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专业设置原则

2010-08-15钱亮朱春瑜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镇江培养目标岗位

钱亮 朱春瑜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体育部 江苏镇江 212003)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专业设置原则

钱亮 朱春瑜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体育部 江苏镇江 212003)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它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规律与特质。学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高职培养目标和设置专业;根据需求情况确定专业宽度;根据岗位内涵确定教育层次;根据专业特点确定学生来源。

工学结合;高职教育;专业设置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首先属于高等教育层次,它不同于教育的其它层次的教育,是职业技术在高等教育层次的教育。它的高等教育的属性决定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包含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这不仅是学生为适应将来工作转变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所必需的。高职专业开发的原则说到底要由其人才培养目标来决定的。高职课程的最终成功不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的,而要由毕业生在劳动世界被认可的程度来衡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岗位智能的密集程度不断提高,原有工作岗位内涵不断丰富,新的岗位也在不断涌现,劳动者的知识技术层次及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高职课程开发的原则应包括以下几点: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高职培养目标和设置专业

根据市场对高职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乃至制订教学计划是高职教育这一新颖教育模式的根本。我校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要根据社会,尤其是镇江地区对高职人才的具体需求来确定。因而应该首先分析社会需求。

1.1 镇江对高职人才的具体需求。总体上说,这一需求产生于以下三个因素:

1.1.1 高新技术在镇江的广泛应用,产生了许多与高新技术直接有关的职业岗位。例如由履美博士团提供技术、由台港和大陆三方联合投资、拟建成全球最大光纤生产基地的奥雷光电,全球最大的造纸公司金东纸业集团,DVD及IT行业排头兵江奎电子,赛博电子,惠普集团,奇美化工,国亨化工等高新技术企业落户镇江和它们的发展壮大,产生了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的编程、操作和维护岗位,半导体晶片加工设备的操作岗位,计算机设备维修岗位,造纸及化工等大量岗位。

1.1.2 镇江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因而必定产生众多与第三产业相关的职业岗位。例如,保险实务、外汇交易、银行信贷、导游导购、物业管理、证券交易、信托服务、投资咨询、会计监理、广告编辑、广告设计、商场管理、企业估价等。这些岗位的智力成份也较高。

1.1.3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加入WTO对经贸活动复杂程度的提高,在镇江原有职业岗位中产生了许多复合现象,出现了不少智能结构呈复合特征的职业岗位。例如:机电外贸、经贸日语、商务英语、电子商务、涉外谈判、涉外纠纷、涉外秘书、电算会计、机械电子等。这些岗位的内涵也必定更为丰富。

以上三种动因所产生的职业岗位,由于其知识能力结构较为丰富,因而岗位人员已不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所能培养的。

1.2 我校高职培养目标与专业设置的确定。据镇江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情况和我校实际条件,我校高职的培养目标确定为三类高职人才:一是专业技术人才——如计算机应用人才,机制工艺人才,造纸,化工,安全环境监测人才等。二是经营业务人才——如金融人才,经贸人才,导游人才,电子商务人才,物业管理人才等。三是智能运作人才——如计算机维修人才,数控机床使用与维护人才等。

这三类人才的共同特征都是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的技术或业务人员,承担的工作是将设计、规范及决策转化为物质形态或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

我系所设置的安全技术管理、安全与环境监测、物业管理反映了镇江对高职人才的两方面需求。安全技术管理、安全与环境监测两个专业体现了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环保生产的发展需求;物业管理专业反映了房地产业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社区科学化管理、物业专业化管理的三产发展需求。

2.根据需求情况确定专业宽度

专业能否设置,除社会需求这一前提外,还必须考虑两个基本条件。首先是教育效益问题。专业的建立和完善,都要作大量的工作,较多的投资和必要的时间。如果一个专业生源较少、班级不多,那么能否设置这一专业,就值得考虑。其次是教学稳定性问题。如果一个专业的教学内涵不稳定或不存在连续开设的条件,那么这样的专业就不能设置。所以,我们不可能针对每一个岗位设置相应的专业,而只能根据不同的需求情况,确定专业宽度。

