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滇池轮虫群落的物种组成、时空分布研究

2010-09-15孙长青李爱军殷丽萍

环境影响评价 2010年2期
关键词:龟甲轮虫滇池

孙长青,张 爱,周 圆,铁 程,李爱军,殷丽萍,杨 良

滇池轮虫群落的物种组成、时空分布研究

孙长青1,张 爱1,周 圆2,铁 程3,李爱军3,殷丽萍3,杨 良3

(1.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明650091;2.昆明理工大学,昆明650093;3.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650034)

2009年4月~2009年12月对滇池海东湾地区12个点位的轮虫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鉴定7科11属23种轮虫,龟甲轮虫属的数量最多,臂尾轮虫属的种类最多;轮虫密度:夏季>秋季>冬季;离湖岸越远轮虫数量越少。

轮虫;滇池;密度;变化

轮虫体型微小,水生,长度约4~4000μm,需在显微镜下观察。身体分为头部、躯干和尾部,头部有一个由1~2圈纤毛组成的能转动的轮盘,形如车轮,因此而得名[1]。轮虫大多数以细菌、霉菌、藻类、原生动物及有机颗粒为食,是天然水域食物链中一个重要环节,不少种类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2]。由于它个体小,发育速度快,生命周期短,能较为迅速的反映环境的变化,被认为是很好的指示生物[3]。轮虫种类和数量的分布与水体营养水平有很大关系[4-6]。

滇池为构造断陷湖盆,位于云贵高原中部,东经102°29′~103°01′,北纬24°29′~25°28′,是中国西南地区水面面积最大的湖泊,也是我国的第六大淡水湖泊。滇池海拔1885.5 m,流域面积2920 km2,平均水深4.4 m,湖水年平均温度16℃。关于湖中的浮游动物,王忠泽、彭琼英[7-8]等曾对其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做过一些调查研究。本文是2009年4月~2009年12月,在滇池开展浮游动物轮虫类的物种组成、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研究,为滇池生物多样性研究和高原湖泊生态系统变化研究积累资料。

1 研究方法

1.1 样点的设置

在滇池海东湾处设置了由近岸处向湖中心延伸,视为湖半径上的共12个样点(图1)。

1.2 采样时间和频度

2009年4月~2009年12月,每月月底采样一次,共计9次。

1.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依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9]进行采样、计数分析。定性样品用25号浮游生物网Z字形拖捞,用5%福尔马林固定;定量样品用采水器在

图1 采样点位图

离水面0.5 m深处采样1 L,加入10%鲁哥试剂现场固定,沉淀24小时以上浓缩,定量。

测定总N、总P的水样用采水器采集500 ml;测定叶绿素的水样在采样壶里预先加入适量的碳酸镁,采样体积为1 L。现场测定记录水温、透明度等信息。

1.4 样品分析

轮虫记数:吸取1 ml浓缩样在1 ml记数框中在显微镜10×10倍数下记数,记数5片求平均值,换算成单位体积中的轮虫个体数。

总N、总P测定:总N采用水样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总P采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a的测定:采用水样过乙酸纤维滤膜,低温干燥后研磨,分光光度计比色[9]。

2 研究结果

2.1 滇池轮虫的物种组成和空间分布

经过9次采样调查,镜检,共发现7科11属23种轮虫,见表1。

表1 滇池轮虫群落物种组成

滇池中臂尾轮虫属的种类最多,有:萼花臂尾轮虫、角突臂尾轮虫、剪形臂尾轮虫、方形臂尾轮虫和裂足臂尾轮虫。龟甲轮虫属的数量最多,仅有螺形龟甲轮虫和曲腿龟甲轮虫2种。

图2 2009年4月~2009年12月各点位轮虫的平均密度

从图2可以发现近岸的1、2、3点位的轮虫数量多于离岸较远的点位,近岸点位的轮虫数量相当于湖中心点位的3倍。离湖岸越远轮虫呈减少的趋势。

2.2 轮虫数量的季节波动和分布规律

轮虫数量的季节波动很大,从 5月的 1861 ind./L上升到6月的3567 ind./L,7月稍微减少到3309 ind./L。8月急剧下降至804 ind./L,9月到11月波动不大,12月轮虫的平均密度上升至1546 ind./L。

在9个月的采样调查中发现,每个月各种属的丰度差异较大。4、5月龟甲轮虫类是优势类群;到了6、7月单趾轮虫类的数量增加,数量百分比甚至超过了龟甲轮虫;7月臂尾轮虫属的数量也开始增加,8月臂尾轮虫所占百分比最大;9月到12月多肢轮虫所占百分比较大,仅次于龟甲轮虫类(图3)。

