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职英语分层教学——以巴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0-08-15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因材施教分层

陈 静

天津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天津300387;新疆巴音职业技术学院,乌鲁木齐 841100

一、分层原因

巴音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来自巴州、南疆各地,由于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师资、环境、设备条件、观念以及个人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而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性,难以适应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一刀切、一块来、齐步走”的教学模式,造成优秀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差下生“吃不了”。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不扎实,而通过三年的大专学习,他们必须拿到英语B级证书,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个老大难问题,英语B级考试是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试卷,以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对所学内容掌握程度的高低,从一定角度讲,这种考试方式是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手段,学生在教学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便会产生愉悦感,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强化求知欲。

教师在教学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很难兼顾周全。实际情况是,部分教师以较高水平学生为基础,在教学活动用英语为口语授课,结果多数水平不够好的学生无法听懂而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失去了提高机会。而如果为照顾基础较差的学生改用汉语讲课,又会使较好水平的学生失去交际机会。这样处于两难境地,教师往往难以取舍。教学重点往往很难兼顾两极的学生。因此,结合我院实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编班,分级管理,分类教学,分别指导,适得其所,各取所需,学有所获。并鼓励学生从低层次向较高目标前进,从而最终达到乐学善教的目标和任务。各自尝到不同阶段不同水平成功的快乐。我校的学生大部分英语基础很差,因而有的学生不愿意学英语,丧失了学习信心,诚然他们有上进心,也有自尊心,渴望受到尊重获得成功,这是学生的基本心理要求。实践证明,尊重是前提,激励成功则是关键,据此,我们应变强制教学为激励教学,用符合教育规律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方法,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因材施教理论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能各因其材,因势利导,使“弟子三千,其贤七十二”。孔子承认学生在个性与才能上的差异,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注重补偏救弊,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条件,不同认知水平而采取的不同教学内容和方法,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材”,根据“材”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使“材”各得其所,各随其志。因材施教不是简单的把学生分成优劣,而是重视每个学生的优势和劣势,最大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优势。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模式中要想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教学是不可能的,因为个体与个体间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因材施教是教师贯彻的教学原则之一,教学绝不仅仅是教师在教,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学效果的好坏最终体现在学生学的知识方面,而学生英语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性格不同、需求不同、学习的效果也会不同;同样的学习内容,不同学情的人学习起来肯定会有快有慢、有先有后,这是客观事实。要求学生“齐步走”显然是脱离实际的,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使优生不能发挥最大潜能,而差生则有望洋兴叹之感,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而分层教学把某方面类似的学生划归到一个层次,既兼顾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又能把因材施教提高到一个可操作的水平,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教学过程最优化

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以系统方法论为基础,综合研究了教学论的各种观点,提出了教学最优化理论。“最优化”这一术语是指“从一定标准来看是最好的意思”所谓教学最优化是指所选择的教学教育过程的方法,可以使师生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而收到最佳效果。教学过程最优化要通过效果和时间这两个标准来评价。关于效果的标准有三层意思:1、评价效果要全面,要从教养、教育和发展三方面衡量,而不是单从学习成绩来衡量;2、评价效果要以国家提出的任务为依据,如以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为依据评价学习效果;3、评价效果要看具体条件和实际可能,即要按照每个学校、班、教师、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差生达到“及格”就应看做最优化,而优生取得“良”的成绩则不能认为是最优。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是一种教学方法论和思想策略,可以让教学花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且,最优化的结果要根据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个教师的具体条件和实际可能进行评价。分层教学正是对这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最优化理论的具体而有效的实践验证。

三、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我校于2006年9月对2005级高职生进行英语分层,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英语基础不等的因素,使分层教学变成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学生分层,教学分层和评价分层。

(一)学生分层

9月份开学之初,由教务处组织对2005级高职生进行一次英语摸底考试,对学生成绩加以分析并综合其他能力,确定该生所在的层次,打破专业限制进行全校班际分层,根据教学大纲把学生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A层的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扎实,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较浓,语言表达和接受能力都较强;B层的学生英语基础知识一般,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兴趣,有的聪明但不够上进,有的认真刻苦但学习方法不太正确;C层的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很差,基础知识较薄弱,掌握语言知识的速度慢,不善于思考。分层是动态的,在每个学期末,都要对三个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调整,学习有进步的学生将被调到上一层,而学习落后的学生被淘汰至下一层。这种滚动循环的分层方法,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充满竞争,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面上学习。

(二)教学分层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顾及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开展有差异的分层次教学活动。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每节课都能学有所得。A层的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较为扎实,词汇量较多,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也较强,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全英授课,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B层的学生基础一般,教师在教学中尽量用英语授课在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上,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实际技能;针对C层学习基础差的状况,在教学中放低起点,放缓教学进度,浅讲多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分层教学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还体现在课下的作业和辅导上。作业是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学习问题的有力途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的难易程度也不尽相同。课外辅导是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辅助环节,辅导是为了帮优生解决“吃不饱”和差生“吃不了”的问题,因此,课下辅导注重层次性,使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三)评价分层

评价不仅可以全面反映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可以反映出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使教学的针对性更强,达到最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评价分为课堂评价和测试评价两种。在课堂上,不论提问、讨论、练习还是作业后,都要对学生进行评价。运用激励机制及时给予表扬。对于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要采用竞争机制,促其更好;对成绩一般的学生要褒贬齐用,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对学习差的学生哪怕是点滴进步或闪光点都要及时肯定,使他们自信起来。除了平时的课堂评价,测试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教学进度一致,教学内容一致的前提下,安排同一时间进行考试,使同层不同班的学生横向比较,看到自己的进步,找出自己的不足。

四、讨论与思考

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校的分层教学已初见成效,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普遍提高,过级率也逐年增加,但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只有英语课在一起上,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考勤不易控制,团体精神欠佳;C层的部分学生自尊心受挫,有“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学习消极被动;分层给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再一个教案用到底,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无疑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和难度;分层教学的动态分层增加了教学管理的难度;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所要求达到的质量目标也不尽相同,对判定分层教学的工作和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说,分层教学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我们认真积极探索。

[1]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孙雪峰.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探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3]陈丹萍.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的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版),2006,(2).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因材施教分层
清律的基础知识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掌握基础知识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