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并非所有的“真情实感”都可以成文——作文教学访谈

2010-08-15湖南长沙铁路第一中学黄福清

中学生 2010年17期
关键词:真情实感朱自清文章

● 文/湖南长沙铁路第一中学 黄福清

刘加民(以下简称刘):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大都提倡学生以“我”手写“我”心,要求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我们有时审阅稿件发现,学生写的是真情实感,可表达时却变了调。这其中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在教学中,您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黄福清(以下简称黄):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好,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新课标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但并不是所有的“真情实感”都可以进入我们的作文,如何辩证对待呢?我觉得在作文实际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处理好几种关系:一要用“超我”约束“本我”; 二要“提纯”人生“体验”;三要“艺术”地表现。

刘:也就是说,对写作中的“真情实感”要辩证解读。记得叶圣陶说过,作文不该看作一件特殊的事情,犹如说话,本来不是一件特殊的事情;作文又不该看做一件呆板的事情,犹如泉流,或长或短,或曲或直,自然各异其致。

黄:对啊,辩证解读“真情实感”就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这种各异的情致。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就是要贴近自我,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的心理储存,写出学生自我的真正感受。但文章又不是自我的照抄。人的心灵结构是多层次的,是经过理性调整的更高层次的自我,是按照文体规范书面化了的自我。光是自发的自我,很可能是文明的倒退。

有两位同学写“童年趣事”,一位写自己恶意捉弄女同学,一位写自己捉弄语文老师,最后还要大加议论:“这就是我童年生活中最有趣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很有意思。”据了解,所写的事情都是真实的,但这能加以肯定吗?还有两篇文章写的也是真实的内容。一篇文章写道:“我心目中的夫君,不必出将入相——那可能忽然短命或祸事来临,只要出有宝马奔驰靓车,入有别墅豪宅,我就心满意足了。而这一切,要靠我们辛勤地梳妆打扮,呵护肌肤,像水一般晶莹剔透;修习礼仪,继而仪态万方,风情万种。这才是钓到金龟婿的唯一途径。”另一篇则写道:“最讨厌鲁迅先生的文章了,每次老师讲课我都是趴在桌子上梦会周公。说实话吧,所有的语文课我都很讨厌,所有模拟考、考前辅导我也懒得去,所以每次模拟考试我都是‘超级低分’,离零蛋不远了。我是奉那位‘看不起大学’的网上牛人为老师的,大学反正是上不了了,索性信马由缰,走到哪里算哪里。”这些话似乎都是真话真情,但品位不高,甚至格调低下。

刘:可见,若人的自发性不加约束,是很可怕的,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本我”是要经过“超我”监督的,用“超我”来约束“本我”,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优越性。余光中先生说过,文章中的“我”并不是“本我”,而是愿望之“我”。写出“真情实感”就要表达出这种超越,这就是深化自我,创造自我,超越自我,提高自我。

黄:是的,“真情实感”光有约束还不行,还要对人生“体验”进行“提纯”。

刘:将思想情感“提纯”,与提倡写真情体验不会矛盾吗?会不会是让学生掺假呢?反而把“真情实感”写成了“假情假意”呢?

黄:将思想情感“提纯”,与提倡写真情体验并不矛盾:“真”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真”;“真”也不是简单地等同生活或内心感受的原版记录;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真人真事。作文是一种回忆,回忆不是全盘照搬,不能仅凭原生的感觉。《文心雕龙》说,原生的感觉是“云蒸霞蔚,万途竞萌”的。这时需要的是拉开一点距离,在想象中调动整个生命的经验和智慧,大力排除驱遣,形成凝聚的焦点,也就是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所说的“万取一收”,这才能进入为文的起点。这是一种深度自我和现场信息搏斗的过程。同时,作文的过程也是做人的过程。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作文时提高自己的认识,从材料中锻炼出“思想美”之后,方可为文。只有这样,才能使真情实感得到有效的蒸馏和升华,只有抒发经过了蒸馏和升华的“真情实感”,文章才会成为真正成功的佳作。

朱自清的《背影》写于 1925年10月,记叙了八年前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爱子的深挚感情,抒发了自己在生活困顿、精神压抑的境遇下对父亲深切的怀念之情。朱父接到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后,即挪坐到小椅上,戴上老花眼镜,一字一句地诵读起来,眼中好像猛然间放射出明亮的光彩。

