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景观设计

2010-08-15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0年7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绿化色彩

于 林

(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1 道路景观设计原则

(1)按照行为心理学的规律,考虑车行与人行的时空关系,在规划中重视时空环境和城市视觉形态的设计营造。

(2)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功能齐全、风格独特的原则,将生态景观与文化内涵融入规划设计中。

(3)重视人的活动空间和行为心理,根据不同区段的功能和周边环境,通过设计手段体现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按照不同功能、不同环境下人们的视觉和心理活动来创造为人服务的舒适空间。

(4)人工环境中努力显现自然,增加生态多样性。

(5)发挥景观的视觉多样性。

(6)居住环境—生活质量—城市文化的相互促进。

(7)以绿色空间体系为中心的绿化、美化与净化。

2 道路景观设计

2.1 运动心理感受

首先,景观的评估标准在不同时代,对不同民族和不同阶层的人而言是不相同的,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和不同的时刻,因心境和外界环境的变化也有不同。不同的道路使用者由于其使用目的的不同而对景观有着不同的要求,旅游者可能会非常关注公路两旁的景观,从而对一个地区的特色、风貌甚至宗教情况有所了解;而驾驶员最关注的却是线形的流畅与否,行驶的舒适、安全与否。交通美感主要是通过视觉、运动和时间变化产生的。

2.2 空间感受

道路是连接不同场所、内外空间的线性单元,具有与周围环境相联系的空间特点。考虑到,道路是一种时空的四维空间,道路空间可分为:(1)枯滞型空间,指静止或运动占有空间的集合体,多指欣赏街景的行人;(2)半开敞空间,指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有直接、自由的道路;(3)围合空间,指在围合空间之外是来往的车辆,围合空间之内则是安静而又适合人体尺度的广场、休息场所;(4)风景空间,是由空间造形行为如通过施工上的填方、挖方、森林开伐等完成的,道路空间应尽量和自然景观协调一致,融为一体。

2.3 组织艺术

道路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组织,也就是把景观要素艺术组织进来,使之适合人们平素的节奏流动变化,从而体验到舒适愉快的美感。审美氛围是由各种个别印象和联想组成的具有统一情感激发作用的系统。按照系统论的方法论的原则,整体功能不是各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部分如果脱离整体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因此,不能孤立地评估道路景观要素,而应当把它们看做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将道路与自然美结合起来。道路吸引人的景观取决于道路的几何线形设计和对道路两旁景物布置的设计。

2.4 道路色彩和造型

色彩包括道路所处环境的背景色彩,以及一些道路本身、周围结构物的建筑色彩,除交通规则所规定的色彩外,建筑色彩既应与背景色彩协调,又不可对交通信号产生干扰作用。即使是道路防眩板的设置,也考虑不同色彩的变换,避免单调。

造型是指各类道路设施、交通设施以及人为设置的雕塑等的造型。在使这些设施满足其特定功能的同时,良好的造型设计,可大大提高道路建筑的美观,增加可观赏性。

2.5 道路线形

路线设计遵循“适应地形、保护环境”的原则;路基边坡绿化设计遵循“贴近自然、安全舒适”的原则;景观设计遵循“自然协调、和谐统一”的原则,并采取“露、透、封、诱”的措施。

坚持“设计中最大限度的保护、施工中最小程度的破坏、建设中最大限度的恢复”的原则。

竖曲线半径的选用,以满足驾驶人员视觉要求和路容美观为宜,在增加工程量不大的情况下尽量选用较大竖曲线半径。

线形组合设计平纵横三方面要总体协调,综合研究,使路线成为顺滑的立体线型,要认真考虑驾驶员在视觉上的自然诱导感、心理状态下的安全感、行车操作上的舒适感。

平纵线型组合时,尽量做到平曲线和竖曲线的重合,一般竖曲线应包含在平曲线之内;两反向曲线拐点处、回旋曲线与直线衔接处、回旋曲线与直线衔接处、圆曲线与直线衔接处,均不宜设置纵断面的变坡点;要避免在同一视觉路段上,纵坡反复凹凸和纵向排水渲泄不畅。

2.6 路基高度

根据已修建道路的经验及实地效果来看,填土过高的路基如同一堵城墙,与沿线环境、景观极不协调,更谈不上美感。因此,就景观而言,道路在设计上也要考虑适当降低路基填土高度。

2.7 路面的景观设计

路面材料的选择被认为是解决街道景观和突出街道个性的关键,除考虑其强度、耐磨性、施工容易性外,还应考虑其在景观美化方面的特性。除常用的沥青、混凝土之外,目前开发利用的路面材料还有天然石料、砖瓦以及合成树脂等。这些性质不同的路面材料组合使用,在美化景观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2.8 道路结构物和设施

(1)桥梁结构。

桥梁结构设计上力求简洁明快、线型流畅、视野开阔,重要部位尽量选用连续梁和独柱结构。被交道上跨主线桥梁宜做到“一桥一景”,设计中应对其桥型进行反复比较,以轻巧、美观为原则,增加变化的层次。

(2)道路小型构件。

道路小型构件的景观设计往往容易被忽视,但其整体所形成的轮廓线却是道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不同部位小型构件不协调的外形对道路景观的影响更是巨大的。如中央分隔带路缘石,目前已建道路采用的形式可谓多种多样,或线条简洁明快,或外形美观大方,但往往忽视与桥梁、通道衔接处的平顺过渡,相接处无不产生突变,造成视觉上的不连续。本工程设计中将更加注重道路小型构件的外观设计和不同部位小构件间的协调性设计,把因设计原因造成的视觉上的不连续降低到最小程度。

此外,诸如挡土墙、桥梁防撞护栏等结构物也应做多方案进行比较,确保其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同时,将更加注重外观设计。

道路结构物和设施的色彩对比和尺寸大小,给运动中的人们所造成的印象具有较大的影响,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人们在车中高速行驶的感受,如各类交通标志,尺寸应适中:过大不协调且分散注意力;太小了在高速行驶中无法看清楚,恰如其分才能说是好的景观设计。

3 结 论

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是人们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工细琢的园林式的道路绿化是自然景观的提炼和再现,是人工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再创造,它所体现的姿态美、意境美、蕴含着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与升华,使人感到亲切、舒适、具有生命力,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的标志。

道路绿化不仅具有景观效果,而且是改善城市道路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运用植物生态功能的生物措施是取得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循环的根本出路。

[1] 交通部公路司.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2005.

[2] 陈丙秋,张肖宁.铺装景观设计方法及应用.2006.

[3] 王浩等.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1999.

[4] 董小林.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环境评价.2000.

[5] 张肖宁.铺装景观.2000.

[6] 吕正华等.街道环境景观设计.2000.

[7] 刘书套等.高速公路环境保护与绿化.2001.

[8] 杨淑秋.道路系统绿化美化.2003.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绿化色彩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神奇的色彩(上)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