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突破“总-分-总模式”

2010-08-15江苏盐城实验学校高中部薛海潮

中学生 2010年17期
关键词:分寸步法韩寒

● 文/江苏盐城实验学校高中部 薛海潮

在考场上,无论是写议论类还是记叙类文体,“总-分-总”模式占了绝对多数。但从得分情况看,效果并不理想。据悉,浙江省高考阅卷组已于去年将此种行文格式视同“套作”,严加“封杀”,以期扭转考场文风。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疗治此病呢?最佳的方法是寻求自然灵活的新结构形式。

“七步法”是一种非常适合议论文体的写作范式:第一步,引用材料。材料可以是概述材料、名言警句,也可以是现象的凝练而富有哲意的排比呈现等。第二步,精要分析提炼材料,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三步,用过渡句领起下文。第四步,围绕观点,联系典型事例进行分析论证,以体现论点的正确性和必要性。该步骤可采用正反对比论证等手法,事例可一正一反,也可一例中含有正反两个方面。这样可增强说服力,褒贬分明。第五步,总结过渡,体现对现实问题的关注。第六步,联系相关的现实问题,阐明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第六这两步,既可反映考生热切关注和深刻思考时下社会问题的良好品性,也能体现文章的社会功用和时代色彩。第七步,收束结篇。可照应开头,主旨亮闪;可号召呼唤,鼓舞人心;可含蓄委婉,巧发疑问,等等。

“七步法”的特点是行文一脉相承,文气贯通,结构严密。同时,它灵活而富有变化,如前三步可整合,第五、第六两步可合并,第四步可分成“两步走”等等。如此,则衍生出“六步”甚至“五步”,行文不拘一格。我们不妨结合下文,试作感受。

【作文题目】

江苏盐城市2009-2010学年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作文题:

言谈举止,注意分寸;行为处世,讲求尺度;议论评价,考究适度……请以“把握分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写议论类文章要观点正确,材料典型,分析合理。写记叙类文章要主题鲜明,素材鲜活,描写生动。②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之外文体自选。

【考场病文】

把握分寸

文/一考生

有人说,凡事若过分讲究,会让人拘泥保守。其实,过分讲究分寸大可不必,但丢失分寸是万万不能的。“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分则嫌白,黛之一分则嫌黑”,就说明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度,少本不及,过犹不及。要想追求完美,就要把握分寸。

把握分寸,行为处世的基石之一。春晚一炮走红的小沈阳,在2010年春晚后就“回府修炼”,以此给自己“降温”。其实,小沈阳的注重分寸,是众所周知的。在自己大紫大红的时候,每次接受媒体采访,他都表现得十分谦虚,与他在舞台上的那股“明星范儿”迥然不同,与他相处的朋友也纷纷称赞他的亲和力。小沈阳明白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要讲求分寸,掂量自己的分量后再去处事,再去工作。正是因为这样,他的表演才能不温不火,他才能一炮走红,才能红得长久。

把握分寸,言谈举止体现个人素养。众所周知,周恩来总理的完美外交,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被传为美谈。万隆会议上,当一些与会的国家领导人在那争得面红耳赤时,他选择适当的时机走上讲台,彬彬有礼地陈述中方的观点与建议,为大会的成功进展扭转了局势。其他的领导人为自己的自私与争吵汗颜不已,而周总理的温文尔雅的言行,既彰显了他个人的魅力风采,也维护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把握分寸,议论评价彰显成熟。今日博客红人韩寒,他的蜕变与成长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他昔日年少轻狂,“老舍文笔其实很差”、“中国教育一无是处”等惊人之语引发80后与50后、60后的一场旷日持久的“口水战”。放眼网络,时下的“狂人日记”与粗暴的“人肉搜索”令人不寒而栗。而如今韩寒在自己的博客里,言词也渐趋缓和而讲究分寸。说适当的话,做有分寸的事,让人看到了韩寒的成长。

反观当今社会,许多人失去了道德分寸,而由此引发的后果也令人震惊不已。最近的“假球风波”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许多人在金钱的遣使之下,贪赃枉法,失去了体育精神与道德。道德分寸,是人的立身之本,如若把持不住,必将自食恶果。

把握分寸,就是在社会这个缤纷的舞台上,每个人能够扮演好属于自己的那个角色,少一些张扬自傲,多一些成熟稳重,践行道德准则,逐步走向成功。

【望闻问切】

这篇议论文选材光鲜而典型,层次结构明晰,分析也相当充分,但得分并不理想,原因何在?因为它在阅卷者的眼里,已病入膏肓,犯了大忌。其主要症状如下:

1.拘泥围绕题中引语,简单敷衍行文。文章的三个分论点,竟然生搬硬套了引语中的“言谈举止”“行为处世”“议论评价”三个角度,全然不顾其中的省略号。这是一种“懒汉病”,它使行文立意毫无新意,与其他考场作文发生“恶性撞车”。

