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药剂对灰飞虱若虫毒杀效果试验

2010-09-11陈翠芳秦燕莲沈丽丽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2期
关键词:吡蚜毒死吡虫啉

陈翠芳,秦燕莲,沈丽丽,胡 洋

(上海农场 植保站,江苏 大丰 224151)

灰飞虱以成虫、若虫刺吸为害外还传播病毒病害,其传毒为害所造成的损失远大于直接刺吸为害[1]。一直以来,化学农药是防治灰飞虱的主要手段[2]。由于近几年飞虱持续特大发生,同类药剂使用频率高,飞虱极易产生抗药性。因此必须根据农药的田间使用情况及时调整农药品种,实施不同作用机理药剂的轮换交替使用,增加防效,延缓抗药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药剂:乐斯本 (48%毒死蜱乳油),美国陶氏公司;必林 (12.5%吡虫啉乳油),江苏农药研究所;抑虱净 (30%混灭威+噻嗪酮乳油),江苏东宝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稻丰散 (50%乳油除臭型),江苏腾龙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惠螟 (15%毒死蜱+25%辛硫磷乳油),南京惠宁农化有限公司;吡蚜酮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烯啶虫胺 (10%烯啶虫胺水剂),连云港立本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盖仑本 (40%毒死蜱乳油),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毒丝本(40%毒死蜱乳油),上海惠光化学有限公司。

供试水稻:镇稻9424(高抗条纹叶枯病)。

供试灰飞虱若虫:本地2代若虫,施药时田间虫量大,虫龄2龄占50%、3龄占40%、1龄占10%、4龄极少。

1.2 方法

试验于2008年6月下旬在上农11队1排3号东格进行。

试验共设11个处理,每个处理213.3 m2,无重复。药剂处理及每667 m2用量如下:①空白对照;②乐斯本50 mL+必林30 mL;③抑虱净160 mL;④稻丰散100 mL;⑤惠螟120 mL;⑥吡蚜酮20 g;⑦吡蚜酮30 g;⑧烯啶虫胺20 mL;⑨毒丝本60 mL+必林30 mL;⑩乐斯本50 mL;○11盖仑本60 mL+必林30 mL。施药时田间有薄水层2~3 cm,施药后保水7 d。全株均匀喷雾,每667 m2用水量25 kg。施药器械为手压式喷雾器。

1.3 记载项目

试验期间进行4次调查,记载施药前若虫基数、施药后1、3、7 d的虫量。采用盆拍法,每盆拍2穴,每个处理平行跳跃法调查10盆。计算虫口减退率、药剂防效。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剂的物理性状比较及安全性

抑虱净、稻丰散气味较刺鼻、略重于其它药剂。吡蚜酮可湿粉溶解性较差,即使人工搅拌溶解还是不充分。试验区施药 (2008年6月29日)后至试验调查结束 (2008年7月7日),期间水稻植株均未出现明显药害症状。

2.2 杀虫剂对灰飞虱若虫毒杀效果

施药1、3、7 d后调查虫口减退率及防效,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各药剂对灰飞虱若虫的毒杀效果

试验结果 (表1)表明:乐斯本+必林和毒丝本+必林的速效性和持效性都明显优于其它药剂,1 d防效分别为82.65%、89.59%,3 d防效为88.48%、87.04%,7 d 防效为 83.81%、84.46%;乐斯本和盖仑本+必林的速效性和持效性略差,1 d防效分别为66.5%、62.89%,3 d防效分别为71.59%、73.66%,7 d防效分别为74.20%、81.75%;惠螟的速效性好,1 d防效达到了83.66%,但持效性较差,3 d、7 d防效分别只有33.55%和53.43%。其余药剂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差。

3 小结和讨论

毒丝本、盖仑本以及乐斯本的有效成分都为毒死蜱,含量也接近。毒死蜱是硫逐磷酸酯类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3]。必林的有效成分为12.5%吡虫啉,吡虫啉是一种高效氯代烟碱类杀虫剂,其作用机理为内吸、传导,发挥药效也相对较慢,药后1 d的防效为60%左右,而且易受阴雨天气的影响[4]。本试验中,毒死蜱与吡虫啉的混配使用防治灰飞虱若虫效果较好,恰好充分发挥了毒死蜱的速效性与吡虫啉的持效性。单用乐斯本防效略差,而且易产生抗药性。吡蚜酮属于新型的杂环类高效选择性杀虫剂,具有很强的内吸性,该产品作用方式独特,主要是影响昆虫的进食行为,使其拒食而死,该药对若虫和成虫均有效[5]。但本次试验中对灰飞虱若虫的防治效果很不理想,需要进一步探讨。惠螟的有效成分为15%毒死蜱+25%辛硫磷乳油,辛硫磷为有机磷类杀虫剂,其具有触杀作用,效果迅速[3],毒死蜱也具有速效性,因此惠螟的速效性较好,但持效性较差。从本试验结果看,毒死蜱和吡虫啉混配使用防治灰飞虱若虫仍然具有明显优势。

[1]丁锦华,苏建亚.农业昆虫学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74-176.

[2]姜辉,林荣华,刘亮.稻飞虱的为害及再猖獗机制 [J].昆虫知识,2005,42(6):612-615.

[3]王振荣,李布青.农药商品大全 [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6:39-40,73-75.

[4]王冬吟,潘晓丽.水稻前期条纹叶枯病控制方法研究 [J].现代农业科技,2008(5):85.

[5]刘建华,张小峰,季美娟,等.吡蚜酮原药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J].农药,2008,47(10):743-742.

猜你喜欢

吡蚜毒死吡虫啉
噻虫嗪、吡虫啉灌根防治苹果绵蚜及砧穗组合抗性试验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14C-吡虫啉在苗期油菜中的吸收、转运与分布特性
欧洲食品安全局认为毒死蜱不可能安全地使用
2017年巴西进口近8000t吡虫啉价格上涨感受明显
夹竹桃:酷爱“模仿秀”的毒死人
控制释放农药颗粒剂吡蚜酮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总结
恶性竞争导致吡蚜酮价格下滑
美国环保署计划禁止毒死蜱在农田中的应用
毒死蜱和三唑磷将禁止在蔬菜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