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草莓生产技术研究

2010-08-15舒建钢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2期
关键词:母株花芽分化草莓

舒建钢

(贵州省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贵州 贵阳 550004)

海南草莓生产技术研究

舒建钢

(贵州省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贵州 贵阳 550004)

草莓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速生冷凉水果,在内地及北方广大地区具有产量高、见效快、收益大、栽培管理容易、保护地栽培可实现半年以上鲜果供应等特点。而在我国海南及两广一带,由于其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如高温、烈日、干旱及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严重的制约了草莓生产的发展,本文通过木屑肥改良土壤, 以及“低温冷藏”、“激素处理” 、“人工补光” 和选用浅休眠品种等综合措施,很好地解决了草莓在海南种植的问题,对于草莓等冷凉水果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草莓;海南;生产技术

草莓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速生水果,在内地及北方广大地区具有产量高、见效快、收益大、栽培管理容易、保护地栽培可实现半年以上鲜果供应等优点。但在我国海南及两广一带,由于受到高温、烈日、干旱及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严重制约了草莓生产的发展。致使一方面这些地区消费水平较高,草莓的市场需求量较大;另一方面却因为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不能形成规模生产,难以满足需求。因此,针对草莓的特点,研究适合在海南地区进行大规模草莓生产的技术措施,对促进草莓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1 海南的环境条件对草莓生产的影响

1.1 土 壤

草莓适宜栽植在土壤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透水通风性良好,质地较舒松的沙壤质中性土壤,以pH值5.5~6.5最为适宜。而海南的土壤主要为红色粘土和火山冲积土两大类,红色粘土土质较瘦,pH值在4~6.5之间,腐殖质含量少,通透性差,易板结,保水保肥能力较强;而火山冲积土砂性较重,含有较多的有机质pH值6~7之间,通透性能较好,保水保能力差。

1.2 温 度

海南热量资源极为丰富,是全国著名的天然温室。元月份最低气温为5℃以上,极端最低温仅-3℃,完全能满足草莓冬季对气温的要求。但是盛夏时期,海南平均气温在32℃左右,极端最高温达38℃,且持续时间长达8个月左右,不能满足草莓休眠期对温度的要求,也不能满足草莓花芽分化、幼苗繁殖对温度的要求。

1.3 水 分

海南干湿度交替明显,夏季高温、多台风、多雨,既可能吹毁植株和哇面,又可能给草莓造成涝灾,而冬季干旱,常持续1~2个月无雨,而此时恰为促成,半促成栽培草莓的开花结果期,所以水的管理也是海南栽培草莓的关键。

1.4 光 照

海南的光照资源也非常丰富,虽然冬季半年可能会出现较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但也能完全满足草莓生长发育的需要,只是日照时数常在12 h以下,对打破草莓休眠有一定影响,植株容易发生早衰。夏季半年光照既强又长,容易使草莓生长矮化,发生灼伤引起死亡。总之,高温和强日照是制约草莓在海南及两广一带发展的主要气象因素。

2 海南草莓生产需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

2.1 改良土壤

利用木屑肥改良土壤是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通透性和有机质含量,提高保水保肥能力的重要技术措施,即在种植草莓3个月以前用锯末屑与猪牛等圈肥按1∶1比例混合,保持湿度在70%左右发酵,在第一个温度高峰之后翻堆进行第二次发酵,直至圈肥完全腐熟为止,木屑肥的堆制也有利于杀灭畜粪中的病虫害,木屑肥于草莓种植前1个月左右施入田间。

2.2 解决花芽分化问题

草莓的花芽分化必须在日照时数12.5 h以下,气温14℃左右才能进行,因此草莓须在气候冷凉的地区育苗,同时配合控水、控氮、断根等技术措施。一方面解决了草莓花芽分化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海南不利气候条件造成繁育种苗困难的问题。

2.3 解决休眠问题

在海南,要使草莓在自然条件下打破休眠是不可能的,势必引起植株矮化,早衰等问题,其解决的办法是选用浅休眠品种如春香、丰香等容易通过休眠的品种,同时配合低温冷藏、激素处理和人工补光,满足草莓在休眠期对温度和光照条件的要求,促使其打破休眠,旺盛生长,提高产量。

2.4 水分供给和光照问题

水分供给问题是草莓生产的技术关键,可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1)增施木屑肥,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2)选用排灌条件好的田块和地下水位不底于1m深的土地;(3)采用地膜覆盖,使其保水保肥。

海南的光照强度过大,对草莓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利用遮阳网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此外,利用田间作套种,如玉米、香蕉等,既能遮荫,又能提高土壤利用率,改善草莓生态。

