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位”的舆论

2010-08-15文/易

中学生 2010年17期
关键词:华南虎王石万科

● 文/易 阳

“华南虎”事件是舆论和民心的一次胜利,舆论导向的强大力量固然让人欣慰,但同时,这力量若是用错了对象,又将如何呢?(由社会热点“华南虎”事件引出对“舆论力量”的质疑,引发读者的思考。)

就拿名噪一时的“万科门”事件来说吧。王石的观点和万科的做法是对是错暂且不讨论,我只想说一个细节。王石并非如韩寒、王朔一般的炙手可热的人物,他的博客在此事前也鲜有人问津,为何他头天在博客上撰文,第二天便被人贴上煽动性的标题,张扬在各大媒体上?况且他的文字并没有激烈的言辞,仅是表达个人观点,为何会招致无数汹涌的口诛笔伐?另外,万科毕竟捐了200万,王石也曾经澄清说万科每年都会拨出数千万甚至上亿进行专门的慈善工作,但这些却像掉进汪洋的一滴水,被人无意或刻意地“忘却”了,淹没在磅礴的怒潮中。(引用同类事例,进一步引发对舆论的质疑。)

这些不禁让我们反思:我们舆论的那根神经,是否绷得太紧了?

我们还能回想起同样著名的“铜须门”和“虐猫”事件。当事人的姓名、照片和家庭住址被人四处张贴,蜂拥的记者踏破家门,愤怒的群众游行示威,致使当事人家庭破裂,被工作单位解聘并搬迁。他们的确是做了违背传统道德的事情,但在他们被“惩戒”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舆论似乎已经越出了它的职权范围。换句话说,舆论“出位”了。

由此也不难揣测王石“道歉”时的苦涩心情:迫于巨大压力而收回自己的观点,并且不做任何辩解——我们的舆论太强大,也太容易被人利用了。

为什么会这样?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传统道德也同样强大,它渗透到人的一言一行里。道德以舆论规范人的言行,是社会生活的隐性法则。但正因为它的强大,它对某些“离经叛道”的行为缺乏理性的容忍,些微违反道德的行径就将招致舆论毫不留情的压制和扼杀,这是内因;同时,经历过漫长封建压迫和极“左”路线影响的民众,对多元化的价值观缺乏包容,加上社会监察机制的不完善,舆论不得不承担反腐反贪等本该由体制和法律来承担的任务,这也是舆论“出位”的一个外因。(从“为什么”角度,逐层分析形成的原因。)

因此,扩大道德容量,规范舆论行为,提倡多元价值观,以及完善社会监察机制,就是治疗舆论“出位”的良药。(从“怎么办”的角度,说明改变状况的方法,简明扼要,点明主旨。)

推荐理由

这篇文章由现象引入,再补充同类的例子,分析“舆论出位”这种现象的实质与危害,再由“为什么会这样”引出原因的剖析,最后扼要点明改变这种状况的办法,层层递进,颇有深度。采用这种模式写作时也要注意:文章要有适量的论据作支撑,不能单纯说理以致裹空。文章重点剖析两个问题即可,不必求全,毕竟八百字的篇幅有限。

(本栏目供稿/湖北枝江一中 万 安)

猜你喜欢

华南虎王石万科
你好,我的动物朋友
重庆万科璞园
万科:楼市进入深水区,万科这样做! 万科2020年经营策略披露
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守护“中国虎”的未来
王石,退出万科是进步
万科未来之光售楼处
让我们一起留住它们
万科变身“技术控”
为创始人王石加油
不醉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