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的理念与教育

2010-08-15王伶俐叶松庆

巢湖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道德观发展教育

王伶俐 叶松庆

(安徽师范大学青少年研究所,安徽 芜湖 241000)

当代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的理念与教育

王伶俐 叶松庆

(安徽师范大学青少年研究所,安徽 芜湖 241000)

通过对安徽省未成年人的观念和行为表现的调查研究,认为未成年人道德观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矛盾性。针对此情况,提出了加强未成年人道德观教育引导的理念和策略,主要是在未成年人道德观建设中以人为本,注重道德规范教育,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采取一定的措施,提升未成年人的道德素质。

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理念;教育

引言

为了解安徽省未成年人道德观状况,2008年5-12月“当代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课题组在安徽省开展了问卷调查,根据所得信息对安徽省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对未成年人道德观进行教育引导提出理念与策略。

调查样本取自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宣城、黄山、池州、巢湖、滁州、六安、淮南、淮北、蚌埠、阜阳、宿州、亳州等17个城市(含农村)。发放调查问卷3050份,收回有效问卷2875份,有效率为94.27%。其中男性1290份,占44.87%,女性1585份,占55.13%;城市1215份,占42.26%,农村1660份,占57.74%;省示范中学901份,占31.34%,一般中学1974份,占68.66%。

研究以社会调查为主,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法交叉进行。调查问卷涉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人生、家庭、劳动、现代、体育、科技、学习、社交等方面。全方位地对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个案访谈与座谈会材料的分析,能够反映出现阶段安徽省未成年人的道德观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

1 当代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的现状

尽管在当前多样、开放的社会环境下,未成年人道德观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很难用简单的词汇来描述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状况。当代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既有许多新的令人欣喜的变化,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1 未成年人依然保持较高的爱国热情

爱国主义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当看到升国旗或听到奏国歌时的心态。[1]当未成年人看到升国旗或听到奏国歌时,感到 “非常激动”的占39.96%,感到“比较激动”的占28.56%,感到“激动”的占24.42%,可见绝大数未成年人对祖国充满激情。也有少部分的未成年人表现出“不激动”(4.90%)或“无动于衷”(2.16%)。当我们在进行个别访谈中问及原因时,得到的回答是,没有流行歌曲好听,而且国歌从开始上学就听,已经习惯了。虽然如此,他们却一致的表达他们虽不喜欢听国歌但还是非常爱国的。这一项调查中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学的德育存在不到位的情况或存在方式方法上的问题。

1.2 未成年人在基础道德素质方面表现出较高的道德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较好的道德行为

调查显示,未成年人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较高认同相适应,未成年人对传统美德也表现出较好地遵从。未成年人在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上,表现出对父母和师长较好地遵从。比如对于“你知道父亲、母亲的生日吗”一问,选择“知道”的占73.77%,选择“不知道”的26.23%。“在家里你经常帮助你妈妈做家务事吗”一问,选择“经常做”的占 70.92%,“基本不做”19.48%,“爸妈不让做”的占5.57%,而选择“根本不做”和“自己不愿做”分别占1.39%和2.64%。“见到老师喊‘老师好’”一问,选择“经常喊”的44.63%,“有时喊”的 50.26%,“不喊”和“不想喊”的分别占3.20%和1.91%。未成年人在总体上能够按照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行现实道德活动。

为了解未成年人在一些基础道德方面的行为表现,本次调查还设计了一些道德情境,让未成年人选择。

对“在公共汽车上看见老、弱、病、残或孕妇!你让座吗”一问,选择“让”的占83.20%,选择“不让”的占2.09%,“不想让”的有1.29%,“想让又怕人家笑话”的占12.42%,“我家里人不给让”的占1.00%,尽管大多数未成年人选择主动让座!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选择采取观望态度,心理充满矛盾与犹豫。

对“当在路上捡到50元钱的时候,你会怎样处理”一问,选择交给老师的占37.77%,“交给警察”的占24.03%,“等候失主”的占16.35%,“暗自窃喜,放进自己的口袋”的占9.18%,“不知道怎么办”的占12.66%。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也是现代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未成年人在这个问题的选择上,出现矛盾心理,说明未成年人在对待他人财产的观念上还缺乏明确的是非界限。

1.3 网络作为科技的新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即为未成年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丰富的网上信息为未成年人学习、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他们凭借互联网足不出户就可及时浏览信息,但网络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不良的影响。调查显示,未成年人在“上网情况”这一问中,选择“经常”的占10.12%,选择“不经常”的占26.09%,选择“很少”的占33.50%,选择“从不”的占30.30%,这其中有农村的未成年人因条件限制,不经常或从不上网。

在“你玩手机游戏吗”这一问中选择“经常玩”的有 8.38%,“有时玩”占 50.92%,“不玩”占22.82%,“不感兴趣”的有16.83%。在这项调查中,约59.3%的未成年人使用现代通信工具,反映了当代未成年人对于新鲜事物的把握和对流行趋势的追求。但我们考查的对象是中学里的未成年人,他们当然应以学习为重。同时,伴随着高科技的快速发展,“短信文化”成为校园文化中一个崭新的触角,也带来了未成年人道德观教育教育中应正视和正确解决的一个问题。