3 海南草莓生产技术规程

3.1 二级育苗,培育适龄壮苗

3.1.1 建立母株圃 于上年秋季选用健壮,无病虫害的当年生葡匐苗留作母株,母株圃要求土壤有机质丰富,土质疏松,结构良好,杂草较少,数年内没有种过草莓的田块,深耕垄,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早春精耕细作,整地作畦,土面喷洒缘麦隆抑制杂草,每667m2苗床用原药0.25~0.3kg。畦宽约1.2m,畦间排水沟宽40cm,深20cm,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将母株定植于畦中央,株距0.8~1m。

母株定植成活后经常以薄肥勤施,并保持土壤湿润,抽生花蕾及时摘除,以促进匍匐茎发生,待匍匐茎陆续长出,应向四周理顺压苗,使以后长出的匍匐茎苗均匀分布畦面。为防止烈日高温影响草莓苗生长,每隔二畦(约2.5~3m)种1行高杆禾本科作物如玉米、高粱等。旱天要经常浇水,雨后田间不能积水。每棵母株可取健壮合格的匍匐茎苗约50~60株。

3.1.2 建立育苗圃 培育壮苗,土壤耕作要求同母株圃,畦宽1m,便于操作管理。在海南作草莓生产用的苗必须先选择冷凉的地区如高山、高原等地进行壮苗的培育,促进花芽分化。6月下旬~7月中上旬从母株圃挖取第三节以上的匍匐茎,种植于育苗圃,每亩苗床可育苗约2.5万~3万株。

育苗时间以60~80 d秧龄的壮苗进入9月中下旬花芽分化期为宜。育苗圃管理:(1)幼苗假植后前期加强肥水管理薄肥勤施,保持土壤湿润,干旱时早晚浇水,必要时需沟灌灌透,促进幼苗迅速生产,至8月上中旬后要控制肥水,使土壤相对含水量降至60%左右,抑制生长。(2)随时清除杂草,松土促根,摘除老叶、病叶及匍匐茎。(3)高温烈日季节用寒冷纱或芦帘遮阴,或种高杆禾本科作物遮阴。(4)9月上中旬花芽分化期前10 d,苗株长势仍过旺者应断根蹲苗,抑制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无二级育苗条件可在母株圃就地取苗,但对母株圃应特别注意疏苗匀苗,至8月停止施肥。

3.2 品种选择和土壤准备

可选择丰香、春香、宝交早生、硕丰等品种,较适宜海南的露地促成栽培。选择没有种过草莓和茄果类蔬菜的田块进行种植,因为草莓与果类蔬菜有相同的病害。大量施用木屑肥可以使土壤有机质丰富,吸附水分养份能力大,对以后以化肥为主作追肥时,能起到充分的缓冲作用。施基肥时需注意:有机肥与木屑肥等要充分混后腐熟,翻堆数次,并加入适量过磷酸钙。木屑肥等基肥在定植前1~2月施入土中,并经数次耕耙,临时施用过多未经腐熟的肥料会造成肥害。筑垄应在定植前10 d左右选天气晴好,土壤可耕性良好的情况下进行,筑垄前要增施氮、磷、钾复合颗粒肥作面肥。提前做好垄畦,有利于土壤肥料熟化,若遇天禄干旱,需在定植前1~2 d浇透水,使种植挖穴时土壤疏松细熟。垄底连沟宽85~90cm,垄面宽25~30cm,垄的高度根据土壤条件决定,初筑时要求40cm高,经过种植操作,浇水施肥以后,土壤下沉至30cm左右。

3.3 定植及定植后的管理

海南长年高温酷暑,严重影响草莓苗的定植成活,因此必须在气温升高后方能运苗定植,海口定植时间以11月20日以后为宜。挖苗前1 d将育苗圃浇透水,有利于少伤根系,起苗后摘除枯枝老叶,进行分级,装箱,便于运输,运输宜选择凉爽的天气,做到快装快运,尽早定植。宝交早生株距16~18cm,春香、丰香、硕丰等10~15cm,每667m29000~12000株左右。定向种植便于管理,减少果实病害,提高果实品质,每垄25~30cm宽的垄面上种植二行,尽量靠两边,使二行距离在20~25cm。种植后立即浇水稳根,次日早晨浇透水,如天气干旱可以沟灌保持土壤湿润,约10余天后活棵,根系恢复后可施以薄肥,目的是尽快恢复植株生长,施肥不宜过多以免影响花芽分化。并在田间松土,提高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生长,之后要勤除草,结合松土、雍根,随着草莓根系生长部位上升雍根很重要,经常摘枯老病叶,见匍匐茎和分蘖要及时摘除。注意防治叶部病害,勤蛴螬为害,见被害植株随即挖除潜伏在附近的蛴螬,并及时补苗。

