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内部动机及策略研究

2010-08-15白钰田白钰云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动机学习者

白钰田 白钰云

(1.榆林学院外语系 陕西榆林 719000;2.绥德县实验中学 陕西榆林 718000)

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内部动机及策略研究

白钰田1白钰云2

(1.榆林学院外语系 陕西榆林 719000;2.绥德县实验中学 陕西榆林 718000)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任务型教学模式以及学习动机有关理论深入细致地研究,揭示任务型教学法在激发和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内部动机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任务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内部学习动机并提高学生总体的英语水平。同时本文作者还提出了英语教师应因地制宜地组织任务型教学来培养学生内部动机的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任务型教学法;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策略

引言

动机是影响外语学习者学习的一个重要的个人因素,它不仅是开始学习的诱因,还是促使学习者不断努力的源泉。它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学习时间、学习效能及最终的学习结果。如果一个学生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即使教师再努力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学习动机的研究对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而当前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普遍不高,学习英语的动机大多数是工具型动机或者外部动机,学生自身想学好英语的内部动机不强烈。造成这一后果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教学方法未能培养起学生的兴趣。因此采用一种有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动机的教学方法甚为关键。任务型教学模式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能够使学生感兴趣的、增强他们内部学习动机的教学模式。

一、理论基础

(一)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动机是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年以来,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焦点。所谓“动机”就是指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或力量,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等。在影响学生外语学习的许多因素中,除了学习者的年龄、性格、学习策略、学能之外,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他的动机。动机是“仅次于学能的最强有力的学习效果预测因素”。学习动机强的学生比没有任何学习动机的学生能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因为学习动机对语言学习能起到激励和保持的作用并影响到学习者个体在第二语言学习上的持久程度、学习方式以及能否取得真正的成功。强烈的学习动机有助于促进学习,反过来,学习目标的取得又有利于学习动机的保持。学生只要有学习动机,不论他的天赋如何,99%的人都能掌握一定量的、他所需的知识。可见,学习动机对第二语言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指学习者自己本身对学习外语的兴趣,是内部因素。它强调个人的作用—即学习者出于自己的意愿去学习。外部动机是指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外部因素。由于表层刺激具有时限性,外部动机没有内部动机所具有的持久性,所以正如心理学家布鲁纳所强调的: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才是学习过程的真正动力。因此,要提高这些学生的英语水平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内部动机人手。

(二)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指为了帮助学习者达到某一特殊的学习目标而设计的教学活动。因为经过精心设计的任务能使学习者更容易注意到外语语音、词汇和句子结构中那些由于缺乏感知和心理突出性而被忽视的方面。蔡兰珍认为任务教学法旨在课堂中通过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某些任务,使语言学习者自然地学习。它强调通过口头或书面交际共同获得意义,为学生提供共同学习的机会,调动学生运用和创造语言的能力。由此可见,任务型教学既重视了语言结构形式的掌握,也为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机会。因此,教师必须能为学习者选择适当的可以在其实际的语言水平内完成的学习任务。有相当部分刚刚进人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存在着“转型期”的困难,这些学生很可能还受到中学阶段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的影响,尚未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再加上英语底子较薄,久而久之对英语学习也就缺乏了兴趣和动机。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做到如何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策略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此,本文作者尝试把任务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当中并加以比较,旨在探索出一种更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以达到提高英语学习效果的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所任教的2008级物理和数学专业两个班共62名本科学生,两个班人学时的英语水平无显著差别。因此,我们把物理和数学班随机编为实验班和控制班。控制班(物理班)采用以语法——翻译法为主的传统教学法,实验班(数学班)则以任务教学法进行教学。

(二)实验过程。

1.控制班。在控制班(物理班),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法,以《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为例,共用一学期完成教学。在控制班中,教师采用了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对文章进行讲解。教师首先带学生朗读生词,目的是使学生对每个单词的发音都能做到准确无误。然后是对文章中的难词、难句、重点短语、结构进行讲解,并辅以大量的例子加以说明,再用汉语对原文逐句逐段进行翻译,以期学生们对文章中的每个词、每个句子的理解更为准确、透彻。课堂上学生们的主要任务是仔细听讲、勤做笔记或根据教师举出的例子或课文中的句子进行汉英或英汉翻译练习,偶尔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中心展开的,学生必须紧紧围绕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行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不多,所以能主动发言的学生也很少。大部分的学生都因害怕出错,或由于基础较差而羞于发言。学生的课外作业是教材中的练习,主要是巩固所学词汇、短语、句型。让学生开口、查阅资料的机会极少,基本上由教师一手代劳。

