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摔跤运动员得分特点分析

2010-09-14上海体育学院郝新艳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0年2期
关键词:中国式分值级别

●上海体育学院 郝新艳

中国式摔跤运动员得分特点分析

●上海体育学院 郝新艳

目前沿用的中国式摔跤运动竞赛方式和判分标准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历经全运会、体育大会、民运会、农运会、国际邀请赛、年度锦标赛和冠军赛等赛事的洗礼。退出全运会赛场后,在市场经济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影响和推动下,中国式摔跤竞赛方法日趋完善,竞赛形式不断创新,运动员的得分方法和手段也随之不断发展和变化。本文以参加2008年全国第6届农民运动会中国式摔跤比赛的70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得分特点,以期为评价竞技比赛环境下中国式摔跤运动的整体发展趋势,揭示比赛中运动员得分的基本规律提供借鉴。

2008年全国第6届农民运动会中国式摔跤比赛采用循环赛制,运动员通过预赛选拔获取参赛资格,因此,运动员的总体技战术水平和竞争实力较为接近,赛场表现为主动得分欲望强烈、主动驾驭比赛节奏的能力娴熟,主动追求进攻的意识旺盛,反映出来的竞技特征和得分特点较显著。

表1 第6届农民运动会中国式摔跤比赛运动员得分统计

1 得分差异性分析

得分差异性决定了运动员在比赛中掌控战机、寻找得分时机的能力。由表1可知,本次比赛有70名运动员参赛,分10个级别展开,共进行214场比赛,运动员的得分总计1 498分,人均得分21.4分,每场平均得分7.0分,人均得分最多的级别是62kg级和100kg级,均为25.6分。

分析每场平均得分可知,62kg级8.5的分值略高于100kg级的7.3分,说明在得分能力上62kg级的运动员略胜一筹。从参赛人数分析,52kg级、68kg级、82kg级、90kg级4个级别同为6人参赛,但人均得分和平均每场得分有明显差异,人均得分分别为23分、14.7分、19分和18.3分,平均每场得分依次是9.2分、5.9分、7.6分和7.3分。另外,57kg级、74kg级、100kg级、+100kg级4个级别同为8人参赛,在人均得分和平均每场得分的表现上也有较大的差异性。48kg级和62kg级同为7人参赛,人均得分和平均每场得分值也不同,说明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个体得分能力不仅在同级别中有差异,在不同级别间也有差异。

2 分值差异性分析

分值是判定中国式摔跤运动员比赛中完成技术动作质量的标准。在得分次数相等的情况下,得分的高低决定比赛结果。由表2可知,得1分的次数比例高达71.3%,得2分和3分的次数分别仅为17.9%和10.8%,明显低于得1分的次数。这种现象的发生与运动员完成高分动作的能力有一定关系,也反映多数运动员对刻意追求得高分技术动作的信心和愿望不强,同时表明,比赛中运动员获胜概率与进攻次数成正比,运动员得1分的成功率比得2分和3分的成功率高,与所得分值的高低关联性不大。因此,分值差异明显的原因是运动员比赛中缺乏追求大幅度、高质量得2分和3分技术动作的胆量和决心,也是大部分运动员适应比赛规则的技术表现。赛场观察发现,比赛分两局进行,对运动员的体能与技能要求较高,运动员为了合理控制比赛节奏,在第一局中双方都保存体能,不敢全力进攻,但当比赛进行到第二局时又表现出稳中求胜的心态,只要比分领先就不急于扩大战果、拉大比分,加之体能消耗对完成2分和3分技术动作产生的不良影响,客观上造成得2分和3分次数较低。

尽管高分技术动作得分次数较低,但将得2分和3分的总分值合起来分析发现,高分技术动作的得分总值与得1分的总分值基本持平。因此,强化和发展高质量的得分技术动作,是培养中国式摔跤运动员获取好成绩的重要途径之一。