3.4 田间管理及采收

3.4.1 适时铺设地膜 铺地膜可以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结构,抑止杂草生长,既可以降低草莓田的空气温度,隔绝草莓果实与土壤的接触,减少病虫害保持色泽鲜艳,清洁卫生。85~90cm宽的垄畦可铺100~110cm宽的地膜为宜。在植株根系开始恢复生长,地上部分尚未迅速生长时,先施肥,浇透水,然后松土除草,修整畦垄,雍土至新茎基部,将地膜铺在畦面上,摸到草莓苗位置,将地膜撕开一小孔,小心掏出草莓叶片,注意一定要把中心叶片露出,四周的老叶搁在地膜上压住地膜孔的边缘,使其紧贴地面。

3.4.2 喷施赤霉素促生长 海南栽培草莓属于半促成栽培。因此,分化发育完全的顶花芽未能进入休眠状态,种植成活后即可萌发,随即开花结果,但是植株长势弱,呈匍匐状,矮茎,开放叶片小,叶柄短,花序梗短,所以应采取喷洒赤霉素的方法促进其生长。赤霉素喷洒适时,一次既能有明显的效果,最多使用两次,另一次在苗成活后进行,这时顶花芽开始萌发,对赤霉素的反应最为敏感,浓度应严格掌握,如果效果不明显可10 d后再喷一次。

3.4.3 疏蕾、疏花、疏果 促成栽培草莓在顶花开花结果期,也正是根系恢复生长于及侧花芽分化、发育的送饭关健时期,而此时叶面积不大,光合能力低,结果过多会严重影响草莓植株的生长和后期的产量和质量,疏蕾、疏花宜早,顶花序散开后即可进行,以留下1、2、3级花为主,先疏去4、5级花蕾,稍后再将黑花及畸形严重的果疏去,一般留4~6个果,苗长势好,可留7~8个果。总之前后大小果实同时着生不超过15个。

结合疏蕾、疏花工作随时摘除老叶及收摘完的花序梗,一般在开花结果期保留12~15片以上健壮叶片,方能保证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3.4.4 追 肥 追肥主要施用化肥,结合叶面喷施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肥。定标成活后至覆盖地膜前约1.5月,因根量少,吸肥能力差,应在土壤中追施2~3次液体速效肥,以氮肥为主结合浇水薄施勤施,有利于根系的生长、顶花芽的发育、侧花芽的分化及叶面积的增加,定植后植株迅速增加叶面积,增粗新茎是奠定大果的基础,但施肥过多也会引起徒长,一般每667 m2用尿素10~15kg即可。以后追肥一般在各花序幼果生长期,及采收近结束时,以促进植株恢复长势,提高下批果实的产量,追肥间隔时间一般为20~30 d。

3.4.5 防止畸形果 畸形果的发生总的来说是由于授粉不良所致,因此在草莓栽培上一方面要在开花期尽量少喷各种药剂和水,另一方面在田块四周养蜂帮助授粉,也有利于防止畸形果发生。

3.4.6 病虫害防治 为害草莓的病虫害主要有蛴螬、灰霉病、蚜虫、叶螨等。灰霉病为害果实最为严重,低温高湿是发生灰老病的主要环境因素,所以要尽量降低栽培地的空气湿度。药剂防治可采用金莲多菌灵、托布津、速克灵等杀菌剂交替使用,见发病的叶、果立即摘除带出田间销毁。

[1]董清华,朱德兴. 草莓栽培技术问答[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48-69.

[2]马鸿翔,段辛楣. 南方草莓优质栽培技术[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56-72.

[3]孟新法,陈端生,王坤范. 草莓设施栽培技术问答[M].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112-114.

[4]谷 军,雷家军. 草莓栽培实用技术[M].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 135-144.

[5]王亚平,贺义敏,胡 霞,等. 寒地日光温室草莓促成栽培技术[J]. 山西农业,2001,(4):39-44.

S668.4

A

1006-060X(2010)10-0026-03

2010-04-20

舒建钢(1964-),男,四川成都市人,农艺师,主要从事蔬菜栽培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母株花芽分化草莓
11个葡萄品种在乐山地区的花芽分化规律
葡萄花芽分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2种萝卜母株处理方法对萝卜大株采种的影响
草莓
水平压条繁育苹果自根砧苗木技术要点(一)*
广宁红花油茶花芽分化特征(内文第51~54页)图版
五味子花芽分化临界期不同枝类的光合特性研究
美丽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