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线城域网(WMAN)下两种接入技术的分析比较

2010-09-13苗建松黄耿生

通信技术 2010年8期
关键词:宽带接入宽带基站

申 京, 苗建松, 黄耿生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 100876)

0 引言

无线宽带接入技术是未来通信网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无线宽带接入技术以其成本低廉、不受地理环境的约束、支持用户的移动性等优点,将成为光纤接入技术的重要补充,其受到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WMAN环境下比较热门的技术是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WiMAX)技术以及中国自主开发的多载波无线信息本地环(McWiLL)技术。

1 WiMAX和McWiLL技术简介

WiMAX是一项新兴的基于IEEE 802.16标准的无线宽带接入城域网技术。WiMAX具有QoS保障、热点覆盖、数据传输速率高、业务丰富等优点,它可以提供最后一公里无线宽带接入,是作为电缆和 DSL之外的选择。WiMAX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主要应用是基于 IP数据的综合业务宽带接入,其对于全IP网络和下一代核心网有着良好的支持,随着IMS的出现和部署,WiMAX必然成为下一代无线网络中极具竞争力的技术。在接入端的组织方式上,WiMAX支持点对点无线宽带接入,点对多点宽带无线接入,Mesh网络结构,蜂窝状组网方式。这样在组网上可以灵活地选择接入网的结构,在骨干网覆盖不到的地方采用WiMAX组网覆盖,以实现城域网的弹性延伸。

McWiLL技术是中国自主创新的同步码分多址(SCDMA)技术的演进和革新—SCDMA V5的俗称。McWiLL系统具有灵活的网络架构,是完全基于IP分组交换的宽带无线系统,采用了全IP的扁平化网络架构,把数据业务平面的接入网架构压缩为单层结构。同时充分利用智能天线的优势,采用零陷增强技术和动态信道分配技术,可以实现高效率的1×1同频组网。通过宏蜂窝同频组网,覆盖半径可达10~50 km,典型市内覆盖半径为1~3 km,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非视距传输。通过基站之间的二层隧道协议实现移动性管理,语音业务利用业务汇聚网关(SAG)实现移动性管理并与NGN软交换核心网对接。

2 WiMAX和McWiLL的对比分析

WiMAX和McWiLL既有很多相似点,又存在差异。在技术特征上存在着差异[1]。现主要对两类技术在组网方式以及与现有3G网络之间的融合方面做一定的分析比较。

(1)组网方式

由于McWiLL采用了智能天线、CS-OFDMA、TDD、自适应调制、动态信道分配、MIMO和SDMA、先建后拆切换、安全和欺诈保护以及基于智能天线的干扰抵消和零险等专利技术,可以支持同频组网,能够利用有限的频率资源规模组网[2]。

图1给出了频率复用系数N=1,2,3的组网方式,有效的同频组网系统应该在N=1的情况下满足用户在大概率使用环境中达到系统设计的最好性能。

图1 多载波无线信息本地环组网

McWiLL系统端到端的网络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多载波无线信息本地环系统端到端的网络架构

McWiLL系统由终端设备、无线系统以及支撑系统(OSS)三部分组成。其中, 用户端设备与无线网络的连接由CPE、M- IAD、PCMCIA卡、宽带手机等终端完成,用户终端与骨干网络的连接则由基站系统完成。 OSS实现对用户签约信息和网元设备的管理,以及计费等功能。

WiMAX不支持同频组网,而且在频段问题上WiMAX存在着先天不足,尤其在中国。WiMAX系统的网络结构包括WiMAX终端、WiMAX无线接入网和WiMAX核心网三部分[3],如图3所示。

图3 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网络结构

WiMAX论坛给出WiMAX技术的5种应用场景定义,即固定、游牧、便携、简单移动和全移动[4]。WIMAX 业务的目标客户主要是:普通终端用户:提供网页浏览和视频电话业务;商务人士等高端用户:提供较高性能保障的个性化业务;大型企业:提供电视会议等业务;集团用户:提供类似专线的业务[5]。根据所采用的标准以及应用场景不同,WiMAX终端包括固定、便携和移动三种类型[6]。WiMAX无线接入网主要指基站与用户终端之间的无线网络,需要支持无线资源管理等功能,有时为方便和其他网络互联互通,还需要包含认证和业务授权(ASA)服务器。WiMAX核心网主要指传统的交换网或互联网,主要解决用户认证、漫游等功能及作为与其他网络之间的接口。网管系统用于监视和控制网内的基站,提供查询、状态监控、系统参数配置等功能。

根据IEEE 802.16协议规定的动态频率选择方案,可以采用如下组网方案[7,8]。

固定组网方案。由于运营商频率资源有限,因此对于同样的频率资源,可以按照波道宽度不同划分出数量不同的独立载波。从频率规划和蜂窝组网角度来看,信道越多越好,这样可以很好地避免干扰;但如果信道带宽太小,在相同调制方式下,业务带宽就会比较小。因此需要从频率规划和业务带宽综合考虑,既要能很好进行频率规划又要有较宽的业务带宽。典型的3频点多基站固定组网模式如图4所示。

