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主革命时期张闻天的民生思想

2010-08-15郑浈

关键词:张闻天群众思想

郑浈

民主革命时期张闻天的民生思想

郑浈

民生问题一直都是党和国家密切关注的问题,通过对民主革命时期张闻天民生思想的阐述,归纳总结了其群众思想、教育思想及农业经济思想,并且对现实情况进行反思,张闻天的民生思想对当代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民生思想;张闻天;当代启示

民生,是人的全部生存权和普遍发展权,是与实现人的生存权利有关的全部需求和与实现人的发展权利有关的普遍需求,是党和政府施政的最高准则。张闻天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无论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都在关注民生问题。本文主要从群众思想、教育思想以及农业经济思想三个方面阐述了张闻天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民生思想。

一、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切为了群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路线是党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之一。张闻天作为党的重要领导人,他的群众思想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已经有深刻的体现。

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群众是党的力量来源。张闻天在1933年《学习领导群众的艺术》一文中指出:“在任何情况下,党决不能脱离群众,党必须同群众在一起,依靠在群众的身上,去完成党所提出的正确任务。”[1]3741938年4月,他在《论青年的修养》中提到:“要实现革命的理想,一定要依靠于一定的社会力量,这社会力量就是千千万万的群众。历史上的伟人,固然在创造人类历史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如果没有群众的拥护与行动,任何推动历史前进的理想都是不可能实现的。”[2]405

一切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张闻天认为,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党的政策违背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就必须做出修改,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1933年7月,张闻天在《学习领导群众的艺术》中提出:“把我们的总的口号与路线同群众这些日常的甚至细小的生活问题密切联系起来。”[1]383张闻天还强调青年应该到群众中去,“要时时刻刻去为群众服务,处处能够为他们谋利益,为他们的利益牺牲自己的一切。”[2]4061938年7月,在《论待人接物问题》一文中,张闻天倡导:“我们在群众中,要能‘以身作则’,要善于体贴群众,顾虑群众的利益,顾虑群众的困难。”[2]443同时,在工作中,张闻天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本着向农民学习的态度,到农村进行调查研究,鼓励工作人员和青年到基层去了解群众生活,解决群众困难。

关注群众的民主权利,反对官僚主义。是否享有民主权利,是一个社会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民生的重要问题。青年时期的张闻天就开始关组群众的民主权利,1919年在《社会问题》中已经主张要实行普选,选举真正代表人民说话的人;遇到重大问题,大家应公开讨论发表国民主张。参加革命工作后,张闻天不但自己事事做到坚持民主,而且依然关注群众的民主生活与权利。1934年4月张闻天在《区苏维埃怎样工作?》一文中强调,“工作人员要到基层倾听每一个同志的意见,吸收许多代表和群众中的积极分子参加各方面的工作。”[1]485他反对官僚主义作风,反对一些干部对群众命令式的领导和强迫,认为“在群众工作中的命令主义,结果没有不遭受失败的。群众在某种压力之下,可能勉强服从,然而一切不根据群众自觉服从,违反了他们意志的服从,最后必然引起他们反抗并推翻那些压迫者或命令主义者。只有群众自觉地自愿的服从,才能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力量到最高限度,来实现我们远大的理想。”[3]181-1821940年,张闻天在《更多的关心群众的切身问题》一文中指出:“党必须大胆的发展党内与群众中的民主作风,建立各种组织的民主制度,发扬党内外的自我批评,以揭发与清除各种组织内所存在的这些违反群众利益的严重现象。”[3]262

二、提倡教育,注重提高群众的素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民生之基,是关系到国家富强的大计。在战争年代,教育的社会价值不可忽视,张闻天的教育思想正是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与探索中逐渐形成的,并独具特色。

张闻天十分注重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工作。1933年9月9日他在《论苏维埃政权下的文化教育政策》中详细论述了儿童义务教育和成人社会教育、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问题,以及尊重教师,优待小学教师等内容,强调“经过义务教育与社会教育,是每个苏维埃的公民受到苏维埃的必要的教育,这是我们苏维埃政权的基本政纲之一。”[1]4061937年他又强调在苏区工作中需要十倍的努力完成的任务之一就是加强文化教育,并将这项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同年9月,在中央召集的一次会议上,张闻天指出:“立刻实现财政、经济、土地、劳动、文化、教育的新政策,巩固国防,改善民生。”[3]154

张闻天认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必须是民族、民主、科学、大众的,主张文化是代表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的,大众的、平民的,主张文化为大众所有,主张文化普及于大众而又高于大众。他指出,文化运动史当对外宣传的有力武器,而“参加国民教育,发展国民教育,这是文化运动最基层的工作。”[3]308同时,他还注重知识分子的作用及文艺工作者与群众之间的联系,主张文艺作品要切合群众生活。1940年9月他指出:“各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工作,不论是消除文盲工作,学校教育工作,报纸刊物工作,文学艺术工作,除党报与党校外,均应与一切不反共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及小资产阶级分子联合去做。”[3]288