3 获胜选手得分优势分析

获胜选手得分优势突出,是本次比赛的一个显著特征。从表3中可以看出,获胜运动员的得分占总得分的78.3%,除52kg级、74kg级和82kg级外,其余7个级别都基本达到或超过这个比例,说明获胜运动员在与对手的较量中占有绝对优势。同时,规则得分仅占总得分值的1.1%,说明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对竞赛规则的掌控能力较弱,对利用规则有效合理地争取更多分值的重视程度不够,也进一步证明技术得分是运动员获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表2 第6届农民运动会中国式摔跤比赛运动员得分次数统计

获胜选手得分优势突出还说明运动员之间的竞技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农民运动会4年举行一次,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运动员缺少足够的经费支撑,导致其无法接受系统性、专业性的训练,加之赛前强化训练程度不够,比赛时心理应激能力差,对取胜信心不足,致使其在体能素养、技战术水平、心理准备方面都难以胜任激烈竞争的比赛需求。因此,给获胜运动员提供了极大的得分空间,突显其得分优势。

表3 第6届农民运动会中国式摔跤比赛运动员得分类型统计

4 得分方法分析

随着中国式摔跤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争取得分的方法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临场观察发现,比赛中运动员的得分方法具有直接、隐蔽和简洁等特点。主要表现在运动员使用技术得分时选用的进攻路线较短,多数以近距离的直线强攻为主,在技术动作的选择上,侧重于运用吸、踢、耙、崴、拿、别、闪、挂、合等小幅度、小技巧的技术动作与对手进行周旋和较量,使技术动作的表现力更加直接、隐蔽、简洁,充分体现出短、小、巧、快等技术得分特点。

得分方法简洁不仅表现在进攻技术得分上,同时表现在反攻技术得分中。比赛中,运动员使用反攻技术得分的熟练程度不亚于进攻技术得分。一个快速、简洁的进攻,往往会遭遇更加简洁、明快的防守反攻,攻、防之间的得分简洁、流畅,说明快速、简洁的技术动作得分方法是运动员比赛获胜的有效途径。

5 得分过程分析

得分过程是指运动员使用技术动作时,从启动到发力直至技术动作产生效果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得分过程的完整性取决于运动员对得分时机的快速把握程度。

在本次比赛中,得分过程的主要表现是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启动发生率较高,在频繁的攻守得分转换中促使比赛的节奏加快,连贯性、观赏性及精彩程度大大加强。特别是运动员对得分技术的速度、劲力、节奏和结构技巧的处理,都完整再现了得分过程的每个环节,使整个比赛过程激烈纷呈,高潮迭起。尽管得分过程“一边倒”的现象时有发生,但点到为止,牵拉盘带,于攻防之间表现得分功力的过程更显精彩。

与此同时,在高水平运动员的竞技较量中,得分过程的完整性也发挥得淋漓尽致。主要表现为高水平运动员所完成的技术动作质量相对较高,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和绝招技巧的运用程度堪称精湛,表现出手法、步法的同步到位,身体碰撞与发力的协调统一。

6 结 语

第6届农民运动会中国式摔跤比赛得分差异性明显,不仅运动员个体间的得分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在不同级别、相同参赛人数的情况下,人均得分和平均每场得分也不相同。因此,需重视比赛得分的差异性,把握不同级别运动员的得分规律,不断改善运动员的体能储备,逐步提高得分能力。

加强运动员系统性、专业性和强化训练的程度,改善其比赛时的心理压力,缓解其不良情绪,发展与比赛要求相符合的得分技术动作。加大短距离、小幅度、小技巧直线进攻技术动作的训练力度,强化速度、劲力、节奏、结构、技巧等技术环节的实战强度,提高运动员比赛中得分技术动作的完整性和成功率。

[1]宋兆年.柔道技术的特点及其强化训练[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8(1)

[2]郝新艳.我国女子柔道运动员比赛中战术运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广西体育科技,2006(4)

猜你喜欢

中国式分值级别
中国式民主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国第一个中级别举重奥运冠军
———占旭刚4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谁是科创板创值全能冠军
级别分明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教育的“逆袭”
中网级别联赛武汉站打响头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