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组织专题讨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

2010-08-15梅丽娟殷士学

中国校外教育 2010年24期
关键词:专题讨论微生物学题目

◆朴 哲 梅丽娟 胡 健 殷士学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通过组织专题讨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

◆朴 哲 梅丽娟 胡 健 殷士学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文探讨了通过组织专题讨论的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进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旨在进一步提高微生物学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

专题讨论 兴趣 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不仅是学习的主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摆在首要位置,并以兴趣来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环境微生物学是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专业基础课,面向本院的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及给水排水等 4个专业的所有学生。由于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其教学效果对整个学院的课程体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微生物学知识零散,枯燥乏味,如果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势必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出现教师拼命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越听越疲劳、越听越厌倦的被动局面,进而严重抑制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的主动性,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多数高校对各门学科的课时安排普遍较紧,本校环境微生物学课程也不例外,因此,就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并在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我们在过去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在通过组织专题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专题讨论的组织及实施

在本课程开课初期,由教师提出专题讨论的题目,其题目涉及的范围要尽可能广,如“微生物与环境保护”等。之后,让学生自由组合成 3~5人为一组的兴趣小组,每组在大题目范围内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拟定具体的题目,并利用几周时间分头准备。在本课程结束前安排专题讨论,首先每组派代表对本组准备题目做汇报,汇报时间控制在 5~10分钟,每个小组汇报结束后,围绕汇报的内容再安排几分钟讨论时间,最后由教师做全面总结。

二、教师的正确引导

过去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的正确引导是组织成功专题讨论的关键。为此,我们在专题讨论实施过程中,注意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在学生准备阶段,教师应及时了解每个小组的讨论题目、准备情况,当发现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做好指导工作。(2)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当教学内容涉及到某个小组专题讨论的相关内容时,要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容易理解和牢记相关的知识点。(3)安排学生到教师研究室参观。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和了解教师的科研活动,并介绍教师在科研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教学手段改革。为了在相对较少的学时内处理好经典内容传授与学生自学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及现代科技的发展现状介绍等方面的矛盾,将教学大纲内容分为重点、难点内容和简单易懂内容,教师主要针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细讲精讲,而简单易懂的内容则主要靠学生自学,以腾出更多时间共同探讨微生物与环境方面的问题,如太湖蓝藻爆发的问题、海上石油泄漏的问题等,可以激发学生对环境微生物学的学习兴趣。(5)做好历年学生专题讨论的整理和总结,并将好的报告作品向学生重点介绍,并进行点评等。通过以上措施,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使学生更加认真对待专题讨论。

三、主要成果及体会

和过去相比,自从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实践中引进专题讨论以来,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全班学生的积极参与,集思广益,所涵盖的内容广泛,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②开阔思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每个小组在广泛地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确定专题讨论题目,使学生积极性高涨。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每个小组确定题目后,通过认真思考、广泛查阅相关资料、总结概括至撰写专题讨论稿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参与教学活动,而且还能培养动手、归纳总结和独立思考的能力。④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由于专题的选题、收集资料、撰写、报告、答疑的整个过程需要每个小组全体成员的通力合作,通过此过程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通过专题讨论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虽然,我们在上述的教学改革实践中,通过认真组织专题讨论,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教学改革的探索是无止境的,相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

[1]喻子牛.微生物教学研究与改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4-29.

[2]高玉千,邱立友,梁振普,戚元成,宋安东.创新型微生物学的教学改革实践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08,(18):171.173.

[3]孙震,张灏,李剑芳.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及其实践 [J].江南学院学报,2001,16(4):93-96.

[4]金桂花,李红花,李芳芳,金权鑫,李英信,孟繁平.医学微生物学探索性实验教学与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微生物学通报,2008,35(2):296-298.

项目来源:扬州大学教改课题.

猜你喜欢

专题讨论微生物学题目
CBL联合专题讨论教学法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第10届天然存在的放射性物质国际专题讨论会
——未来:残留物在循环经济中的应用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微生物学实验引入“项目式”分组模式的应用探讨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初中地理有效教学初探
顾客价值专题讨论的实施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