183 114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5 349万元,农业产值为39 597万元。人均社会总值为6 925元。

1.7 龙井市林业状况

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91 166 hm2,占总土地面积的72.3%,其中灌丛地为11 546hm2,市林业局下属8个林场、2个苗圃,林业职工850人,每年造林面积在600hm2左右。

2 龙井市退耕还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状况

按中央精神,龙井市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现在,大一点的乡镇,退耕还林面积在万亩左右,一般乡镇也有几千亩。已完成了东山环保经济林一期工程,现已完成退耕还林面积974.67hm2。

3 加快林业后续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退耕还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后,龙井市将不允许采伐木材,以往的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林业经营已行不通,龙井市国营林场和乡镇的经济发展将会受到一定影响。在此情况下,只有发展后续产业,才能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机结合,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 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

4.1 有利条件

发展好林业后续产业,既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又可促进林区经济发展,提高林区工人生活水平。例如后续产业项目“天佛指山松茸保护区”于2002年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珍贵食用菌类自然保护区,搞好松茸自然保护区及其它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还能发展本地区经济,增加出口创汇,带动地区乡镇产业的发展。像这样的后续产业还有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建设、速生丰产林(造纸林)基地建设、红松果林基地建设、生态经济沟基地建设、林蛙养殖基地建设、养鹿基地建设、畜牧业(牛、羊、猪)基地建设、药材(参、中草药)基地建设和苹果梨基地建设等(见表1)。年产值超过10 370万元。

随着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需求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国家相应出台一些政策支持少数民族自治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另外龙井市的动植物资源和土地资源也给后续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2 限制因素

一是少数地方对实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认识不到位,对工作的前瞻性重视不够;二是后续产业开发经费不足;三是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不强,没有好的龙头企业的带动,导致基地不上规模,资金不足,管理跟不上,影响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推进;四是技术落后,无品牌,市场开拓能力弱,经济效益不明显,制约着后续产业的发展;五是退耕还林工程总体规划滞后,荒山造林比例大、任务重,造林补助低,投入不足。六是鼓励政策难落实,相关政策不配套,基层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发展商品林业的积极性不高,使各项目进展不快,效益还不明显。保护林业前提下,进一步放宽林业政策,调动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充分考虑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推动后续产业的发展,以松茸保护区和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红松果林基地建设为发展重点。

5 方向和重点

加快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八大基地建设。深入开展示范区工作,用高水平的典型引导各产业的发展,带动种植业、养殖业、森林培植业的全面发展。龙井市的林业后续产业发展建设项目列于表1。在

6 改革措施

近年来,龙井市林业局努力实现林业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了多项林业后续产业,松茸保护区已晋升为国家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例如,管理渠道不顺,相关政策不配套,投资力度不够,体制、机制僵化等,成为影响林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改革林业体制、机制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第一,改革创新管理机制。要大力推进已实施的租赁、承包、拍卖、股份制等形式,大胆引入非公有制成份,增加社会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集体、民营、私营林业经济并存的经济体制。股份合作制是盘活国有资源的有效形式,在保护区和八大基地建设中,以国有资源为主体,按照建立现代企业的要求,将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开来,积极规范和发展股份制林业。大力推进私营林业的发展,在养殖业、种植业中以林业职工为主,林农为辅。通过拍卖林冠下经营权,以承载主体和经营主体高度统一,其权、责、利清晰,将零星经营转变为规模化经营,由林业局主导经营,形成公司+林农的管理模式。

表1 吉林省龙井市林业后续产业发展建设项目规划表

第二,扩大林业开放。要树立开放意识,打破行业封闭运行的思维定势,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扩大开放,改变多年来林业的一统格局。加强森林资源资本化进程,使其与外部资本和各生产要素在合理化流动中优化组合,搞活林业经营,达到生态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第三,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带动基地建设,推进规模化经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市外龙头企业,使我市的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得到更快的发展。

[1] 李正春.安定区退耕还林(草)及其后续产业发展的思考[J].甘肃农业,2004,214(5):16.

[2] 刘彦江.定西县退耕还林与还草的关系及其建议[J].中国草食动物,2001:74-76.

[3] 柏广新.开展第二次创业 把延边林业做大做强[J].中国林业企业,2001,(4):5-8.

猜你喜欢

面积基地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怎样围面积最大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巧用面积求坐标
我的基地我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