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示范带动大推广——宁阳县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速写

2010-08-15

山东农机化 2010年5期
关键词:强村宁阳县播种机

王 璞

近年来,宁阳县把发展保护性耕作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以大示范带动了大推广。2009年,全县新增小麦免耕播种机169台,保有量达到264台,新增玉米收获机249台,保有量达到509台;在宁阳镇新建了泰安首个万亩保护性耕作示范园,全县千亩以上连片保护性耕作示范点达到17个,通过示范点的辐射带动,全县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10.5万亩。

一是行政推动,形成了发展保护性耕作的良好氛围。在2010年3月20日召开的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了《宁阳县2010年农机购置补贴任务目标责任书》,将保护性耕作示范点建设、玉米收获机小麦免耕播种机的推广任务下达到各乡镇,纳入全县经济工作考核,并制定了奖励政策。会后,局班子成员采取分片包乡镇的方法督促落实,各乡镇政府采取对小麦免耕播种机累加补贴、对保护性耕作作业补贴、召开现场会宣传发动等措施,不断加大推广力度,出现了机械数量快速增多、推广面积持续增长、实施范围逐步扩大的可喜局面。

二是示范带动,引导农机强村率先发展。宁阳县村级农机服务有着较好的发展基础,特别是农机强村,村里统一机械作业,村委负责人接受新事物较快,我们利用这一优势,在农机强村率先发展。2008年,宁阳镇庙东村和伏山镇大吴村全村实现了保护性耕作,县局奖励每村1000元,在全县形成了示范效应。2009年5月,县局组织各乡镇农机强村支部书记、农机大户到这两个村现场观摩,参加人员更新了观念、解放了思想。罡城镇志强村、鹤山乡孔庙村等17个村全部推行了保护性耕作。在此基础上,全县广泛布点、全面带动,逐步形成了“以点带户、以户带村、以村带乡、以乡带县”的推广模式,推动了保护性耕作快速发展。

三是宣传培训,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打下坚实基础。农机推广,培训先行。在“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中,全县共举办各类专题讲座和培训班20余次,培训机手和农民600余人次,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观摩活动16次,参加人数达到560人次。并积极开展对农机强村、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大户的培训工作,重点讲解技术原理、节本增效的功能;培训机手,采取办班为主、现场为辅、田间指导等方式,使机手达到了解知识、掌握技术、熟练操作的目的;培训农民,使之了解保护性耕作的实施要点和效益,充分认识技术优势,达到更新观念、主动接受新技术的目的。

四是市场培育,建立保护性耕作发展的长效机制。市场化运作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实现整体推进的必然要求。在这方面,宁阳县以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为重点,大力组织开展合同作业、订单作业。宁阳镇庙东村农机合作社,拥有小麦免耕播种机4台,不仅本村1.2万亩小麦实现了保护性耕作,还为庙西村免耕播种小麦500亩,增加收入25000元。磁窑镇的姬长青、鹤山乡的张新军2009年开展保护性耕作作业面积都达到500亩以上。我们以此为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积极引导农机经营者开展市场化服务,使他们有利可图,让农户得到实惠,实现了有机户和用机户的双赢,形成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长效推进机制,从根本上扭转了过去“有项目有资金就干,没项目没资金就散”的局面。

五是重点扶持,推进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两促进、双发展”。为提高农民购买小麦免耕播种机的积极性,2008年以来,县财政每年拨专款15万元用于小麦免耕播种机累加补贴,补贴比例提高了10%。在政府购置补贴实施过程中,对玉米联合收获机和小麦免耕播种机优先补贴,并对购置这两种机械的用户优先配套购置大型拖拉机,大力推行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模式,保护性耕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猜你喜欢

强村宁阳县播种机
水利诚信单位风采展示(山东省宁阳县水利工程公司)
高中语文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教学研究
“强村领航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大蒜播种机让蒜农挺直了腰
富民强村的老区村好书记——厦门市翔安区大宅社区党委书记陈锦芳
8 . 2一元一次不等式(1)教案
创新工作机制 探索精准扶贫——泉州市老促会联系点“强村富民”成绩显著
让党建成为信仰播种机和工作推进器
强村富民的引路人——记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唐淌村党支部书记张晏
宁阳县农机维修业发展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