1.4 多数学生关注社会,但多元价值观倾向以及较浓厚的功利思想值得重视

在回答你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怎么理解时,“赞成”的有12.94%,“不赞成”的29.53%,“既不赞成也不反对”占38.23%,“反对”的只有11.83%“无所谓”与“不知道”分别占4.49%和2.99%。这种把“利己”思想摆在前面的人生价值观不能不让我们感到担忧。“学习目的”这一问中,“为自己”的占 55.90%,“学习知识”占60%,“学习本领”占 48.07%,“为上大学打基础”占38.16%,“将来干大事”的有27.86%,“为父母”是 34.99%,而“为祖国”与“为社会”却排在了后面,分别占27.13%与26.75%。未成年人的人生价值观明显呈多元化趋势,务实及功利化倾向开始在他们身上显现,他们年纪虽小,但在其心中“利己”已摆到同“利公”同等的认识位置上,20年前几乎趋于同一的“公而忘私”观念,在今天的未成年人身上几乎难以看到,这与当前的市场经济和社会大环境影响以及学校教育不无关系。

1.5 缺乏吃苦精神,劳动意识差

不愿做家务,参加劳动态度懒散。在调查中“你爱劳动吗”一问中,选择“爱”占70.37%,“不爱”占11.20%,“无所谓”占17.60%,“不知道什么叫劳动”竟占0.83%。在“是否独立完成作业”一问中,“独立”占55.41%,“和同学讨论完成”占32.21%,“抄同学作业”占5.84%,“不想做”有6.54%,表明部分未成年人在学习中怕动脑怕吃苦,存在抄袭作业的情况。

1.6 现代社会人际关系交往的途径、渠道已多样化,现实生活中交友、网络交友、虚拟交友等交往方式已弥散于各个人群。[2]未成年人把有知心朋友作为自己人生最大的幸福。[3]

在“你最喜欢什么样的交友方式”这一问中,“网络交友”占6.82%,“现实生活中交友”占92.70%,显示当代未成年人交友方式的多样化。在“你觉得有好朋友好不好”这项调查中,认为“好”占 93.67%,认为“不好”占 1.95%,感到“无所谓”占 2,92%,选择“不知道”有 1.46%,表明当代未成年人比较珍惜友谊。

1.7 家庭、学校与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道德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调查中发现,父母对未成年人道德观的影响最大。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父母在对子女的关怀与教育中与子女逐步形成的血缘伦理亲情关系是一般教育者难以达到的。在回答“对自己道德观影响最大的人”时,未成年人选择“父亲”达到27.06%,选择 “母亲”达到20.87%。67.79%,同时,67.79%的未成年人认为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很大。

学校的老师既是他们的长者,又是他们的领路人在他们心目中有相当高的威信,但调查中发现听老师话的却很少,有4.80%选任课老师,4.03%的选班主任,还有3.86%选校长。这其中之由耐人寻味。

社会大环境复杂而多样化,未成年人还不能正确的区分各种是非,只要他们感兴趣就去做,单纯的喜欢某些不重要的个性特点,盲目的崇拜,模仿他们的偶像。例如歌星,影视明星,体育明星等等。

2 当代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的理念

道德观素质是民族的活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水平的最主要的标志。未成年人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未成年人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积极推进未成年人道德观教育,构建和谐社会中未成年人道德观教育的新理念。

2.1 道德观建设中以未成年人为本的理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点化和润泽生命使教育之核心,是教育之本”。[4]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追求和伟大实践触动并更新着人们的观念意识,反映在道德观教育上,必然要求在道德观教育内容、方法等方面做出新的改变。教育者应结合学校道德观教育过程,以未成年人为本,发挥其特有的功能,重新审视和改进道德观教育内容与方式。未成年人道德观教育的重点是帮助未成年人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价值观念,形成自己的道德观观念。在道德观建设中应从未成年人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出发,倡导教育机构和促进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的新型关系,主张未成年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吸收社会发展的积极有效资源,倡导双向互动式的道德观建设方式,让未成年人在一种既有权威又存在平等吸纳的双向互动沟通的方式中积极健康的成长。在道德观教育中认真落实和实施未成年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使之真正落到实处。

2.2 未成年人道德观教育之根本是注重良心教育

讲良心是我国传统道德观教育的重要方面。现在大家都很重视未成年人道德观教育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讲良心就是一个值得弘扬的优良传统。多年来我国的未成年人道德观教育,积累了许多有效的经验,但也有一些缺陷,如重视外在的道德规范的训导和灌输却忽视了心灵的内化,重视“毫不利己,专门为人”等高尚情操的倡导却忽视了根基的养成,结果是高尚情操因根基不牢而难以达到,根基的良心又因缺少守护而失落,出现了高不成底缺失的“两头打塌”。因此,加强未成年人道德观建设,实在有必要加上良心这一课,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都有必要注入讲良心的要求和内容,引导未成年人从小守护自己的良心。我们的道德观教育工作者,更要十分重视未成年人心灵的净化,使其从小养成仁爱心、责任心、同情心、羞耻心,在“四心”的根基上学会做人,进而从做一个有良心的人提升到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3 学校教育紧跟时代,将信息技术方法引人道德观教育,创新道德观教育的网络载体