专业宽度也就是培养目标的职业岗位针对程度。社会职业岗位十分繁多,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们又都处于不断变动中,面对这样一个动态大系统,高职教育不可能以职业岗位或职业作为设置专业的惟一依据。它应该根据社会不同的需求决定专业宽度。这里的决定因素是教育效益和教学稳定性。

对于那些社会覆盖面较广的职业,如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护理、导游等,由于职业的需求量大,能保证教学稳定性和教育效益。因而,可以单独设置专业。

对于那些社会覆盖面不广的职业,则以几个相近的职业组成职业群集,作为设置专业的基础,如社会工作管理专业就包括社会文化活动、特殊教育、社会助理等方面的职业。

当一些职业的知识和能力构成能为某一类技术所涵盖时,也可以此技术作为设置专业的基础。如机制工艺专业毕业生可以承担车间工艺、工艺流程设计、工夹具设计、产品质量检测等岗位工作;数控机床使用和维护、计算机设备与维修专业是建立在职业岗位基础上的;商务英语、经贸日语、金融与保险专业是建立在职业群集基础上的;安全技术管理、电子电气工程技术、多媒体技术专业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上述四类专业具有四种不同的针对宽度。

3.根据岗位内涵确定教育层次

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是同一教育类型的不同层次,因而二者专业设置涉及的技术领域很可能是相同的,如汽车修理、建筑施工、发电运行等。所以,如何确定专业的教育层次是一个非常实际而重要的问题。在具体工作中,也确实存在将中职专业内涵当成高职教育的情况。

我系高职专业如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在经过到企业和劳动部门社会调研后,明确了中职劳动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劳动工资、社会保障、监察仲裁等管理人才,只具有中等的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被调查对象都有继续再教育的充电需求;而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掌握较高水平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理论知识,具备较高实务能力,能够独立地制定有关素质测评、定员定额、人力开发等方案并组织实施,以实现人与事有效配置和人力资源最大开发利用,为劳动者做好社会保障工作,解除国家和企业、劳动者后顾之忧的高级专业人才。所以,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比中职要丰富得多。

4.根据专业特点确定学生来源

高职各种专业虽然培养目标都是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但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知识和技能的结构是存在着差异的。各专业所需要的学习基础也不尽相同,有的要求文化基础更好一些;有的需要带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的希望具有实际工作经历等。我校的高职专业设置就应根据各自情况,分别确定相应生源。如商务英语、经贸日语、电子电气工程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多媒体技术)专业,对文化基础有较高要求,而对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入学基础要求不高。因而,这些专业以应届高中毕业生为生源;数控机床使用与维护、计算机设备与维修、现代机械制造工艺、金融与保险实务及商业自动化等专业设置,生源以接受过同类专业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毕业生更为恰当(如对口单招生、中专保送生)。因为这类专业的生源,除了必要的文化基础外,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使学生在高职教学阶段由于专业学习具有继承性,因而能保证其达到高职人才应有的专业水平。

[1]樊全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平台[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6).

[2]吴晓云.“工学结合”:高职教育及其实训组织模式[J].新课程,2009(1).

[3]杨嘉孟.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实践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8(26).

The Principle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s Course Offered under the Model of Combining Learning with Working

Combining learning with working is the main stream model of the talent train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embodies the rules and featur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shows the brand new contents in curricula system,management system and evaluation system. School is going to take market demand as guiding, ascertains the high duty train objective and interposes special field; According to need, condition ascertains special field width; According to post, connotation ascertains education arrangement of ideas; According to special field, the characteristic ascertains the student source.

combining learning with working;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Course offered

钱亮(1978-),男,江苏镇江人,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管理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2009-12-24

猜你喜欢

镇江培养目标岗位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镇江是这样调价的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