图3 滇池轮虫主要属的数量百分比组成的变化

从表3可以发现,2009年4月~2009年12月,滇池的水温8月最高,12月最低。透明度8月最大,4月最小。叶绿素a的含量5月最大。总N、总P含量枯水期高于丰水期,最高值分别出现在11、12月,最低值出现在8月。

2.3 环境因子的变化趋势

表3 2009年4月~2009年12月滇池水体理化指标的月平均值

3 讨论

3.1 滇池轮虫主要属的适应性

滇池污染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水质污染从二十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二十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富营养化日趋严重。

在滇池中,龟甲轮虫属的螺形龟甲轮虫是优势种,臂尾轮虫属的为常见类群,8月,臂尾轮虫属的数量跟龟甲轮虫属的相差不大。一般认为,富营养湖泊典型指示种是:臂尾轮属、裂痕龟纹轮虫、沟痕泡轮虫、圆筒异尾轮虫、长三肢轮虫、暗小异尾轮虫、螺形龟甲轮虫、矩形龟甲轮虫和真翅多肢轮虫[10],滇池就出现了5种。滇池中的大多轮虫都属于广温性种类,对温度的耐受性[11]很高。滇池现存的轮虫群落是长期适应滇池水生生态系统变化的结果。

3.2 轮虫密度变化的原因

Herzig认为:影响轮虫密度的因素可能包括水环境的理化条件、可获得性食物和掠夺性竞争、机械干涉竞争、捕食和寄生等5个方面[12]。

在9个月的调查研究中,发现轮虫密度6月最高,8月最低,轮虫密度总的呈现夏季>秋季>冬季,说明温度是影响轮虫密度的重要因素。8月轮虫的平均密度最小,可能与当月水温最高,透明度最大,而总N、总P和叶绿素a含量很低有关。

[1] 周凤霞,陈剑虹.淡水微型生物图谱[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 许木启.京密运河-北京排污河图由动物群落变化与水质的关系研究[J].环境学报,1993,13(3):337-354.

[3] 黄祥飞.武汉东湖轮虫[J].水生生物学报,1993,9(2):129-142.

[4] Hofmann W.The influence of abiotic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population dynamics in planktonic rotifers[J].Arch.Hydrobiol.Beih.Ergebn.Limnol,1977,8:77-83.

[5] Duggan I C,Green J D,Shiel R J.Distribution of rotifer assemblages in North Island,New Zealand,lakes:relationships to environmental and historical factors[J].Freshwater Biology, 2002,47:195-206.

[6] 林秋奇,赵帅营,韩博平.广东省水库轮虫分布特征[J].生态学报,2005,25(5):1123-1131.

[7] 王忠泽.滇池浮游动物的初步调查[J].云南大学学报,1985, 7:53-72.

[8] 彭琼英.滇池浮游动物的调查分析[J].水利渔业,1995,6:22-26.

[9] 国家环保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10] Gannon J E,Stemberger R S.Zooplankton(especially Crustaceans and rotifers)as indicators of water quality[J].Trans Amer Micros,1978,97(1):16-351.

[11] 谢钦铭,李 云,李长春.鄱阳湖轮虫种类组成与现存量季节变动的初步研究[J].江西科学,1997,15(4):235-242.

[12] Herzig A.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duration of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rotifers[J].Hydrobiologia,1983,104(1):237.

Study on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Rotifer Community in Dianchi Lake

SUN Chang-qing1,ZHANG Ai1,ZHOU Yuan2,TIE Chen3,LI Ai-jun3,YIN Li-ping3,YAN G Lian3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091,China;2.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 Kuming 650093,China;3.Yunnan Envoronment Monitoring Center,Yunnan 50034,China)

This study researched of rotifer community structure of 12 sites in Dianchi Lake from Apr.2009 to Dec. 2009.23 species,11 categories and 7 families of rotifers were identified.The abundance of the Keratella was the highest and species number of the Branchionus was the highest.The average densityof rotifer was the peak in summer, the second highest in autumn and the lowest in winter.The sites near the lakeshore had more rotifers than farther.

rotifer;Dianchi lake;density;dynamic

X503.223

B

1674-2842(2010)02-0019-03

2010-02-21

孙长青(1985-),女,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三年级学生。研究方向为湖泊浮游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杨良,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正高级工程师。E-mail:yangliang@ynem.com.cn

猜你喜欢

龟甲轮虫滇池
温度对不同种类臂尾轮虫生长与繁殖的影响
在滇池东岸看西山
商朝——在龟甲、兽骨上刻字的朝代
商朝
———在龟甲、兽骨上刻字的朝代
“逆天神偷”蛭形轮虫
"逆天神偷"蛭形轮虫
“逆天神偷”蛭形轮虫
特异性扩增技术鉴定龟甲与鳖甲
滇池湿地,美回来了
关于治理滇池的哲学思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