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冈市农村住宅现状及其设计思考*

2010-08-15焦爱新刘永胜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农舍黄冈市黄冈

焦爱新,刘永胜

(1.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武汉,430068)(2.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建筑工程系,湖北黄冈,438002)

黄冈市农村住宅现状及其设计思考*

焦爱新1,2,刘永胜

(1.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武汉,430068)(2.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建筑工程系,湖北黄冈,438002)

根据黄冈市农村居住地理气候条件与目前农舍现状及特点,针对目前农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未来黄冈市农舍设计需求,提出完善农舍设计应从便利生活、利于生产和适应“两型社会”建设需要、具备可持续发展性和地方特色等建议以供相关决策者参考。

黄冈;农舍设计;可持续发展

随着黄冈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收入提高之后迫切要求改善居住环境。为此,人们也就会以农舍建设来展现新农村的新形象。农舍既有居住功能又有生产功能,既是农民生活中一项重要的生活资料又是从事部分生产活动的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农民家庭重要的固定资产。因此,农舍质量的好坏不仅是农村居住条件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指标,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农舍建设关系到广大农村居民的自身利益,是一项惠民的民生工程。因此,做好农舍设计,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 黄冈市农村居住地理气候条件分析

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 ,东经 114°25′至 116°8′、北纬 29°45′至 31°35’;国土面积17446平方公里,占湖北省总面积 9.4%,其中平原占 12.2%,岗地占10.3%,丘陵占43.3%,山地占34.2%;自北向南逐渐倾斜、东北部与豫皖交界为大别山脉,主脊呈西北-东南走向,有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96座。位于罗田、英山的天堂寨主峰海拔1729米,为全市最高点;中部为丘陵区,海拔多在300米以下,高低起伏,谷宽丘广、冲、垅、土旁、畈交错;南部为狭长的平原湖区,海拔高度在10-30米之间,河港、湖泊交织,500亩以上湖泊有38个。发源于大别山脉的举水、倒水、巴水、浠水、蕲水和华阳河六大水系,均自北向南流经市域后汇入长江。全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江淮小气候区。冬冷夏热,四季光热界线分明。年降水量在1223-1493毫米,日照时数为1681-2173小时,年平均气温在15.7℃-17.1℃之间,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5℃,年极端最低气温为-9.2℃。本地区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空气潮湿,农舍要考虑通风散热、防寒保暖、防水防潮的问题,应尽量使主要房屋有良好的朝向。农舍形式多以“一明两暗三开间”或“一明一暗两开间”,多以堂屋、卧室为主,附带披屋或厢房。因人地关系矛盾突出,农舍建设势必向空间发展。

2 目前黄冈市农舍现状及其特点分析

目前黄冈市农舍类型参差不齐,形式各式各样,主要是90年代后建立的以两层为主的楼房,但70年代的土墙小瓦屋顶和80年代青砖平房同时存在。据调查,黄冈市农舍现状及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住房面积大,使用率高

目前农村每个家庭人口数为3-6人左右,一般为核心家庭,有的是两代、三代同堂。住户面积120-300平方米不等且差别很大。一般在原地的建房面积都受到地势、旧宅地的限制,面积相对较小;而在平整开阔的地方新建农舍的面积较大且一般有个小庭院。院子是农舍的典型空间,是农民生活与生产活动的核心空间,兼有联系各房间的交通功能。农舍厕所一般独立设于院中,其他房间均对堂屋(客厅)开门,或直接经过院子进入,基本没有内部的交通面积,大大降低了建房的经济投资。

2.2 农舍的建筑材料及整体构造简单

一般楼房都是砖混钢混结构,水泥加红砖为墙面,钢筋混凝土为梁、柱。楼房大多数是两层楼外加楼梯间,极少数有三楼,大瓦屋顶,也有钢筋和水泥制的平顶。这种屋顶夏天比较热,楼上无法居住。大多数屋顶使用木梁和陶瓷瓦,既相当于隔热层,还可用于储存杂物,这种造型农民称“假三层”。不过,通常只使用到一楼,二楼、三楼一般空闲或是放置物品、客人住房。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的追求与时具进,楼房的设计更具有人性化,有阳台、会客厅、卫生间以及面积更大的塑钢窗,造型各异、坚固美观,欧式化风格也较为流行。不管何种样式,农舍家家户户都有生产辅助用房。多数农户中会有独立对外的生产辅助用房,用于家庭生产,或农具存放,或粮食存放等。

2.3 农舍设计尽量降低建房成本和生活成本

农民建房子的单位成本远远低于城市建房单位成本,主要是红砖、水泥、沙石、钢材、石灰、木材等材料费用,约占总成本的70%-80%。农民生活节俭,生活成本低,因此在农舍设计时很注重节约,如注意省水、省电、省燃料,以求把开支降到最小。主要表现在房间朝阳布置利于保暖且省燃料;厕所大多数是旱厕,远离农舍利于排气,省水省电;厨房外墙面较大利于排烟,节省设备投资;安装太阳能或者沼气池利于节省燃料。