2.实验班。在实验班(数学班),教师采用任务教学法。同样以该教材为例进行任务型教学,整个教学环节由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三部分组成。任务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以小组、对子的形式通过对话、讨论、观察、发现、归纳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完成的。所设计的任务尽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没有心理压力的语言环境,让他们大胆尝试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从而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

(1)任务前活动(pre-task)。任务1:资料收集。教师把学生分为4个小组,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如:资料室、图书馆、互联网等)搜集有关本次课堂内容的资料,每个小组再选出一个代表准备在课堂上作口头汇报。

(2)任务中活动(while-task)。任务2:每个组的代表把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进行汇报、讨论并互相补充。任务 3:口语练习:同桌的学生以对子的形式就教师给出的话题进行口语训练。例如:(a)Do you think it necessary to have a part-time job in your spare time?(b)Have a discussion about the popular festivals in China with your partner。任务4:在5分钟内快速阅读课文全文并完成阅读理解题,包括多项选择题和正误判断题。任务 5:略读课文内容然后从文章中找出教师所给出的相应的单词、短语,并注意它们的搭配以及在句子中的用法。如:suppose,provide with等。

(3)任务后活动(post-task)。任务 6:教师让学生分组对所学课文内容进行讨论,然后在各组中选出代表对课文进行复述。在整个任务教学过程中,我们从该班学生对课前任务认真、充分的准备,课堂上的积极发言和参与话题的讨论,到课后主动进行讨论,不难看出学生们对英语学习已逐步产生了兴趣并开始形成较为强烈的学习动机。

(三)结果与讨论。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采用任务教学法的实验班(数学班)与采用传统教学法的控制班的成绩出现了显著差异(Z=7.48>1.96,显著水平取 0.05),这说明了任务教学法更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内部学习动机,更有利于提高学生总体的学习水平。

三、激发与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内部动机的策略

英语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是指在教师一定的教学情境下,采用适当的教学措施,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学生产生英语学习的需要并将学习需要转化为学习动机,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产生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与教师教学活动发生“同频共振”的结果。培养和激发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帮助学生树立恰当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学习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和客观标准。学习动机总是指向于一定的学习目标。如果学习没有目标,学习活动就会失去方向和重要的诱因。因此,要激发学习动机,首先必须帮助学生树立恰当的学习目标。

(二)改进教学内容。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教学内容和教材陈旧,教法单一,偏重于语法与词汇知识的传授,忽视学习方法的训练和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忽视英语交际能力培养。这种教学方法,既不能满足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大学生了解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计算机、环境、能源、医药等方面的最新信息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开放的社会对大学生的口语水平的要求。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改进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在保证其科学体系的前提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联,解决其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以致用。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由此而产生内部学习动机。

(三)大力倡导任务型教学。实验证明任务型教学中的各种多样化的任务可以使学生对英语产生非常强烈的兴趣,学生在做各项任务的同时就能掌握所学内容。在做中学,要比在传统的教学法中被动的学的效果要明显得多。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各项活动中,从而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内部动机。

(四)适当开展学习竞赛。学习竞赛对激发学习动机,鼓舞斗志,克服困难,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许多实验研究表明,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

(五)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归因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推断其行为的原因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可以进行归因。有的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可能把成功的原因归结为个人的努力和能力强,也可能把原因归结为任务简单和偶然的因素,也可能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个人主观努力不够和能力低。不同的归因对学习动机和积极性起不同的作用。如果把学习成功的原因归结为任务简单和能力强,就会有利于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如果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任务难,能力低,则会降低学习积极性。可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对激发动机具有重要作用。

(六)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实验研究表明,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评价,对激发学习动机,改进学习活动方式,提高学习成绩,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既可以激励动机,增强学习兴趣,又可以提供信息,以便改进学习活动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及时地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

四、结论

影响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学习动机,尤其是内部学习动机,而实验表明任务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有助于激发、保持和促进这些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因此,针对这类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更应重视其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确保所设计的任务既能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又能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为此,教师必须在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内部动机时讲究方法、策略,以求更加有效的激发他们的内部动机。同时,在广泛接触语言学方面各种知识并且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的同时,还应具备多一点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促进语言教学。

[1]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文秋芳.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赵俊华.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发展特点及性别差异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究.

[4]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Gardner,R.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Attitude and Motivation[M]. London: Edward Arnold,1985.

[6]Ellis,R.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白钰田(1979-),男,陕西榆林人,榆林学院外语系教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白钰云(1976-),女,陕西榆林人,绥德县实验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教育。

2010-03-05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动机学习者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动机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