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会计准则下会计计量模式的现实选择

2010-08-15刘延军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4期
关键词:事项计量人力资源

刘延军

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中实施。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和会计要素计量这两个方面,新准则出现了较大变化。通过对新准则的理解并结合发展的要求,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应该以历史成本为主,多种计量属性并存为主要特征。

一、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

(一)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也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其优点是:具有客观性、可验证性并有利于反映资产经管责任履行情况。但是容易受物价水平波动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这种计量模式应主要用于对货币性流动资产和各种负债进行计量。

(二)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计量模式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这种计量方法考虑了市价因素和资产的置存损益,可以更有效地评价企业管理人员置存资产的经营活动是否成功。这种计量模式应该用于对非货币性投资这类资产的价值进行计量,包括企业的债券和股票投资。

(三)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这种计量模式能够较好的反映了商品存货实际经济价值和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从而提高这部分资产的信息质量。

(四)可实现净值

它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由于企业销售商品会发生运输费和收款费用等,因此只有正确估计这些费用,并在商品销售价格中予以扣除,才能更合理地确定收入和费用,计量本期收益。

(五)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它是指对资产在正常经营状态下,可望实现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进行计量。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计量应当主要采用这种计量模式。采用这种计量模式有利于固定资产的财务资本保全和实物资本保全的实现。无形资产的计量从本质上说就是对该项无形资产所带来的未来收益的折现。

二、会计计量模式的现实选择

(一)对于实物资源而言

由于现今的经济对实物资源的计量影响相对较小,同时考虑到会计计量的实际可操作性和会计计量的连续性,若物价变动不大,则可仍沿用历史成本/名义货币计量模式,将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在表外补充揭示;若物价变动幅度较大,则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可按可变现净值/不变购买力计量模式,把历史成本调整为不变价格,从而扣除通货膨胀的影响,确定各项资产的现行成本的变动。

(二)对于人力资源而言

人力资源会计计量首先要解决的是人力资本的概念、本质问题。一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计量模式,它应用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把会计主体用于人力资源身上的投资即人力资源成本,按照其具有提供未来服务或经济效益潜力的性质,确认为资产,并进行计量和报告。另一个是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计量模式:该模式是把人作为价值的组织资源,对其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因此,人力资源也应像其他经济资源一样,其计价的前提应是商品化和市场化,即对人力资源的计量可以以劳动力市场为基础,按劳动力的公允价值进行计价,采用现行市价/名义货币计量模式。

(三)对于衍生金融工具而言

衍生金融工具即金融业的衍生金融产品。它是一种交易手段。它们的价值是从基础资产或某种作为基础的利率或指数上衍生出来的。衍生交易所依赖的基础包括利率、汇率、商品价格、股票价格及其他指数。现行会计制度的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入账后一般不再变动。而衍生金融工具大多是一种尚未履行的或处于履行中的合约,若按传统的确认标准,它们一般是不能在表内确认的。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合约在签订之后至履行之前往往存在多种风险,这时,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因此,可采用现行市价(公允价值)/名义货币计量模式将衍生金融工具单独立项反映,在交易完成前逐期归结,交易结束后再一并结转。

(四)对于无形资产而言

传统的无形资产确认的范围过窄,价值的计量缺乏合理性,使得企业账面上的无形资产不能完整的反映企业拥有的全部无形资产。这一方面不利于衡量企业的真正价值;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投资者了解无形资产的构成以及无形资产方面的科研投入和技术含量的高低,从而降低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相关性。现时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增加无形资产项目核算的内容。诸如质量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等新的无形资产等。二是对于传统的无形资产项目如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以及购入的商誉等,为了真实地反映无形资产的完整形态,应改变无形资产摊销直接冲减其账面价值的处理方法,设置备抵账户,反映其摊销价值。要能反映企业的无形资产原始价值和累计摊销价值,了解企业期末无形资产的净值。三是企业自创的商誉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无形资产,它是使企业长期存在超额利润的重要因素,应根据其可以带来的超额收益来计量。四是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上,企业因此对研究与开发资金的投入不断增加,使其对未来经营成果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对于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所产生的支出,应予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还是确认为费用,应该严格区别、分析后确认。五是人力资源是企业必不可少的无形资产。高新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的浪潮,已将企业间的竞争从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的竞争推向人力资源的竞争。

(五)对于或有事项而言

一般意义上讲,或有事项的计量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最终未来子事项的影响。一个完整的未来事项往往可分为若干个未来子事项,最终未来子事项的结果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事项的最终结果;二是未来的经济状况和物价水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未来事项的计量;三是未来的法律要求、技术进步的影响。因此,对未来事项进行计量时应考虑以上因素的影响,合理的进行估计,并运用最合适的计量属性。由于未来事项属于尚未发生的事项,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在计量中采用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而往往采用现值和未来现金净流量的贴现值作为其计量属性,采用可实现净值/名义货币单位计量模式,以求能比较准确的反映它对企业财务后果的计量。

(六)对于通货膨胀环境而言

通货膨胀对传统会计模式提出了挑战,动摇了会计计量中的币值不变基本假设。通货膨胀会计是消除通货膨胀所造成的特定影响的会计,实际上是消除一个特定企业具体的物价变动影响。有三种通货膨胀模式:一种是基于历史成本计量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该模式在会计表述上以货币的一般购买力表述,称其为不变币值会计模式。第二种是以现行成本计量为基础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这种模式在否认货币计量单位假定的同时,也否定了“历史成本计量”原则,因为在该模式下,编表所依据的物价指数不是一般物价指数,而是个别物价指数。第三种是以不变币值现行成本计量为基础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这种模式是以现行成本为计量的基础,而且以不变币值为计量的单位,以反映企业的经济资源、获利能力和现金流动的真实变化。

综上所述,由于交易和事项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单一的计量属性已经不能满足会计实务的需要。历史成本计量已经不能是会计实务中唯一计量属性。目前会计计量是多种计量属性同时并存,这符合会计计量的未来实际。现阶段和未来会计计量模式应该是以历史成本为主、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混合计量模式。

猜你喜欢

事项计量人力资源
如果要献血,需注意以下事项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疫情期间,这些事项请注意!
浅析人力资源挖潜增效的途径
青铜器收藏10大事项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计量与测试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