三、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吃饱穿暖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也是解决好民生问题的基本所在。张闻天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始终提倡要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在这方面,他的主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关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张闻天认为,不论是土地改革的时期,还是在土地改革后农民有了土地、牲口、农具、粮食和衣服,有了必需的生产手段,党的基本任务都是“提高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生活。”[3]376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形势,通过对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分析,张闻天提出了相应农村政策,以确保农民的土地分配。没收地主财产,积极争取中农。对农村工作中出现的过“左”行为要及时纠正,保护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富农的利益,以维护统一战线。注重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竞赛,提高生产效率,鼓励进行商品流通与交换,保证农民的生活必需品。土地改革后,张闻天认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是积极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他提出:“为了充分发展生产,提高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生活,今后必须大大提倡在农民个体私有经济基础上,组织互助合作的劳动。”面对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中出现的新形势,他指出:“继续采取具体办法,尤其是发展供销合作社与劳动互助等办法,以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力,改善大多数农民的生活,为农村集体化准备有利条件。”[3]448张闻天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农村经济发展思想,无论对过去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民生活的改善,还是当今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二,注重多种所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作用。我们知道,在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其他所有制经济,才能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苏区工作期间,张闻天就已经提出要利用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张,他说:“资本主义经济在苏维埃政权下的部分发展,并不是可怕的。”认为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目前不但对苏维埃政权不是可怕的,而且对苏维埃政权是有利的。”[1]P343解放战争特别是在东北工作时期,张闻天对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等五种经济成分作了深入分析,正确的认识到这五种经济的性质、地位、发展方向及其相互关系。他指出:“以发展国营经济为主体,普遍发展并紧紧地依靠群众的合作社经济,扶助与改造小商品经济,容许与鼓励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尤其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防止与反对商品的资本主义经济所固有的投机性与破坏性,禁止与打击一切有害国计民生的投机操纵的经营。这条路线是物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中所必须力争其实现的。”[3]416

其三,关于城市与乡村互助合作的思想。1919年,张闻天在《社会问题》一文中就已提到:“农工互助联合,渐废城与乡的区别。对于全国国民,用同等的平均分配。”[1]9虽然青年时期的张闻天在阐述城乡问题中还存在局限性,但他已经认识到城乡差别,并要求改变城乡差距。建国前夕,针对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的实际情况,张闻天对城市地位做了新的分析,他认为,在过去提倡“城市为乡村服务”,现在要增加一条:“乡村也要为城市服务”,提出:“农村供给城市粮食、原料,城市在经济文化上帮助农民,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式互助合作的关系。”[3]389

四、张闻天民生思想的当代启示

第一,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长期以来,我们党十分重视人民的主人翁地位,注重与群众的联系,不断采取各项政策以保障人民的权利,为人民谋福利。但是,仍然有一些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在工作中不知民心,不察民情,不搞调查,不关心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搞官僚主义。近年来,“仇官”现象也崭露头角,引发了人民对一些领导干部的质疑,对党员素质的质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人民对党的信任和肯定。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我们党都必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同时还必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第二,教育是摆脱愚昧无知的基本途径,一个国家人民的受教育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未来发展。张闻天十分注重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工作,他的教育思想包括了义务教育,普及教育及文化教育等方面,对当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可以说中国基本上做到了教育的普及,义务教育的范围不断扩大,但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学校教育仍然存在不能很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学生普遍重实践而轻理论等等。民主革命时期,张闻天的教育思想不仅强调理论学习,而且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提高人民的业务及技能水平,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三,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公平分配。城乡差距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农村在城市化过程中作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当城市日益发展,城镇人民日益富足的时候,农村人口却面临贫穷落后的境地,农村殷切希望能得到发展与实现富裕。民主革命时期,张闻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并提出实现城市与乡村实现互助合作关系的思想。当今,面对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党和政府聚焦三农问题,进行新农村建设,保障农民的权利,努力做到解决农民最关心、最基本的问题。

纵观全文,民主革命时期,张闻天对民生问题就十分关注,他的群众思想、教育思想以及经济思想,都是本着为民服务,解决人民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保障人民生活与生存、发展的权利,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张闻天文集:第1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

[2]张闻天文集:第2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

[3]张闻天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D2-0

A

1673-1999(2010)24-0014-03

郑浈(1986-),女,福建三明人,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007)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0-10-06

猜你喜欢

张闻天群众思想
张闻天《神府调查经验谈》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多让群众咧嘴笑
从生活小事看张闻天廉政大情怀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