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及质量控制

2010-09-07江西申威建筑装饰工程公司万承润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0年13期
关键词:工序工程质量监理

◎ 江西申威建筑装饰工程公司 万承润

现在我国正处在经济的飞速发展阶段,建筑业以其巨大的推动力在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应看到建筑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需要各种方法对施工质量加以控制。

一、建筑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工程质量是指承建工程的使用价值,是工程满足社会需要所必需具备的质量特征。质量目标在企业经营中永远是处于第一的位置,质量就是生命,没有质量控制,就没有经济效益。建筑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而且工程项目位置固定、体积大,不同项目地点不同,不象工业生产有固定的流水线、规范化生产工艺及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条件,因此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多,容易产生质量问题。

二、建筑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主要表现为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控制的内容包括工艺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五大方面。

(1)人的因素主要指施工企业决策者的决策水平,操作人员的思想意识,技术水平等。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项目参与者,包括领导层、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2)材料因素材料是指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类建筑材料、构件成品、半成品等,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选用是否合理,产品是否合格,材质是否经过检验、保管、使用是否得当等等,都将直接影响建设工程的结构刚度和强度,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影响工程的使用安全。

(3)施工方法因素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引顺利实现。而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有些企业对施工工艺的要求不严格,或者多施工现场的施工工序缺乏有效的管理。

(4)机械设备的影响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技术经济等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和件能参数,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操作。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巩现革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

(5)环境因素的影响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噪音、通风、振动、照明、污染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针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监控的难点,控制应达到的效果是:全面、实时、有效。要实现这一控制目标,务必在控制过程中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有效监控,并在控制过程中适时采取管理、组织、技术等方面措施。为减小由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质量偏差带来的损失,必须以事前控制为工作重点。

1.建筑施工前的质量监控熟悉工序操作要点,通过工序分析掌握重点。如砌砖工程的砂浆饱满度、灰缝水平度及厚度、拉结筋的布设。又如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插点及振捣时间。这样使监理人员在以后工序的监控中有了明确的标准及重点目标,控制工作将更具方向性及针对性。

检查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重点在于人员是否各就其位、责任是否明确到人。务必要落实质量员及收料员人选,因为在实践中承包商出于节约管理费考虑,常会有质量员与施工员、材料员与收料员相替代的情况。但这两类工作责任常有相矛盾的地方,十分不利于质量控制的实施。

2.两个制度的建立,即材料样品制度与奖惩制度。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监控中人及材料因素的控制犹为重要,这些问题的控制难点就是面广量大,不从制度上加以规范是难以达到预期控制效果的。

建筑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样板制度的落实。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中,往往不能通过设立控制点来超前控制工序质量,实践表明实行样板制度是很有效的措施。在大面积工序活动展开前,通过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可起到下面4 个作用:第一,通过分析可确定在以后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以后操作中实行重点控制;第二,可对操作者的素质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予以清退处理,减轻以后质量控制负担;第三,使操作者及检查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了明确、直观的实物标准,做到人人心中有标准;第四、避免因普遍性操作问题,而工序大面积展开引起大范围的返工。故监理工程师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展开前要做的工作必须有样板工序产品的检查及验收工作,为杜绝大范围返工做出必要的工作;同时也对工序操作者的素质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比如砌体工程中的拉结筋的检查,若采取砌体完成后开洞检查,不仅不易检查,还有查出问题也难以补救,但在现场巡查中及时予以解决,既能保证质量避免较大损失,也易得到承包商的合作,这也有力地解决了在上文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中提出的难题。

3.加强施工过程及竣工的验收工作即施工阶段,要求施工企业在每项工程完工后,首先由内部实行自检、互检、交叉检合格后,再请监理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做到每道工序、每个分项工程施工都处在严格控制状态,坚决不能让不合格的工序流入下一道工序。尤其是隐蔽工程更要组织有关人员及时进行检查验收,否则质量风险会更大,检查验收方准予隐蔽,确保不留下质量隐患。质检人员在每道工序的施工过程中,随时跟踪检查。质检人员要做好自己的敬爱奶茶工作,对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审核,首先看配料计量是否与配合比相符,看水灰比与具体试验是否相符,达到了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每班测混凝土坍落度应不少于三次。用靠尺、钢尺勤量就能保证墙砌得好不好。质检人员自己应该首先熟悉,各工序具体检查方法及使用工具,并在工作中实际运用,这样就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其质检程序如下:各工序、分项工程完工后,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填写好自检资料和报验单,请监理人员组织相关工作人员组织验收。在分部工程完工后,填写分部工程报验表报监理单位,组织建设、设计、监理、施工、质检站各方进行分部工程验收。在单位工程竣工后,填写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单报监理公司,组织有关各方进行单位工程验收。凡未经监理人员签名认可,不得擅自使用和安装配件、建筑材料和设备,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不得拔付工程进度款,不得进行竣工验收。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工程,监理人员有责任有全责其返工,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对未能履行职责的监理部门和监理人员,有关部门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4.加大建筑施工事后质量控制工序产品效果的评价以及产品质量隐患的全面排查,重点在于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查。根据实践经验,在检查过程中推行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多级检查制度即操作班组自检、质检员检查、下道工序操作者的核检、监理工程师的验收检查。交叉检查制度是工序产品完成后各操作班组相互检查,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分别对于工序产品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多角度、多视点检查问题。

四、结语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质量是建筑的生命,也是建筑行业的生命,可以说质量重于泰山。因此,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树立对后代高度负责的思想,把提高工程质量作为建筑施工工作的重中之重。良好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是取得质量令人满意的建筑施工的保证。因此,要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猜你喜欢

工序工程质量监理
品种钢的工序计划优化模式分析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大理石大板生产修补工序详解(二)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土建工程中关键工序的技术质量控制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