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科学发展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2010-08-15刘凯文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党员队伍着力党组织

刘凯文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天津 300170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新的举措。特别是在如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提出了着力抓好组织建设,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的覆盖面;着力抓好班子,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着力抓好队伍,切实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着力抓好载体,不断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内在活力;着力抓好统筹,构建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着力抓好保障,努力形成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合力的新要求,明确了我们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用力方向。

党中央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关键时刻,对党的建设作出重大部署,使全党对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紧迫性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在学习理解《决定》的各项任务中,可以清晰的感触到,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重在加强和改进。这是因为如全会所指出的,“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从基层的党建实践来看,“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乃是目前部分基层党组织表现最为突出,对党的战斗力影响最大的问题。因此,党的基层组织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切实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增强支部的生机活力,主动负责的开展工作;如何激发党员的政治热情,“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是我们在基层党建实践中,要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一要求,提纲挈领,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也是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的根本出路。只有深刻理解和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才能抓住“加强和改进”的关键,使党的基层组织担负起“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推进科学发展观在基层的学习贯彻,抓住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放松,以党的先进性、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稳定。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基层党建的观念。

《决定》以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为抓手,对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特别强调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不断发展的形势,不断深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全党必须不断学习,善于学习,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是基层党组织的首要任务。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要深刻认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从基层党建的实际出发,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关键点,夯实推进科学发展的组织基础。特别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基层党建工作中“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观念,树立基层党建工作必须服从于服务于科学发展这个大局的观念;党组织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必须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完善的观念;基层党的活动要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的观念;党的活动内容要统筹兼顾,由强调共性向既注重共性又尊重个性转变的观念;党的基层组织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党内关怀的观念。按照“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要求,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不放松,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创新党建活动的方式和载体,使基层党建工作与时俱进,和当今全党、全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步伐相合拍。

二、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增强基层党建的实效。

《决定》特别强调要从提高党员素质入手,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党员是党组织的主体,是党的各项决策部署能否贯彻落实的最终决定因素。因此,党员的主体作用能否得到有效发挥,决定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强弱。这就要求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要把广大党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教育引导党员学习好、领会好科学发展观,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发展、促和谐的实际行动。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提高素质提升能力。要发展党内民主,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实行党务公开,落实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关键,是要激发和强化党员的责任感、光荣感和使命感,使党员保持高昂的政治热情和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从而使党员的主体意识更加自觉,自我要求更加明确,真正把自己区别于普通群众,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中当好表率。通过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推进基层党的工作更加富有活力,更加及时有效。

三、认真落实长效机制,强化基层党建的基础。

长效机制的基础是制度,制度建设是推动基层党建的重要保证,这次全会通过的《决定》,就是带有制度性的原则措施。贯彻《决定》要求,就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的制度体系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基层党建工作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各个方面,从制度上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力保障。因此,要在贯彻《决定》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以扩大基层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为目标,大胆探索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和活动方式;在坚持“三会一课”等党内基本活动形式的同时,改进活动的内容,使之更加生动活泼;结合本单位的改革发展,创新基层党组织的活动载体,把党的活动放在更大的背景下和开放互动的环境中,以增强基层党的工作的活力;建立保障措施和党内关怀制度,以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和困难党员的实际问题,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要通过狠抓落实,改变长效机制不长效的状况,建立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责任制,促使基层党组织认识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以增强抓党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理论武装和提高水平结合起来,定期培训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增强其自主工作,开拓创新的能力;深入分析基层党建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基层党建工作的新经验新做法,着力以组织制度的创新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使基层党建的工作基础更加牢固,承担起固本强基,维护党的执政基础的任务。

四、紧密围绕中心工作,发挥基层党建的作用

《决定》特别强调基层党组织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推动发展,促进和谐。这些要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推动科学发展就是基层党的工作的中心和大局,党的基层组织必须把全部精力放在围绕发展开展工作上来。要找准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的结合点,以推动科学发展为目标,搭建党建工作的新平台。要善于运用党的组织资源,统筹基层党组织的各项活动,集中党员的聪明才智,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破解改革发展中的问题。基层党组织要有所作为,还必须找准发挥作用的途径,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具体讲,就是要在推动本单位的科学发展和促进和谐稳定方面,做到“三个主动,四个能够”。“三个主动”即:主动把党员的思想统一到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单位上来;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理顺关系,提升人气,调动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上来;主动把党组织的资源优势运用到提高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加强职工队伍的团结力,增强单位的竞争力上来。“四个能够”即:在事关生存发展的大事上能够超前介入参与决策;在内部机制的转换中能够把握节奏明确导向;在加快发展的关节点上能够聚集力量攻坚克难;在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中能够统筹兼顾凝聚人心,为本单位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保驾护航。

总之,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决定》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我们各级党组织必须在实践中着力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提高认识,增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自觉性,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总结,以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性,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承担起党所赋予的光荣使命!

猜你喜欢

党员队伍着力党组织
信息化背景下国有企业党员队伍建设探究
清华党组织公开
关于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有效性的思考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四个着力”让人大履职更出彩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坚持“三个从严” 落实“三个着力”
坚持“四个着力”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坚持标本兼治 纯洁党员队伍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