3 目前黄冈市农舍设计存在的问题

由于城市化的迅速扩张,农舍设计人员数量偏少,素质参差不齐,主要应付城市住宅设计的需求,对农舍的设计缺乏系统化的研究。甚至有部分农舍就是农民自己简单的设计,再凭泥瓦匠的经验去施工,使得很多农舍的设计严重脱离实际需要,僵化的农舍规划设计机制和落后的建设管理模式已经严重地滞后于农舍建设发展的需要。从近几年的调查资料及分析结果来看,黄冈市农舍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3.1 农舍型式过于单一,集约化程度低

调查中发现,黄冈地区农舍类型中独立型农舍一项就占到总样本的74.2%,双拼型和联排型所占的比例为25.8%。如此大比例的独立型农舍需要占用更多的土地,从而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这里虽然有所处地貌限制的原因,但农舍布局过于分散将对农村居住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的配置带来极大的难度。

3.2 农舍基地和房屋建筑面积过大,使用不经济

黄冈市农舍基底面积一般都在200平方米以上,房屋建筑面积一般也在150平方米左右。如按照4-5人的中小家庭估算,人均农舍基地面积可达到50-80平方米左右,人均居住面积也可达到41.94平方米。但在实际生活中,黄冈地区农舍闲置的房间较多,大多没有被充分利用,只是用来堆放杂物,使用上不经济。

3.3 农舍功能滞后,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由于缺乏对农民生活、生产和居住特点的深入研究和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测,政府推荐设计图集上的参考方案在功能上并不能满足农民的农舍建设发展的需要。比如黄冈农户由于使用的能源既有沼气又有太阳能,促使厨房、卫生间也要相应地设计来满足这种需求,但是在设计图集中没有此类设计,这与黄冈农村生活发展变化不相适应。

3.4 外观造型既呆板,又增加了成本

目前黄冈市农村老宅虽然很好地表现了建筑材料的原始本色和丰富的质感,但是设计处理不当,整体上给人感觉呆板、缺乏美感。新建农舍外观虽然用了很高的代价去贴瓷砖或者刷涂料,整体外观造型却给人一种照搬城镇住宅模式的感觉,不能彰显地方特色。

3.5 农舍建筑材料不环保,生态节能技术有待推广

黄冈农村建房普遍使用黏土砖,对土壤造成破坏,极不环保,因而需要保温、隔热的新型墙体材料来替换。另外,与城市住宅相比较,农舍没有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沼气、太阳能、风能等,节能技术有待推广应用。

3.6 未针对发展中的农村生产生活进行相应设计

据调查,由于农舍设计之初没有准确地判断未来农民生活和生产发展变化,农舍的功能布局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可改造性较差,导致在农舍建成后不久就由于家庭生活方式或生产模式的变化,村民便会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对农舍进行重建或改造。这样不仅破坏了农舍的结构和美观,而且增加了家庭负担。

4 对未来黄冈市农舍设计的初步思考

农舍是农村中以家庭为单位,具有居住、娱乐和部分生产等功能,并能够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场所。黄冈市农舍主要由住房(包括堂屋、卧房、厨房、杂屋)及院落(包括厕所、禽畜圈舍、沼气池、晒场、柴堆及绿化用地等)两部分组成[1]。黄冈农舍大多地处大别山区,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所处的自然环境及具有的浓郁地域特色,使其使用功能具有多样性。要做好农舍的设计,就必须深入地研究黄冈市村民对农舍的需求特点,并在设计中认真地加以体现。

4.1 农舍设计既要尊重风俗习惯又要利于生产

一是功能布局要考虑农村良好的风俗习惯。主要房间朝向在争取好的日照通风条件前提下要符合当地传统风俗习惯;功能组织包括室内家具设备的形式、色彩和陈设也要照顾到农民的传统风俗习惯,避免与农村良好的风俗习惯发生冲突[2]。二是农舍设计要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储藏空间。包括为各种类型的专业户提供粮食、日常生活用品、农机具等物资材料的储存空间。三是农舍设计要考虑提供创业经营空间。近年来,黄冈农村中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日益增多,经营性收入已经在农民家庭收入构成中占到一定比例。因此,农舍设计中应为农民搭建创业的平台。可以采用上舍下店、前厂后舍、前舍后场等多种设计方式来满足村民家庭的创业类型,如农产品加工、刺绣、手工编制、小商铺、小型特色餐饮、乡村旅游接待等等。农舍设计在考虑方便生产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协调好生产与生活的关系,既要尽量避免生产活动对生活环境的不利影响,又要有利于创业经营。

