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稻纵卷叶螟及水稻螟虫防治技术指导

2010-08-15江西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水稻专家

湖北植保 2010年4期
关键词:威远螟虫二化螟

江西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水稻专家 高 峻

湖北监利县高级农艺师 刘孔清

河北威远生化市场部、技术推广部

一、稻纵卷叶虫是为害水稻的一种重要害虫,近年来在我国水稻上危害日益加重,对水稻产量构成了严重威胁。

(一)为害状:稻纵卷叶螟主要危害水稻。以幼虫吐丝纵卷叶片结成虫苞,幼虫躲在苞内取食上表皮及叶肉组织,留下表皮,造成白叶。受害重的稻田一片枯白,使千粒重降低,瘪谷率增加,导致严重减产。

据调查统计,少数不用药或用药不及时水稻田块严重的白叶率达 75%以上,产量损失 20%~30%。但一般选用合适药剂并及时防治的水稻田块,白叶率控制在 2%~5%左右。

(二)发生特点:

1、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

稻纵卷叶螟为远距离迁飞性害虫,自北而南一年发生 1~11代。如河北、山东北部为 2~3代 ;河南信阳、长江中下游如湖北、安徽、江苏、上海及浙江北部为 4~5代;湖南、江西、浙江南部为 5~6代;福建、广东、广西为 6~7代;海南省的陵水县为 10~11代。主要危害水稻及潮湿地区的禾本科杂草。适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稻纵的发生。

2、稻纵卷叶螟在未来几年的发生趋势

农业部预测:稻纵卷叶螟自 2003年稻纵卷叶螟在全国性爆发以来,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年发生面积 3亿亩次以上。表现为:

(1)峰次增加,主迁峰增加;(2)发生范围扩大,面积增加;(3)田间世代重叠严重,危害时间长;(4)江南、长江中下游、西南东北部连年重发。

(三)防治方法:

(1)选用抗(耐)虫水稻品种,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使水稻生长发育健壮,防止前期猛发旺长,以减轻受害(2)人工释放赤眼蜂。在稻纵卷叶螟产卵始盛期至高峰期,分期分批放蜂,每 667m2每次放 3~4万头,隔 3d 1次,连续放蜂3次。(3)根据稻纵卷叶螟发生严重程度,每 667m2用威远生化 1.8%阿维菌素乳油(蓝锐或营利)70~100mL或 2.3%甲维盐乳油(鸿甲)50~70mL或 4%阿维菌素乳油(4A)50~70mL或 1.0%甲维盐乳油(禾安)100~140mL或 5%甲维盐乳油(喜粒)20~25g,对水 20~30kg(视水稻生长情况和虫情酌情增加用水量)喷施;;(4)尽量选择用弥雾效果好的喷雾器细雾均匀喷施,最好选择在上午 9点前、下午 4点后喷雾:由于气温高,药液喷到作物上挥发相对就快,躲过高温的中午用药就能使药液更好的渗入,使作物更充沛吸收药液,提高防效。

二、水稻螟虫农民俗称“钻心虫”,是水稻上主要害虫,常年发生较重,由于其幼虫钻入稻茎内为害,所以很难防治,严重威胁水稻生产。

(一)发生特点

水稻螟虫分为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湖北省以二化螟发生为主,常年大发生或中等偏重发生,所以药剂防治时间以二化螟幼虫孵化盛期为主,兼治三化螟和大螟。大螟以靠近田边 5~6行稻株虫口较多,危害较大,田中央较轻;三化螟发生时间略迟于二化螟。

二化螟在湖北省近年来发生数量呈明显上升的态势,1年发生 3代,多以 4~6龄幼虫在稻桩及菰、田边杂草中滞育越冬,冬季低温对其影响不大。气温在 15℃~16℃开始活动、羽化,4月下旬至 5月上旬第 1代幼虫开始为害早稻及早播中稻。由于越冬环境复杂,越冬幼虫化蛹、羽化时间极不整齐,所以各代发生期拉得较长,造成世代重叠现象,增加了药物防治的难度和次数。

纯单季稻地区,因春耕灌水晚,多数越冬幼虫均能化蛹、羽化,第 1代发生量大。纯双季稻区为“二代多发型”。单、双季稻混栽区为“三代多发型”,尤其是晚稻后期气候温暖时,第 3代的危害往往较严重。夏季温度过高对二化螟发生不利。水稻分蘖期、孕穗期和破口期是蚁螟易侵入的时期,湖北属单双季稻混栽区,且中稻播种期拉的长,二化螟的食料条件好,所以各代二化螟常大发生。根据湖北省植保总站预报:江汉平原 2010年二化螟为大发生年。据预报:监利县2010年第1代二化螟卵孵期为 5月 5~23日,为害早稻和早播中稻成枯鞘或枯心团;第 2代发生期一般为 7月上中旬,为害中稻成枯孕穗或白穗;第 3代发生期为 8月下旬至 9月上旬,集中为害晚稻成枯孕穗和白穗。

(二)防治方法:

1、灌水灭蛹:冬闲田 3月底以前翻耕灌水灭蛹,可显著降低越冬虫口基数,减轻第1代发生量。

2、物理防治:田间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或性诱性诱蛾杀虫,可减少田间落卵量。

3、化学防治:这是目前防治二化螟最重要的措施。2010年第 1代二化螟为大发生,所有早稻田及早播中稻大田 5月8~10日打第 1遍药,半月后打好第 2遍药。根据 2009年防效试验结果,选用威远生化“喆燕”667m2用量 100mL对水30kg喷雾,或选用威远生化“兑兑清“667m2用量 100m L对水 30kg喷雾,防效较好,该两种药对大龄二化螟有特效,死虫快,持效期长。中、晚稻上防治螟虫,因稻株较高,株叶群体大,所以一定要喷足水量 ,田间保水 5~7d,才能提高防效。

猜你喜欢

威远螟虫二化螟
不同形态指标用于二化螟幼虫龄期划分的研究
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水稻螟虫为害烈多措并举防效好
宁南县桑螟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措施
桑树螟虫性诱绿色防控技术
路过威远桥
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二化螟的影响
水稻螟虫防治与思考
省农委召开水稻二化螟航化放蜂防治技术现场培训会
威远农商银行:打造金融服务示范区 构建创业融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