其实,关坤英在《朱自清评传》中提到过这样一些实情:根据已得到的材料,我们知道朱自清从大学毕业后不久,一直到写《背影》时的1925年,他和父亲有过一段感情的摩擦,父子之间的矛盾有时是很激烈的。他上北大的第二年(1917年),父亲的差事交卸了,一家大小断了经济来源,从此生计日艰,继而债台高筑。1920年,他从北大毕业,理所当然,他要负担家庭的开支,但是承担多少、承担有没有限度、他个人有没有独立支配经济的自由,在这些问题上他和父亲发生了一次又一次龃龉。1921年暑假,他回到扬州八中任教务主任,父亲凭借与校长的私交,让校长将儿子的每月薪金直接送到家里,而朱自清本人不得支领。这种专制式的家长统治激怒了朱自清。一个月后,他愤然离去,到外地执教。父子从此失和。这年冬天,他不得不接出妻儿,在杭州组织了小家庭。1922年暑假,他想主动缓解和父亲的矛盾,带着妻儿回扬州,但父亲先是不准他进家门,后又不予理睬。过了几天没趣的日子,他又悻悻而去。以后父子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深,这就是朱自清在《毁灭》一文中所提到过的“败家的凶残”“骨肉间的仇恨”。1923年暑假虽又回家一次,但与父亲的关系仍未好转。但作者在写作《背影》一文时,只是用这样的词句做了交代——“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这就是作者对真实人生“体验”的写作“提纯”,很好地表现了自己的思想情感,也表现出了父子俩在“做人”方面不断成长、不断理解、不断成熟的过程。

刘:对了,将思想情感“提纯”其实是一个去粗取精的萃取过程。

黄:是的,思想情感“萃取”以后,还要“艺术”地加以表现。

刘:“艺术”地加以表现“真情实感”,是不是强调要充分发挥作者想象的作用呢?

黄:您简直是一语破的,“艺术”地为文过程,是一个思想孕育的过程,要使人进入意识,从自发到自觉,犹如在黑暗中探索,依照文体的特点,从蒙眬中浮现,这一切都是在想象的境界中进行的。而想象境界是假定的,不是真的,是超越生活的“真”,是虚实相生的。

白居易写作必读于老妪听,以辨其人民性;杜牧写作又哪里见过现成的阿房宫,可他笔下描绘的《阿房宫赋》却文采斐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湖光山色完全是移情,他并没有去过洞庭湖;卡夫卡在《变形记》中写格里高尔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可怕的大甲虫,力求表达方式与生活真实之间的对位与错位。“从理论上说,完全真实地再现现实将会排除任何种类的社会目的和社会主张。而显然,现实主义的理论困难——矛盾性,恰恰就在这里。对我们来说它显然是令人不快的,但却是文学史上的一个简单的事实 在现实主义中,存在着一种描绘和规范真实与训谕之间的张力 这个矛盾解释了‘典型’这一概念对现实主义理念与实践的特殊重要性,因为‘典型’构成了联系现在和未来、真实与社会理想之间的桥梁”(韦勒克《批评的诸种观念》)。由此可见,写好真情实感的艺术真实要有一个生活真实的同型结构或理想模型,至少是宽松的或对立的同型结构。当然,生活中的“真情实感”也需要艺术地加以再现。

非常有趣的是,完全是生活的照搬,也可能“假”;完全是虚构的,也可能“真”。谁又能说《西游记》没有“真情实感”呢?科幻的、童话的文章,哪样不是“虚实相生”?文艺评论家从来不去追究是否有“真情实感”,只是看其思想意义和艺术表达。其实,在中学生的写作训练中,也并不是所有类型的文章都可以依靠真情实感来写作的,有些文体就需要理性思维方式和专门的语言表达技能,如议论文、说明文等。

对学生考场作文要求具有“真情实感”,还真的要辩证理解。

刘:谢谢!

猜你喜欢

真情实感朱自清文章
清芬正气朱自清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论述小学语文轻松作文的教学尝试
作文立意的探究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第一生命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