4.2 农舍设计要具有前瞻性

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地发展变化,村民的居住形态也必然发生变化。这一特点要求农舍的设计应具有前瞻性,既满足当前的需要,又要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农村的家庭多代同堂的现象慢慢减少,原有的家庭养老模式也逐渐发生变化。交往的亲朋好友数量逐步增多,而且出现多元化趋势。因此农舍建设既要立足当前需求,又要着眼未来家庭结构和需求的变化,在设计建设之初就留有改造的余地,令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能。这样就等于降低了农舍在经济寿命期间的使用成本,从而产生良好的经济性。前瞻性的设计手法主要表现为:一是尽量设计为框架或半框架结构的农舍,使室内空间组织具有一定灵活性,用非承重墙分割空间,做到可分可合;二是设计要考虑家庭养老模式的变化和一户多套的居住需求。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农舍可以采取一户两套可分可合的灵活农舍设计模式,既方便老人与后辈间的相互照顾,又相对独立自由;三是鼓励“弹性设计”,即考虑预留部分可变空间,为将来农舍的局部扩展,水电等配套设备更新改造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便利。

4.3 农舍设计应适应建设“两型社会”的需要

建设“两型社会”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农舍设计中要根据经济发展决定选择使用节约资源的技术手段。一是使用节能灯具、节能炉灶、节水洁具、中水回用技术、雨水收集技术等等,可以直接减少相关能源的消耗,提高其利用效率;二是控制建筑体形系数、采取遮阳通风措施、提高建筑热工性能减少建筑能耗;三是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以此替代部分常规能源的使用;四是提高农舍层数和建筑形式,适当控制层高,提高土地利用率[3]。节能、节地、节水等都是很成熟的技术,其设备简单,维护费用低,完全适合在黄冈地区推广应用。

4.4 因地制宜,合理控制农舍造价和居住成本

农舍虽然层数低、体量小,但由于是农民依靠多年来的家庭积累自行投资建造,家庭支出很大,几乎是倾其所有。因此,农舍的建造就要求设计时应该考虑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尽可能地采用安全方便经济的建造技术,以降低造价。黄冈农村地区历来有勤俭持家、节俭生活的优良传统,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必须注意农舍设计的经济性。一是合理控制农舍造价:首先应根据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确定宅基地面积与农舍建筑面积指标,合理控制其建设规模;其次提高农舍面积的利用率,除主要使用空间(客厅、卧室等)布置必须要有良好的朝向外,其它次要功能及交通组织则要尽可能利用院落空间,以节省建筑面积;最后是建筑形式简洁明快、经济实用,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利用地方优势资源,节约材料购置费、交通运输费以降低造价[4]。二是科学控制居住成本:首先是保障农舍良好的朝向和通透的布局,尽可能利用自然手段实现主要农舍的日照和通风,降低能耗;其次因地制宜,择优使用一些低成本、低造价的新型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农民日常生活成本。

4.5 黄冈农舍的地域生态文化特色应得到体现

黄冈农村地区美丽的自然环境和浓郁的地域生态文化,使得广大村民对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倍爱有佳。居住形态与城市有着很大的差别、形成了黄冈农舍独特的生态建筑文化[5]。其包括的厅堂文化、庭院文化和厨房文化等都是黄冈地区传统生态建筑文化的重要表现,由此而形成的地方风貌也各具特色,如厅堂的位置必须居于农舍最主要的位置和方位,重视“有厅必有庭”的布置;在立面造型上重视色彩的运用、坡屋顶形式的选择和组合等都与大自然取得“天人合一”的效果等,在农舍的设计中应加以传承和发展。

[1]陈佳骆,孙蕴山,汪文雄.小城镇农舍建设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骆中钊.小城镇现代农舍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3]马虎臣.新农舍设计与施工[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

[4]陈明献.新农舍设计突出实用性与协调性[J].城乡建设,2010(2).

[5]杜白操,薛玉峰.中国农舍的特点及其设计[J].城市农舍,2008(1).

The Housing Situation in Rural Areas and its Design in Huanggang

JIAO Ai-xin,LIU Yong-sheng
(Huanggang Polytechnic College,Huanggang,438002,Hubei)

According to the geographic and climate conditions as well as the present rural housing situation and characters,aiming at the problems in the design of the rural houses,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design requirement of the future rural housing,put forward that the design of the rural housing should be beneficial to the life,production,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style society,and hav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local characters.

Huanggang;Rural housing design;Continuous development

TU241.4

A

1672-1047(2010)02-0009-04

10.3969/j.issn.1672-1047.2010.02.03

2010-3-20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度立项“黄冈市村镇规划与农舍设计技术”(2007HZY014)。

焦爱新(1974-),中专部副书记,讲师。Email:1194166482@qq.com.

[责任编校:秦春娥]

猜你喜欢

农舍黄冈市黄冈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写生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书法作品选登
周永凤
题黄冈市老干合唱团旅游照
赞黄冈市“校企合作”
黄冈市图书馆连续六年为驻黄海军官兵提供图书服务
花在何处不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