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推进铁路建设前期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10-08-15王连春

铁道经济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项目前期铁路建设

王连春

(呼和浩特铁路局 副局长、总工程师,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7)

1 内蒙古铁路发展现状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北疆,地貌以蒙古高原为主体,具有复杂多样的形态,东西直线距离2 400 km,南北跨度 1 700 km,土地面积118.3万 km2,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4 221 km,有18个边境口岸;毗邻8个省区,紧靠京津,具有承东启西、北开南联的区位优势。吸引区范围内矿藏资源丰富,探明的煤炭储量6 580亿t,居全国第一位,且集中分布在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等地区。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境内有森林、草原、沙漠、湖泊,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正在成为我国旅游热点地区。自治区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全区生产总值增速已连续7年保持全国第一,能源、化工、冶金等特色优势产业到2009年底已形成6.5亿t煤炭、5 400万kW电力装机、1 000万t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铁路运输在内蒙古自治区综合交通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十一五”以来,在铁道部、内蒙古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内蒙古铁路建设加快步伐,在资源比较集中的中西部地区,2006—2009年,先后开工建设了集宁至张家口、临河至策克、包西铁路省界段、集包增建第二双线、锡林浩特至乌兰浩特、鄂尔多斯南部、沿河铁路和呼和浩特火车东站等重点项目,全区铁路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7亿元,是“十五”期间的6倍多。到2009年底,全区铁路运营里程达到8 504 km,其中,复线里程1 630 km,电气化里程1 644 km。

在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方案的指导下,“十一五”期间,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呼和浩特铁路局,依托大包、包兰、集通、集二等干线铁路在铁路网中的网络和辐射作用,大力开展主轴通道及两翼线路扩展战略。以构建东西大通道、出区通道、资源开发通道和口岸通道为重点,形成一条依托京包、包兰、临策铁路,连接华北地区与西北地区的铁路通道,蒙西地区经准格尔、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张家口、北京至唐山的煤运重载通道,推进形成鄂尔多斯地区“三横四纵”、锡林郭勒盟“三横五纵十支线”和呼包鄂城际轨道交通圈,以及二连浩特、满都拉、甘其毛道、策克和珠恩嘎达布5个对外开放铁路口岸。规划新建铁路7 000多km。到2015年,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客运能力将实现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3~4 h到达北京,融入中部发达地区的高速铁路网;蒙西对外通道的输送能力将达到6亿t以上,总营业里程1万km以上。目前,已完成前期工作开工项目28个,建设里程3 554 km,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项目18个。几年的铁路建设实践证明,铁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是全面快速推进铁路建设项目的关键,抓好前期工作,对于优化路网结构,避免重复建设,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发挥投资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 内蒙古铁路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大量新建铁路项目开工建设并投入运营,长期制约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铁路网规模偏小、技术标准低、铁路干线运输能力紧张,煤运通道、出区通道不畅等问题,将会逐步得到改善和缓解,但目前内蒙古在铁路建设上还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客运通道规划和建设需进一步加快。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内蒙古成为全国少数没有铁路客运专线的省区之一,呼和浩特至北京的旅客列车目前还要运行10 h以上。在铁道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共同努力下,呼张快速客运通道及赤峰、通辽至京沈客专联络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启动,但内蒙古包头、临河、乌海、鄂尔多斯等主要城市还没有纳入国家快速客运铁路网辐射范围,与全国其他省区相比,规划及前期工作已经滞后。

二是煤运通道建设速度需进一步加快。在既有铁路外运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目前大包、包惠铁路煤炭和“白货”运输比例已高达8誜2,内蒙古铁路货物运输满足率不足50%,自治区西部约1亿t煤炭需经公路外运,京包高速公路拥堵现象严重,使得内蒙古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而蒙西煤运重载通道的张家口至唐山铁路正在建设,承担“北煤南运”的包西铁路运输通道南段正在建设,内蒙古西部通往华中地区的煤运通道还没有打通,运力紧张的矛盾仍然得不到解决。

