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与研究现状

2010-08-15孟宪哲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0年7期
关键词:道路交通驾驶员道路

孟宪哲

(黑龙江省交通干部学校)

1 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现状

我国的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自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和群众监督”的安全管理体制以来,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提高了全民的安全意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在运输安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强和改进。如在综合治理、安全保卫工作中,管理分散、政出多门,缺乏统一的规划。在计算机的应用、联网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各种实时信息的反馈,还主要依靠电话。所以,在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需要借鉴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制定安全管理规划,促进交通运输安保工作的一体化建设。

行业管理在经济建设中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连接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它是“国家监察”的延伸和补充,其职能作用由它在市场经济结构中的地位所决定。我国的安全管理体制确立了行业管理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位置和作用。行业安全管理的基本职能主要是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检查等方式对本行业进行安全管理,同时,也通过各种方式为企业提供安全服务。运输行业就是这样一种状况,交通部和公安部及其下属机构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检查等方式对本行业进行安全管理,而企业则必须按照相应的规定做好安全工作。

2 交通运输安全研究现状

全社会的道路交通系统是客、货运安全生产所依赖的外部环境。对全社会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能为客运、货运安全管理提供有益的基础。

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对象包括人员、设施设备、资金、信息等,目前主要研究的要素为驾驶员、载运工具和道路及附属设施三类,此外对交通安全管理体制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1)驾驶员管理研究现状。

驾驶员管理研究的核心为制度研究,由此扩散的研究方向相当广泛,如规范、标准、检测系统、管理对策、管理方法等。在检测系统研究中,相对简单的是驾驶员单一指标测试系统,例如反应时间检测系统,在研究驾驶员对外界信息反应时间检测系统的检测原理、结构及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实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驾驶员事故群与无事故群在反应时间上有显著性差异的结论,指出了对驾驶员反应时间检测的重要性。在管理对策研究中,在分析驾驶员感知特性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影响行业安全的几种主要知觉特性及其常见的错觉,提出科学地利用知觉特性,尽可能减少错觉,从而保证行车安全的一系列安全管理对策。

总的来讲,在驾驶员管理研究中,最普遍的研究模式为“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其中对策或停留在宏观层面,或缺乏系统性、协调性,缺乏对驾驶员管理的规范、标准、对策、方法等进行专题、深入、系统性的研究。

(2)载运工具安全管理研究。

在载运工具管理法规研究方面,我国汽车工业的政府主管部门吸收欧洲汽车产品认证制度的优点,将过去直接管理汽车产品上升为对汽车造成的社会问题实施管理。管理的依据有强制性标准和政府行政管理文件。但通过比较美国、欧洲等国和我国汽车正面碰撞法规中对乘员保护指标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正面碰撞法规中乘员保护指标,不能完全评价约束系统对人体颈部和胸部的保护。

总的来说,我国汽车的碰撞法规、安全性能检测等制度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建设及发展过程,对提高我国汽车的安全性能,以及保障在用车的技术状况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道路及附属设施安全管理研究。

在道路安全审计研究中,在提出道路安全审计的定义、目标、作用、审计内容和要素的基础上,对安全审计的内容、预通车阶段及运营阶段的审计清单、安全审计量化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尤其是对提高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性具有积极作用。

在道路交通事故黑点研究中,首先通过综合分析道路交通系统中影响交通安全的各要素,建立了集事故多发点的自动鉴别、成因分析、预案生成等为一体的交通事故多发点分析与预案管理系统,同时基于“突出性”原理并应用离散的多变量算法建立了适用于高速公路事故多发地点的成因分析模型。然后通过总结国内外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经验,依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就交通事故多发点段排查与改善的目的及工作程序、业务岗位设置、排查标准、排查方法以及改善交通事故多发点段的策略分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而最新的相关研究则将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为 7类(道路条件特征、交通运行状况、交通安全设施、服务养护设施、交通安全管理、交通安全环境、交通监控系统),建立事故黑点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影响强度事故率法建立了公路交通事故黑点鉴别方法模型。

(4)交通安全管理体制研究。

国家行政学院通过对“中国道路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课题的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公安、交通部门在道路交通管理中一直存在职能交叉现象,即行业管理与安全管理的界限很难分清,一方面造成管理重复,另一方面造成安全责任不明。同时,相关研究也指出,道路交通运输“多头管理,联合执法”的管理体制严重滞后于道路运输经济的发展,提出建立统一的道路交通管理体制,统一制定国家道路交通安全政策和法规体系,保证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培育行业协会,鼓励行业协会的发展,将道路交通要素统一纳入行业管理部门进行统筹协调,开展归口管理,并将整个道路交通运输管理工作划分为源头管理和路上管理,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体制。

猜你喜欢

道路交通驾驶员道路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驾驶员安全带识别方法综述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开征求意见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欢迎订阅2017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欢迎订阅2017 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起步前环顾四周是车辆驾驶员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