图4 典型3频点多基站固定组网模式H--水平极化 V--垂直极化

移动组网模式。在移动组网模式下,WiMAX网络可以采用叠加于宽带城域网或者移动蜂窝网两种方式。此时,频率规划方案,终端计费认证方案以及移动性管理方案应重点考虑。典型的3频点多基站移动组网模式如图5所示。为了实现蜂窝组网,单个扇区需要支持MIMO和OFDMA技术。

图5 典型3频点多基站移动组网模式f1、f2、f3—频点

(2)网络融合方面

McWiLL作为SCDMA技术体制的演进版本之一,其基于SCDMA的平台,沿用了时分双工(TDD)的传输模式和智能天线、上行同步等核心技术。McWiLL可以与TD-SCDMA进行互补发展,这也为网络融合提出了一种思路。TD-SCDMA可以定位于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为公众提供宽带移动通信务;McWiLL则定位于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立足于新型本地专网,为行业客户提供多种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行业专网应用。McWiLL与TD-SCDMA可以实现互补,长期共存,互相促进发展。

07年,移动WiMAX成为3G的标准之一,在与现有的3G网络融合方面,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松耦合和紧耦合与宽带码分多址(WCDMA)网络混合组网[8]。

松耦合相对来说对现有网络改造较小,现有网络的认证,授权和计费(AAA)服务器可被WiMAX直接利用,可以避免WiMAX数据流经过现有网络的核心网。这种情况下既保证了WiMAX和现有网络的相互独立性,同时也可以使用移动IP来支持网络间的移动性。但此时较高的时延不可避免,若采用跨层路由协议(在IEEE802.21协议中称为2.5层路由协议,位于传统路由层和MAC层之间)可减小WiMAX不同基站切换时的时延,但是无法减小网间的切换时延,所以对于实时性要求非常高的业务来说这种模式显然是不合适的。松耦合模式下两种网络共享AAA服务器,使得不同网络在混合网络环境下可以使用一致的用户鉴权机制。对于运营商来说,可以充分利用原有计费系统和客户关系,更好地建立独有的业务模式。图6所示为 WiMAX和WCDMA在松耦合模式下的组网结构。

图6 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与宽带码分多址在松耦合方式下的融合组网

如图 7所示,与松耦合相比,紧耦合模式下需要对现有网络进行改造。这是因为 WiMAX的数据流需要经过现有网络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和核心网。此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对移动性管理的强有力支持,大大减少了切换延时,可以保证两种网络间的无缝切换。紧耦合模式下,WiMAX的基站直接和WCDMA的RNC或者SGSN相连。

图7 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与宽带码分多址在紧耦合方式下的融合组网

3 结语

随着产业链的迅速成长,WiMAX和McWiLL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是现在无线城域网(WMAN)环境下最热门和最具发展前景的两种无线接入技术,可满足用户高速上网、视频多播、VoIP、IPTV、网络游戏及移动办公等多种宽带业务需求,有着良好的发展潜力,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业务的迅猛发展,两者的市场发掘潜力巨大。分析研究了这两种接入技术的特点以及这两种接入技术与现有的3G网络融合,这些将为以后的无线网络规划提供一种思路。

[1] 胡建武,余建国,余重秀,等. WiMAX与McWiLL技术的分析与比较[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7(08):26-29.

[2] 温斌,林波,刘昀,等. McWiLL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及应用[M].北京:人民用电出版社,2009.

[3] 曾春亮,张宁,王旭莹,等. WiMAX/802.16原理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4] 苏鹏,彭建华.WIMAX 技术应用前景分析[J].通信技术,2007,40(10):36-38.

[5] 魏笑笑, 政华.WIMAX技术及其应用分析[J].通信技术,2009,42(03):98-99.

[6] 赵利,莫金旺,李晓记.WiMAX宽带无线接入的特点及其应用模式[J].中国数据通信,2005(04):64-67.

[7] 彭木根.张涛.王文博/WiMAX组网方案研究[J].电信科学,2005(10):22-27.

[8] 刘宏春.WiMAX组网技术与解决方案[J].中兴通讯技术,2005(02):19-22.

猜你喜欢

宽带接入宽带基站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装宽带的人
宽带接入网环境下区间电调分机接入方式研究
基于GPON技术的宽带接入应用研究
基于移动通信基站建设自动化探讨
可恶的“伪基站”
基于EPON的小区宽带接入设计与实现
工信部扩大宽带接入网业务试点
基于GSM基站ID的高速公路路径识别系统
一种新颖的宽带大功率分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