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读往来

2010-09-01

博客天下 2010年23期
关键词:杜拉斯观后感郭敬明

编读往来

总被郭敬明的书绊倒

文/空有一计

http://book.douban.com/review/3630547/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不敢在一些公众场合谈论郭敬明,因为我知道到处都有喜欢他的人,这样很危险。我怕我一不小心就被青春少女围攻了,打了也不知道是谁打的。所以我总是装傻—郭敬明?谁啊?我没听过,这是人名吗?

每次我进入书店,都会差点被一摞书绊倒,而这一摞书通常就是郭敬明的书。老板总会用冷眼瞪我一下,意思是,快点把弄倒的书拾起来,再一一摆回去。从此,我对郭敬明这个人和他的书都没什么好印象。不过这不是重点。而重点在于,他的书为什么会绊倒我?这是值得整个出版界一再临床分析的典型案例!

编辑回应:喜欢郭敬明的就把他奉若神明,厌恶郭敬明的就把他一脚踩死。面对如此泾渭分明的读者群,商人们总能拨开一切,及时发出那句著名的旷世疑问:卖还是不卖?这是个问题。

因为拒签拆迁合同,武汉洪山区农民童贻鸿成为名副其实的“钉子户”。但他在11月18日向楼下投掷砖头,“把一个人砸得昏迷不醒,在医院躺着快死了”,遂被当地警方通知做笔录。

由于不信任当地警方,童贻鸿乘飞机赴京向警方“自首”—“如果真有人受这么重的伤,我应该看见,而且警方当天就该来找我。我觉得有鬼,所以就跑到北京来‘自首’。”

而最值得人们思考的,童贻鸿为何不信任当地警方而到北京去自首?这背后有玄机?与拆迁有关?或者说警察有过执法不公的例子?恐怕人人都在猜测之中。

茫茫网络中此起彼伏的反应

■文/Costi

■http://book.douban.com/review/3764411/

根植于“人人都是记录者”的口号,《博客天下》就像Google Reader里跟随的某个好友,以个体经历出发的视角,帮我了解我所订阅的近500个RSS以外发生的事情、发出的声音。有一种感觉是,传统周刊类杂志是在给结论,而《博客天下》让我看到茫茫网络中此起彼伏的反应。我想后者更像是在践行“今天的历史由你我书写”这一宣言。

可当我真正产生了对话的念头,意图投入到信息流当中寻找源点时,却受到了些许阻碍。

首先是博客地址。贵刊所编入的博客稿件均标有来源地址,一度让我觉得是最给力的事情。但我逐渐发现它令人又爱又恨—输入一长串由字符、字母和数字组成的URL确实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有没有考虑过提供短地址?一方面方便录入,另一方面或许能提供访问数据。其次,看上去部分标注有地址的内容,其来源并不是博客,或许可以提供直接联系到作者本人的网站?

其实我觉得《博客天下》现在所呈现的状态是较为出色的,也许我看到的只是特殊的个案。但有准备有完善总是好的。希望杂志能让这世界相融无阻。

编辑回应:给博客地址本是一个基于版权问题考虑的行为。现在看来,有不少像Costi这样活得投入的可爱读者热衷于进入网络还原的状态中去。我们在喜出望外的同时,也陷入款款的深思中。这是一个很给力的发问,期望我们能找到一个同样给力的解决方案。

你是我日复一日的梦想

■文/浮夸

■www.blogweekly.com.cn

无数人都向我推荐了《老男孩》,直到翻开贵刊再次看到关于《老男孩》的报道时,我便义无反顾地看了……片子结束,我伸了个懒腰,点了根烟,很专心地开始吃一袋牛肉干,说了些无关紧要的话。这一切小动作,都是为了掩盖我呼之欲出的眼泪。

《老男孩》片尾那首歌感动了所有人,但最后,“筷子兄弟”仍然止步于五十强。这才是真正的生活。配合着北京越来越冷的天气,苦涩掷地有声,往事统统安详。关于观后感,我只想引用杜拉斯:爱之于我,不是一蔬一饭,不是肌肤之亲,是疲惫生活的英雄梦想。

编辑回应:关于观后感,我只想引用波德里亚的话来回应你的杜拉斯:绝梦比绝经更可怕,那是精神排卵的终结。

“钉子户”进京“自首”

■文/东方阿德

■http://blog.people.com.cn/blog/c10/s100954,w1290341663855896

摄影/杨杰

编辑回应:童贻鸿的心思可能在于京城更能够体察民情,有点告状诉冤的意思。但这种先要承认自己错了,目的却是要证明自己没错的“自残式救赎”,一旦成为社会通行的新规则,那么正常的权利诉求就变得更遥远了。

联系编辑:daiti@blogweekly.com.cn

猜你喜欢

杜拉斯观后感郭敬明
种“梦”——“天宫课堂”观后感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My Country, My Parents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杜拉斯:你会一直看到我,在不朽的文字里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从精神分析学角度解读杜拉斯作品中的眼睛意象
关于郭敬明的一封家书
郭敬明就像是一个便秘患者
杜拉斯小说中的“诗”与象征主义
名人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