三是电气化铁路的比例还比较低。内蒙古自治区是能源大省,电力装机很大,有发展电气化铁路的天然优势,但目前全区铁路电气化比例只有19.3%,很多盟市目前没有一条运营的电气化铁路。

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3.1 必须高度重视前期工作

未来3年,是实施铁路“十一五”规划关键时期,面对繁重的任务和严峻的挑战,前期工作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牢牢把握当前铁路建设内外部环境极为有利的难得机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紧抓好。发挥好国家关注、政府支持、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的优势,牢固树立抓早赶前的思想,打破常规、高效推进。抓住低成本建设的难得时机,集中力量、集中优势、集中财力快建多建,切实做到早投入早主动,不懈怠、不丢项、不掉队。因此,铁路建设前期工作,需要牢牢把握铁路建设发展的时序和重点,科学选线定标,强本简末,做好投资控制,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方协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项目早日开工、早日运营。

随着建设任务的全面深入推进,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前期工作人员科学研判、精准把握,妥善应对。充分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深入一线,广泛了解实际情况。对专业性、技术性强的重大问题,认真组织专业人员论证和技术咨询,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不武断、不盲从,确保设计标准源头质量,努力打造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

3.2 必须加强组织领导

推进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必须加强铁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高效、有序、协调推进。成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领导小组,由铁路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局领导担任常务副组长,相关部门及合资铁路公司(筹备组)负责人担任副组长,有关部门和单位为组员,下设前期工作办公室。领导小组负责总体推进工作,督促指导各合资铁路公司严格按照局定的推进计划开展工作,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并制定解决方案。实施牵头部门项目总体负责制,按设计阶段及工作内容划分,牵头部门和单位本着发挥优势、分工负责的思路,加快推进分管项目前期工作。各合资铁路公司(筹备组)比照成立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小组,对项目前期工作要实行第一责任人(总经理)负责制管理,固定一名副总专项负责全面工作,安排专人做好日常工作组织,对于工作节点和关键环节,明确任务,责任到人。

3.3 必须明确各层级职责分工

按照“分类指导、分层负责、分权分责”的原则,逐级明确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的主体责任,形成共同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的强大合力。计划部门负责组织路局参与项目的方案竞选、预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编制上报工作;组织参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的预审并牵头办理相关报批手续等工作。总工部门负责组织路局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参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文件审查,组织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文件的初审和上报工作。建设部门负责组织施工图审查及初设批复后、开工建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合资部门负责合资公司筹备、组建等工作。主要业务部门要深入研究,形成审查意见。合资铁路公司、筹备组或指挥部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在环评水保、土地预审、征地拆迁、跨线穿路、压矿评估等工作中加快进度。积极配合勘察设计单位工作,提供技术基础资料,帮助分析铁路发展规划与地方发展的密切关系,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社会认同的设计方案。

3.4 必须建立规范的专项工作制度

每个部门都要规范本部门的专项工作制度。按照工作要求,加强与上级部门及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提前铺排工作计划,做好相关项目建议书上报、预可、可研、初设审查各阶段工作,为项目早日开工打下坚实基础。建设部门、合资铁路公司发挥优势,积极主动做好推进工作,对确定的重点项目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坚持成熟一条开建一条,所有项目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合资铁路公司建立前期推进情况动态上报制度、定期汇报制度,向领导小组专题汇报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及重点问题。前期工作办公室密切加强与铁道部、内蒙古自治区的联系沟通,准确掌握国家、铁道部在铁路建设方面的最新信息和动态,并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前期工作中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作节奏。

3.5 必须制定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铁路建设前期工作必须依靠强有力的保障措施,统筹各方力量和优势资源,打破常规,创新推进。发挥主导优势,在项目推进的各个阶段,主动汇报和沟通,积极加强与设计单位的联系和协调。加快建立一支业务素质较高、人员相对固定、综合素质较强的前期工作队伍,每个阶段都要在铁道部审查会召开之前,与设计单位进行充分的技术交底。审查会中主动与设计单位有效对接,审查会后全程跟踪设计方案,主动为设计单位提供详实精准的基础资料,确保设计方案客观实际地反映运输生产需求。前期工作推进办公室每周组织召开一次前期工作进度分析会,分析影响进度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定期召开前期工作例会,每半月由主管局领导组织召开一次前期工作例会,协调解决前期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3.6 必须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

