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孟子》第一第二人称称谓系统的异同及其社会文化背景

2010-08-15亚荣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6期
关键词:第二人称夫子第三人称

亚荣

(华中科技大学 中文系,湖北 武汉 430074)

《论语》《孟子》第一第二人称称谓系统的异同及其社会文化背景

(华中科技大学 中文系,湖北 武汉 430074)

在对《论语》和《孟子》中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进行细致研究的基础上,论证了二者的异同。指出从《论语》到《孟子》,名词性称谓的意义和用法都有所发展,反映出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认为《孟子》时代的称谓礼仪已经发展得比《论语》时代更为严格,更多限制。

称谓;社会文化;《论语》;《孟子》

作为两部重要的先秦典籍,《论语》和《孟子》基本反映了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汉语的实际面貌,其中的称谓词语则相当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称谓文化和交际礼仪,透露出十分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1]。

一、两书人称代词的异同

《论语》《孟子》中的第一第二人称称谓包括人称代词和名词性称谓两部分。

1.第一人代称代词

《论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有“吾”“我”“予”“朕”,前三个代表当时的普遍用法,“朕”只出现在引用古语的场合;《孟子》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有“吾”“我”“予”“朕”“余”,“朕”和“余”也只在引用古人语和前代典籍的情况下使用。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吾”“我”“予”这几个代词用于上对下的比例远远高于用于下对上的和用于平等身份者之间的比例(我们统计了一下 ,两书的“吾”“我”“予”共出现506次,除去引用前代典籍、无具体对话者、对话者关系不明的182次外,用于上对下的有293次,占总数的57.9%,而用于下对上和平等身份者之间的两者之和仅 31次,仅占总数的6.1%)。这表明,当时人们已不大接受对一般人使用第一人称代词自称的做法。考察还表明,两书第一人称代词的体系和用法是基本一致的。

2.第二人称代词

《论语》《孟子》中的第二人称代词数量远远少于第一人称代词(两书第一人称代词共出现514次,第二人称代词仅出现62次)。《论语》第二人称代词有“尔”“女”和“而”(“而”仅一见),《孟子》有“尔”和“女”(汝)。除《论语》中的“而”交际关系尚不是很清楚外,其余用例全部用于上对下,这是两书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在于:在《论语》中,第二人称代词还可用于一般上对下的交际(如孔子对弟子),到《孟子》时代,则明确下降为“贱称”。《孟子·尽心下》:“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2]可见在孟子时代,对一般人(包括一般的上对下),用第二人称代词作对称已很不礼貌,因此,人们也不能接受一般人用第二人称代词来称呼自己了。这说明,两书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已有明显差异。

二、两书名词性称谓的异同

1.名词性称谓的语用色彩

两书的名词性称谓有一共同点,即凡第一人称称谓,多含自谦的意味;第二人称称谓,则多具尊人的色彩。具体说来,就是卑者常自称以身份,尊者则以不吉、不德之名自称,前者如“小子”“小人”,后者如“寡人”;对称他人则多以美称,如“子”“夫子”“先生”等。这和《左传》的情况是一样的,都体现了“抑己尊人”的交际原则[3]306-307。

2.名词性称谓种类的变化

第一人称名词性称谓,《论语》有“小子”和自称以名两种,《孟子》有“臣”“弟子”“小人”“小子”“寡人”及自称以名、自称以氏7种;第二人称名词性称谓,《论语》有“君”“小子”“子”“夫子”“二三子”及称人以名6种,《孟子》有“君”“王”“叟”“世子”“小子”“子”“吾子”“夫子”8种。其中有些称谓形式为两书所共有 ,如“君”“子”“小子”;有些称谓形式为某一书所独有,如第二人称的“二三子”及称人以名只见于《论语》,第一人称的“臣”“寡人”、第二人称的“王”“叟”“吾子”只见于《孟子》等等;有些称谓形式看起来两书都有,实际上还应另加考虑,如《孟子》中的“小子”都系引孔子、曾子等语,并非孟子或其同时代人所用。总的说来,《孟子》中第一第二人称名词性称谓的种类,要比《论语》更为丰富繁多。

3.名词性称谓意义和用法的发展

从两书的比较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名词性称谓意义和用法的发展。例如“弟子”一词,在《论语》中有两种意义。一是“上有父兄的年轻人”,如《为政》:“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4]15。二是“学生”,如《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4]55尚不用作交际称谓。但到《孟子》中,则已用作学生对老师的自称,如《公孙丑上》:“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又如“夫子”,本是第三人称的礼貌称呼,相当于“他老人家”,后转化为第二人称礼貌称呼,相当于“你老人家”。《论语》中此词出现33次,其中用作第三人称30次,用作第二人称仅3次,但这3次已“开战国时运用‘夫子’一词的词义之端”[4]28-29。到《孟子》中,“夫子”共出现35次,其中31次用作第二人称,仅4次用作第三人称,与《论语》中的情况几乎正好颠倒,这说明,到《孟子》时代,“夫子”已基本完成了由第三人称向第二人称的转化。

三、两书称谓系统异同的社会文化背景

《论语》《孟子》两书的称谓系统有同有异,又都反映出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

1.称谓系统构成的异同

关于这个问题,值得关注的有两点。

一是总的看来,两书都是第二人称名词性称谓的种类要多于第一人称名词性称谓(第一人称名词性称谓与第二人称名词性称谓种类之比,《论语》为2∶6,《孟子》为7∶8)。这应该是因为:当时第二人称代词在使用上已出现严格限制,不能满足交际需要,必须有大批含有敬意的名词性称谓来承担交际任务;而第一人称代词虽然也有了某些限制,但远不如第二人称代词那么严格,对名词性称谓的需要也就没有那么迫切。这既是语言内部的一种互补机制,也反映了语言对社会文化背景的适应。这与《左传》所反映的情况是一致的,也证明“尊人先于抑己”确是先秦一种重要的称谓现象[3]308。