道德观教育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当未成年人的生活因社会信息化而被改变时,未成年人的道德观教育也应与时俱进,主动吸纳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新成果,积极构建适应信息社会条件的道德观教育信息化体系,不断提高道德观教育的科技含量,加速实现现代化。传统道德观教育呈现教育信息的主要方式是语词,如课堂讲授、报告演讲和书本,比较忽视未成年人用视觉模式来加工材料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学习的潜能。近些年来,许多道德观教育工作者倡导和主张通过语词和画面为受教育者呈现可供学习和选择接受的材料,尝试运用多媒体技术,在道德观教育中取得了积极效果,从而提高道德观教育的有效性。当前,学校要根据“积极发展,充分运用,加强管理,趋利避害”的原则,积极推进道德观教育进网络工程,充分发挥网络载体的道德观教育功能。提高道德观教育工作者的网络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以适应道德观教育进网络的需要。

3 当代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的教育策略

3.1 高度重视未成年人道德观建设,加强未成年人的爱国主义教育

要坚持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树立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要使未成年人的道德观素质得到提高,使爱国主义情感内化并逐步转化为个体道德观素质,使未成年人的道德观素质在自然的基础上不断提升。

3.2 加强未成年人道德观建设,切实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她具有全面性、渗透性、灵活性、权威性、针对性和长期性,能够全方位的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家长自身的品行修养要端正,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家长的言行举止无不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家庭的人际关系要和谐,家庭的氛围也对未成年人心灵起着净化陶冶的作用。因此,家长要处处为子女作出表率。

3.3 改革学校道德观教育现状,创新教育方式,以适应未成年人的需要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少部分未成年人的思想比较固执,具有逆反心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使他们反感。我们发现,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最感兴趣。因此,我们认为学校应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活动的真实情景下去体验、学习、思考和领悟。从而形成我们期望的良好的道德观素质。按照未成年人的特点进行思想教育,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在民主、平等和双向互动的气氛中增强思想教育效果,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才能取得实效。

3.4 注重对未成年人日常行为道德的培养

从调查情况来看,未成年人的道德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使部分未成年人的日常道德观行为表现方面不太好,甚至不好,比如公交让座、拾金不昧等等。这说明未成年人道德观建设的重点也应在日常行为方面,应从未成年人日常生活的具体表现做起,通过日常生活行为来培养和提升未成年人的道德观素质。

3.5 利用网络加强未成年人的道德观教育

丰富的网上信息为未成年人学习、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向广大的未成年人展现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的学习世界,为任何愿意获取知识的未成年人提供了学习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凭借电脑和互联网,足不出户就可及时浏览信息,快捷地查阅资料,了解和掌握多层面的知识。网络促进了未成年人个性的发展,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激活他们的创新意识。但网上大量不健康的东西势必影响未成年人,因此,我们要具有未成年人正确利用网络,制定必要的措施限制未成年人的上网。

3.6 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健全全社会共同关心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的长效机制[5]

未成年人道德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积极拓展未成年人道德观建设渠道,整合道德观建设资源,建立健全未成年人道德观建设的长效机制。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未成年人道德观方面的制约发展机制在有些方面显得过于严厉,而在另外的许多方面,又显得十分放任,需要有一个宽严适度的相互制约的稳定机制。建立健全全社会共同关心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的长效机制显得十分重要,根据未成年人道德观成长和发展的理论,切实为未成年人成长和道德观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1]叶松庆.当代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基本现状与原因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7,8:36-38.

[2]叶松庆.当代青少年社会公德的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向[J].青年研究,2008,12:28-34.

[3]叶松庆.当代未成年人价值观的演变与教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4]冯建军,朱小曼.小学教育——为生命教育奠基[J].明日教育论坛,2000,(7):15-17.

[5]佘双好.青少年道德观现状及建设措施研究[J].理论月刊,2007,11:10-11.

THE CONTEMPORARY MINORS MORALITY OF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EDUCATION

WANG Ling-li YE Song-qing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Young Institute,Wuhu 241000,China)

Anhui minors ethics and the behavior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that the morality health of the mainstream is positive,but there are also the unevenness of development and contradictions.For this situation,it proposes strengthening the morality of education and guidance of the concepts and strategies,mainly in the morality construction of a minor-oriented,pay attention to ethics education,full use of modern means,to take certain measures to enhance minors'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ies.

minors; morality; development concept; Education

G412

A

1672-2868(2010)02-0126-05

2009-10-2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YJA880001);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7-2008 年度项目(项目编号:AHSK07-08D80)。

王伶俐(1983-),女,安徽固镇人。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宏 彬

猜你喜欢

道德观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魔鬼的门徒》的宗教伦理与道德观照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研究
从传统学术道德观反思当今学术道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