2.结构流俗、随意。主体部分并列的三段,即便随意排列,都不影响原文的内容。由此可见,文章内容前后关系不够紧密,拼凑杂陈,全文不能浑然一体。

【对症下药】

正如治病可有多种疗法一样,中医、西医各尽其妙,各得其效。对该病文,若另立三个角度,再换材料,手术过大,恐有“毁容之险”、“生命之忧”,且“总-分-总”结构已经“失宠”,笔者建议其用“七步法”走出困境:

1.集中思维,从所选的材料中提炼出一个新的观点(角度)。如文中出现了“道德(品质)与分寸的关系”就是一个极好的角度。

2.文中材料,可有所取舍。如万隆会议的例子,显得陈旧,且难与“道德”、“品质”挂钩,可以舍去。其余可以保留,且它们关系紧密,都是在文化、体育、娱乐这一领域,角度集中又富新鲜感与针对性。但陈述、分析的角度应紧紧围绕“道德”、“品质”。当然,也可适当补充或置换一些材料。

3.按照“七步法”结构全文,灵活驱遣材料。

【病文升格】

把握分寸

文/一考生

时下“足坛打假”已高调出世,一些足协官员、足球俱乐部因“假球”而涉案被查。举国上下,尤其是那些铁杆球迷们,都大呼痛快。

并非人们只会幸灾乐祸,而是人人心头都有杆秤。那些为了金钱而贪赃枉法,不顾体育道德、破坏体育精神的人,多行不义必自毙。行走于世,人一旦没有了职业操守、良好品质,无视神圣的法律,怎能把握好自己行为的分寸?

我们的社会体育、文化、娱乐事业已相当繁荣,这也催生了许多超级大腕。无论这些大腕们“腕力”如何超人,但他们要想走得更远,就得用操守、品德来把握自己处世的分寸。

春晚一炮走红的小沈阳,在2010年春晚后就“回府修炼”,为不辜负观众而自我提升,并借此给自己“降温”。其实,小沈阳的注重分寸是众所周知的。在自己大紫大红的时候,每次接受媒体采访,他都表现得十分谦虚礼貌,与在舞台上的那股“明星范儿”迥然不同,与他相处的朋友也纷纷称赞他的亲和力。小沈阳明白不能为“名利”而忘乎所以,艺人不仅要有“艺”,也要有“德”。也正是因为这,他的表演才能一炮走红,才能红得长久。

当然,一个人把握分寸很难一步到位,因为他的内在修养也有着渐渐变化的过程。我们应以宽容、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今日博客红人韩寒,他的蜕变与成长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他昔日年少张扬狂傲,“老舍文笔其实很差”、“中国教育一无是处”等惊人之语引发了80后与50后、60后的一场旷日持久的“口水战”。而如今韩寒在自己的博客里,仗义执言之中,言词缓和而有分寸。这让人看到了韩寒的成长,看到其心智的逐步成熟。

可是,在“蓄意炒作”遍地开花的今朝,“不讲分寸”似乎成了有些人出名圈钱的手段:找些人狠狠打上几场官司,无中生有地爆一些名人的料,“勇敢”地抖抖自己所谓的隐私。实在不行,就学那个姐姐扭动着肥胖的身躯到处显摆……总之,现在似乎真的到了“娱乐无极限”的地步。再放眼网络,“狂人日记”、粗暴的“人肉搜索”亦使人触目惊心。

人没有分寸,必是乱了内心的方寸。因此,要把握好分寸,就得修身养德。我们的社会不缺少大腕,但更需要“德艺双馨”的大腕。

【疗效】

术后,文章笔墨集中,观点深刻新颖,笔锋直指现实,内容鲜活有力。更为突出的是,全篇变得文脉相通、浑然一体。这主要得益于灵活运用的“七步法”。文章开头直击热点话题,由此分析得出文章观点,体现“把握分寸”与人的“道德”、“品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接着过渡到主体论证部分,以小沈阳的例子说明观点的正确性、必要性,韩寒的事例含正反两个方面,对比鲜明,分析辩证深刻。其后联系现实,阐明问题的普遍性,以引起关注。结尾自然收束,呼应前文,并给人警策。

【医嘱】

“文无定法”,“总-分-总”式、七步法,都是考场作文的结构模式,主要看我们是否能够真正地运用到位,用得巧妙。但不管怎么说,在应试中,大家都“一窝蜂”地采用某一种行文格式,绝非明智之举。“七步法”的行文步骤可合并压缩,相对而言,变化自然灵活,可疗治议论生硬的毛病。同学们不妨一试。

猜你喜欢

分寸步法韩寒
说话的分寸
《我在时间尽头等你》从甜到齁 注意分寸
为官要有“分寸感”——分寸更是见精准
“我是赛车手”:韩寒的飞驰人生
六步法创建有效的企业合规管理体系
韩寒 笑一笑,已苍老
张本煜,韩寒说他值得比现在更红十倍
婚姻的智慧,是分寸和界线
The Fall of Han
化繁为简,费斯托工具2步法抛光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