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语言的层级性研究

2010-08-15施书宇

文教资料 2010年23期
关键词:元语言词表基元

施书宇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通常认为,元语言这一概念肇始于波兰逻辑学家Alfred Tarski。1933年,他在《演绎科学语言中的真理概念》中,提出解决悖论的“对象语言”、“元语言”、“元元语言”的分层理论。但这一逻辑学的元语言与语言学的元语言还是不同的。现代语言学接受了逻辑学的元语言概念以后,从语言学立场出发探索元语言,最终形成了“逻辑学元语言”和“语言学元语言”的分野,本文所讲的属于语言学的元语言,指用来分析和描写另一种语言的语言或一套符号。

元语言研究对语言本体和应用研究都有一定价值。目前的元语言研究主要集中于基元的提取或元语言的释文分析,如以A.W ierzbicka为代表的波兰语义学派,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语义基元的求解。到目前为止,共提取了15大类61个语义基元,并认为这61个基元适用于目前所有民族语言(李炯英,2005)。而以Ю.Апресян为代表的莫斯科语义学派主要致力于元语言的释文研究,基于机译系统的研制和俄语词典的编撰,由俄语的基本词汇和基本句法构成的语义元语言主要用来描写俄语的意义。

实际上,对元语言的层级性问题,莫斯科语义学派也进行过探讨,但这种研究是与民族性的探讨纠结在一起的。他们主要研究了语义元语言(相当于释义元语言),认为语义元语言体系包括深层语义结构和表层语义结构两个层级,其中表层语义结构包含了民族语义因素。所以他们对元语言的层级研究,主要是在释义元语言的民族性问题的宏观范围内进行的,从根本上讲,这种层级划分也是为元语言民族性的阐释服务的。

一、元语言层级性的提出

李葆嘉(2002)提出了面向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元语言研究这一课题,并从层级性角度对语言学的元语言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元语言包含三个层级,即词汇元语言、释义、析义元语言。之后,增加了认知元语言,最终形成了词汇、释义、析义和认知元语言四层级分野。

其中,词汇元语言是进行日常交际的最低限量词汇,主要功能是用于语言教学的择词依据。最低限量词汇反映了基本事物、基本动作及生活中的基本关系,是衍生词语的基元,也是日常交际和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从这种意义上讲,最低限量词汇可以看作是日常元语言。而释义元语言侧重于阐释功能,是用于词典释义最低词汇量的依据,处于词汇元语言的更高层级。目前国内大部分词典,随机释义现象普遍存在,在释义用词数量上没有明确的量的限制。释义元语言作为释义的限量词汇,仍然具有可解读性,可以用析义元语言进行界定。与词汇及释义元语言相比,析义元语言层级更高,是更加抽象化的元语言系统,具有人工语言性质。认知元语言是认知活动中的范畴系统,是对人类感知意象及其关联结构的再抽象,是基于多种语言的元语言研究成果而形成的。没有各种民族语言的元语言的充分研究,认知元语言就无法提取和建构。与词汇、释义、析义和认知元语言相对应,李葆嘉分别用词元、基元、义元和知元来表示四种类型元语言的基本单位。

二、元语言层级性的主要表现

(一)词汇元语言及层级表现

词汇元语言系统是处于词汇层面用来进行日常交际的限量词汇集,也是人们进行日常交流和语言理解的凭借。个体词汇习得时,首先掌握的就是词汇元语言系统。

汉语词汇数量很庞大,《现代汉语词典》共收字、词六万多,在实际使用中词汇远远超过这个数目。对外汉语教学词汇通常分为四个界标:1000、3000、5000和8000(刘英林等,1992)。根据大多数研究者的共识,3000个词是个基础的界标,与外语教学基础阶段的词汇量基本一致。到目前为止,汉语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可供借鉴的定量词表,仍没有大家所公认的词汇元语言词表。如郑林曦的《普通话三千常用词表》收词3996个。白丽芳(2006)经过与各类词表的比较,提取了汉语的词汇元语言,数量为3051个。该词表所收录的3051个词汇,可以划分为若干层级。安华林(2005)基于目前五个常用词表,如《汉语词汇的统计与分析》(1985)等,通过比对提出共现词的方法,建构了《现代汉语受限通用词表》,该词表共包括1451个词。该词表采取交集选词的方法,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分布性。

根据对目前词表的比对分析,我们把现代汉语词汇元语言词表3051个词汇分为三个等级。其中第一层级包括安华林(2005)《现代汉语受限通用词表》和白丽芳(2006)的《词汇元语言词表》经过交集后的部分,共有806个。这部分词汇属于内核结构,处于词汇元语言系统的底层,具有基层性。第一层级的词汇是目前常见词表的共核部分。除第一层级外,其他属于第二层级,有2245个,这些词汇与第一层级的内核系统具有密切关联。第一层级的词往往是单音节词,第二层级大多是复合词。

