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后对会计公允价值的思考

2010-08-15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4期
关键词:现值公允计价

王 蓉

一、会计公允价值计价在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

公允价值计价的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按照资产的市值对资产进行计价,确定其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账面价值,自从20世纪80年代美国发生严重的储蓄和贷款危机之后,美国金融界开始倾向于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但是其却在这次世界金融危机中被指责为“元凶”之一,在经济高涨的时期,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水涨船高,大量的企业采取扩张战略,但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持有的众多金融资产大幅度贬值,企业将受到大幅度的亏损,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前主席威廉·伊萨克公开宣称,正是由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导致众多银行不得不过多地和不合理地减计资产,进一步使经济震动。

二、对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简述

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首次启用阶段、慎用阶段和重新启用阶段:

首先启用阶段从1992年至2000年,1992年我国提出上市公司有价证券的评估应该按照国家规定的交易所的挂牌价格为依据,非上市公司则按照收益现值法进行估价,1998年6月份财政部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从此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正式出现在会计准则中。

慎用阶段从2001年1月至2005年末。由于我国的市场还不够成熟,公允价值难以获得,在这段期间,我国发布了六项会计准则,就会计公允方面进行了修订,尽可能地回避了按公允价值计价。

重新启用阶段从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起至今。该期间我国的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大量的金融资产进入我国交易市场,这种情况下,公允价值更能够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有利于投资者进行正确的决策并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全面趋同。

三、我国在运用会计公允价值方面应对策略

由于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仍然是未来的趋势,我们现在所要做的是对计量方法进行改进以减少估值夸大的影响。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采用公允价值起步晚,在完善和改革过程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1)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以为了更好的实行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首先要不断地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只有在完善的市场中,各个资产的市值才能更好的对资产的真实价格进行衡量。

(2)建立完善的公允价值审计制度。公允价值作为计量手段虽然受到质疑,但是这一计量模式仍然是未来会计的发展方向,为了更好的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我国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公允价值审计制度,加大对企业及金融机构的资产的评估力度。

(3)谨慎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不断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以市值计价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了其最根本的问题,虽然这一计量模式仍然会是将来会计的发展趋势,但是其放大资本市场风险的缺点却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在不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的时候,必须要遵从“适度引入,谨慎运用”的原则,在引入国际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同时需要做多方面的修改,我国的资本市场仍不成熟,还属于新兴市场,其特殊性毋庸置疑,从而导致我国在参照国际会计理念的同时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不断地完善和健全公允价值准则,加强公允价值准则在我国的实用性。

(4)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中现值技术可操作性研究。当企业无法从市场中获得公允价值的时候,需要用现值技术来进行计算得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现值技术可操作性研究,加强其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我认为我国应该在相应的会计准则以及相关法律中给现值技术一定的要求和指导,如在什么情况下首先采用现值技术计量公允价值等。

(5)在财务报告体系中增加一张类似国外的全面收益表作为过渡表。我国公允价值计量还不成熟,在实行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资产负债表中年度净资产变动额与利润表收入费用观下确认的净收益不一致的勾稽问题。建立全面收益表,可以对那些为实现的资本利得和损失来进行确认,外部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可以结合全面收益表与其他财务报告来对企业进行分析确认,更加深刻地了解企业真实的盈利情况,增强了报告的可靠性并有利于投资者进行决策。

四、总结

金融危机后,人们开始对会计公允价值计量重新审视,全球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国家纷纷对现有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改革,我国会计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为时很短,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和模式等都还没有完善,使得我国会计的改革仍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猜你喜欢

现值公允计价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预结算审核
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运用分析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和造价控制分析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经济评价方法中净现值法的优缺点及实际应用
净现值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不足
СТО ЛЕТ КИТАЙСКОГО ВУЗА
对公允价值计量:CAS 39的思考
资金时间价值基础运算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