优质高效完成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任务目标,必须形成一整套高效务实的管理考核机制,以提高工作人员前期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提升工作质量。《基本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考核办法》分质量和效率两大指标,质量指标主要是考核对前期工作重视程度,能否结合生产实际,深入研究设计方案、技术标准;效率指标主要是考核在推进计划确定时间内,完成土地预审、环评水保、压覆资源评估、文物评价等关键环节履行审批程序,组建合资公司等工作情况。采用阶段打分和总体评价,实施百分制,对项目前期工作推进迅速、高效、按期或提前完成的将给予奖励,对前期工作中把关不严、审查不细、研究不透、工作不到位、质量不高的,给予相应处罚,分A、B、C、D、E 5个档次进行等级评定进行奖惩,以期达到奖优罚劣,提高前期工作质量及推进速度的目的。若评定为E档通报批评,进行谈话诫勉并限期整改;整改效果不明显的,进行组织处理。通过采用一系列的考核机制,进一步规范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各阶段的审查程序和工作标准,优化组织结构,细化职责分工,明确阶段任务目标,增强前期工作的指导性、有效性、规范性和制度性。

3.7 必须做好沟通协调

加强与地方政府联系,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路地联席会议,妥善解决项目推进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建设铁路的积极性,优化审批程序,在项目报批、落实出资人、征地拆迁、配套设施、资金投入等方面创造条件,争取最大的政策性支持。积极与设计单位协调配合工作,跟踪项目审查进程,提前着手组建项目管理机构,积极谋划合资方案,制定公司章程和合同等工作,按照勘察设计安排,倒排进度,优化工期,快开快建。在线路走向、技术标准等重点问题上,广泛征求意见,达成共识,避免项目开工后在设计上出现大幅度的变更。

4 形成整体优化的技术方案是做好前期工作的根本目标

铁路建设前期工作综合体现铁路的时代特征,突出环境影响最小、土地保持最好、压覆矿藏最少、对既有生产力布局影响最小、投入产出合理、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等基本原则,在预可研、项目建议书、可研、初设等阶段严格把关技术方案,全面提高前期工作质量,使绿色铁路理念在前期工作中得到充分重视和体现。

一是要有拼搏精神和科学态度。高标准大规模铁路建设,给技术人才储备、工程管理经验、设备工艺水平、资金筹措渠道、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需要有关各方齐心协力,集中优势力量加快推进实施。与此同时,还要全面推进所有项目的前期工作,努力调动各种资源,特别是发挥地方政府推进铁路建设的优势,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力争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二是着力构建现代化铁路综合交通体系。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方案,强调建立和完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各种交通方式要优势互补,协调发展。铁路建设前期工作要给予重视和兼顾,在呼和浩特、包头、东胜、集宁等铁路枢纽建设中,注重与各种交通方式紧密衔接,与城市发展规划相协调,与工业和经济布局相结合,把握功能定位,创新建设理念。要继续用开放的思路、大局的观念和系统的要求指导铁路建设前期工作,整合既有铁路资源,完善枢纽布局,突出铁路骨干地位,努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三是科学选线定标,强本简末。在加快铁路建设前期工作中,注意通过科学系统确定项目功能定位、技术标准、线路走向、工程措施等来控制投资。项目的技术标准要科学确定,突出铁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比较优势,超前考虑未来发展潜力,可把线路的平面条件、线间距和桥隧方案等预留设计,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发展、实现运输质量的提升创造条件和预留空间。

5 结束语

“十一五”期间是区域内路网快速发展时期,是铁路建设大发展的重要时期。紧密围绕《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主动应对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实际,全力推进铁路项目规划建设前期工作十分迫切。做好前期工作,需要付出艰辛努力和集体智慧,需要以强烈的责任心、紧迫感和使命感,奋发进取,攻坚克难,全面加快建设前期各项工作,确保铁路建设顺利进行,为“十二五”开局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项目前期铁路建设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
从建筑策划入手,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浅谈工程项目前期报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