二是两相比较,《孟子》中名词性称谓的种类要多于《论语》,二者之比为15∶8。这既说明《孟子》时代称谓系统本身有了更大的发展,也说明《孟子》时代称谓礼仪已发展得比《论语》时代更为严格而完备,因而对称谓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称谓词语意义和用法的发展

(1)第二人称代词与“子”。“子”在春秋时代已成为第二人称的礼貌称呼。《论语》的“子”共出现25次,其中绝大多数用于下对上(19次),没有用于上对下的例子。孔子弟子一般对称孔子为“子”(有 3次称“夫子”),孔子则称弟子以“尔”“女”或名。“子”一般不与第二人称代词配合使用,即对同一交际对象,用“子”即不用“尔”“女”,反之亦然。唯一的一次例外是《微子》中桀溺对子路先称“子”,后用“而”,似乎有些费解,这可能反映出桀溺在获知子路身份(孔子门徒)后情绪上产生的某种变化。这些都说明,“子”在《论语》中还是一个级别较高的礼貌称谓。到《孟子》中,情况有了明显的变化:第二人称代词成为“贱称”,不但不能用于下对上及平等身份者之间,就连一般上对下(如师对生)也已不用,“子”更多地是用于孟子对称弟子,也用于称平等身份者。这说明“子”已成为一般的第二人称礼貌称呼,尊敬级别有所下降,而这种下降又与第二人称代词的下降为“贱称”是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还应指出,这种情况一方面反映了称谓系统本身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交际礼仪和称谓文化的发展:《论语》时代,孔子称学生还可以用第二人称代词,《孟子》时代则不行了,师称生也得用“子”了。

(2)“先生”和“弟子”。“先生”和“弟子”《论语》中都已出现,但前者意为“年长的人”,后者则指“上有父兄的年轻人”或“学生”,均不用作交际称谓。如前举《为政》例,以“先生”和“弟子”对举,“弟子”指年轻人,“先生”指长者;《雍也》例,以“弟子”指学生。到了《孟子》中,“先生”和“弟子”都已用作称谓语,前者用于下对上的对称,是一种尊称,后者则用于生对师、晚辈对长辈的自称,含有自我谦抑的味道。这也是称谓礼仪发展导致称谓词语变化的例证。

(3)“夫子”。如前所述,“夫子”从《论语》时代已开始由第三人称向第二人称转化,到《孟子》中,这种转化已经完成。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化?我们认为可以从需要和可能两个角度来看。从前者说,由于“子”尊敬程度的下降,当时社会需要一个新的高级别尊称。我们注意到,孟子弟子称孟子多以“夫子”(《孟子》中“夫子”用于第二人称31次,其中14次是孟子弟子称孟子),有时也称“先生”(仅1次),可见当时“夫子”已经成为学生对老师的惯常称呼。我国古代有尊师的传统,《论语》《孟子》中均用“夫子”作为学生对老师的主要称谓,可见此词的尊敬级别是非常高的。从后者看,汉语中历来就有以第三人称词语用作第一第二人称来表示谦敬的传统[3]334-337,上古汉语中各人称之间的转换也是相当自由的[3]342-343,这为“夫子”由第三人称转为第二人称提供了可能。

(4)对称以名。对人名的忌讳和尊崇自原始社会即已存在,我国古代也十分讲究对人名的尊重[5]。在古代交际中,称人以名是失礼的,自称以名则意味着自我谦抑。《论语》和《孟子》在称人以名方面存在明显区别:《论语》中,孔子对称弟子以“尔”“女”,也常直呼弟子之名 ,如“由”“赐”“求”“赤”等;《孟子》中,孟子对称弟子不以“尔”“汝”而以“子”,也从不直呼弟子之名。这说明《论语》时代尊称卑以名还符合礼仪规范,到《孟子》时代,新的礼仪规范已不允许一般的尊对卑(如师对生)称名了。

总的说来,《论语》《孟子》称谓系统构成和称谓词语使用方面的差异均表明,《孟子》时代的称谓礼仪已经发展得比《论语》时代更为严格,更多限制。

[2]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8:337.

[3] 夏先培.左传交际称谓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 袁庭栋.古人称谓[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78.

Comparative Study on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Appellation inThe AnalectsandMenciusand Their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TI Yaro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

The usage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appellation inThe A nalectsandMenciusis studied detailedly,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are demonstrated.It is proposed that,fromThe A nalectstoMencius,the meaning and usage of noun appellation are all developed,which reflects certain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The appellation etiquette in the period ofMenciushad already been developed more strictly than that ofThe A nalects.

appellation;social culture;The A nalects;Mencius

H 109.2

A

1008-9225(2010)06-0039-03

2010-07-22

亚荣(1985-),女,山西临汾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田懋秀】

猜你喜欢

第二人称夫子第三人称
夫子的挑战
类型学视角下的韩汉第二人称对应情况研究
中国年轻用户在网络聊天环境下第二人称的使用探析——以线上“你”和“您”的使用为例
谈谈英语教学中 第三人称单数及其后面动词的用法
用第三人称和自己说话能减压
It’s Your Turn, Roger! (I)
夫子之文章
夫子亦“愚”
祈使句第二人称主语的隐现
聚焦现在完成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