(二)释义元语言及层级表现

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汉语学界开始重视词汇的计量研究,出版了一些词表和频率词典,但词典编纂中仍未采用限量释义元语言的方法。《现代汉语词典》是公认的权威语文性词典,但释义用词数量尚未控制,共收字、词6万余条,而释义用词总数达36000多个,占词目总数的一半以上。张津、黄昌宁1996年提交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报告 《从单语词典中获取定义原语方法的研究及现代汉语定义原语的获取》,提取的释义基元词集共包括3856个词目。但该词表存在若干不足,提取出的释义词可信度不高,存在大量不可能承担释义功能的词语(苏新春,2003)。安华林(2005)依靠严格步骤和统计方法初步提取了现代汉语释义元语言,考虑到常用性、周遍性、适度性等因素进行了验证和优化,构建了包含2878个基元的释义元语言符号集。这是国内目前所构建的最权威的限量释义元语言词表。

安华林(2005)所建构的释义元语言词表所包含的2878个词汇,从使用频度和日常语感的感知来看,也具有层级性。根据使用率和分布率,把释义元语言符号集区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其中甲级词761个,乙级词1040个,丙级词1077个。其中甲级词处于核心层,具有很高的使用频度和分布率;乙级词处于中间层,具有较高交际常用性和解释常用性;丙级词处于外围层,不同时兼备交际常用性和释义常用性,但为系统、释义所必须。其中甲、乙级词是释义元语言的基础,丙级词是为释义的精密性、顺畅性提供保证。

(三)析义元语言及层级表现

与词汇元语言、释义元语言相比,析义元语言层级更高,是更加抽象化的元语言系统,具有人工语言性质。提取限量义征(语义特征)和构建义征分析元句法模式是建立析义元语言系统的关键。根据李葆嘉(2002)提出的受限理论,孙道功等(2008)选取了1374个常用义位作为典型群案,进行义征分析提取,得到了义征标记初级集(1664个),然后对《现代汉语受限通用义位表》中实词部分2105个义位进行验证优化,最终得到《析义元语言标记优化集》(2836个)。在此之前,汉语学界尚未拿出一份语义特征的清单。在析义元语言系统中,频度100次以上(含100)的共有20个,大都是义征分析中的类别义征。根据频度,可以分为三个层级:频度5次以上的为高频义征,共761个;频度为2到5次的为中频义征,共955个;频度为1次的为低频义征,共973个。高频义征和中频义征是义征标记集的主体部分。其中第一层级是类别义征,第二层级是相同属性义征,第三层级是区别属性义征。

对于元语言系统中的认知元语言,目前研究得很少。认知元语言系统实际上去除了各种民族语言的个性部分,而提取了其最大公约项。认知元语言系统的构建,需要建立在对各种民族语言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所以没有各种民族语言的充分研究,认知元语言系统的构建只能是空中楼阁。故认知元语言系统的层级性及其表现形式暂不论述。

三、结语

从研究现状看,元语言系统的层级性是客观存在的,这在语言学界也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层级性的表现是多样的,不仅表现在词汇、释义、析义,以及认知元语言的四个层级划分上,而且表现在各层级下又包含了下位层级。但元语言系统是非常复杂的,目前层级划分主要依据频度高低,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需要对所分出的各个层级进行分布率的验证,以促使元语言下位层级的研究更加细化。

[1]安华林.现代汉语释义基元词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白丽芳.英汉元语言比较研究[D].南师大2006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论文.

[3]李葆嘉.汉语元语言系统研究理论建构及应用价值[J].南京师大学报,2002,(4).

[4]李炯英.波兰语义学派概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4).

[5]刘英林等.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6]孙道功等.试论析义元语言标记集的建构[J].语言文字应用,2008,(3).

[7]于鑫.Ю.Апресян及其语义理论[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

[8]张家骅等.俄罗斯当代语义学[M].商务印书馆,2005.

猜你喜欢

元语言词表基元
面向游戏场景生成的细分插槽WFC算法研究
A Chinese-English List of the Sports Programmes in Winter Olympics 冬奥会项目名称汉英对照词表
人体细胞内存在全新DNA结构
叙词表与其他词表的互操作标准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元语言意识的培养
Numerical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Gas Entrainment for the Ventilated Cavity in Vertical Pipe*
元语言比较的回声性研究
国外叙词表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探讨*
教师话语中的元语言现象与学生元语言意识的培养
常用联绵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