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德育效果探析

2010-08-15莫宏伟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矛盾

莫宏伟

(广东海洋大学思政部,广东湛江52408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德育效果探析

莫宏伟

(广东海洋大学思政部,广东湛江52408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一门以中国近现代百余年的历史作为载体,以历史的“求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求信”目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纲要课如何展现其生命力,如何发挥其独特的育人优势,有四对矛盾亟待解决,即:真与信的矛盾、广与深的矛盾、熟与新的矛盾、学与考的矛盾。解决这四对矛盾的关键在于以真史真情感染人,以典型细节吸引人,以专题透析折服人,以开明考试释放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效果;矛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一门以历史课形式出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是以中国近现代百余年的历史作为载体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在效果这一点上,纲要课相比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有其独特的优势,因为它集历史课“求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求信”两大特征于一体,而真实更易令人信服。另外,对自己国家民族历史的认同是华夏儿女最易接受的认同,同时也是培养其它认同的前提和基础。然而,作为一门新开设的课程,各种各样的问题会接踵而至,纲要课如何展现其生命力,如何达到其独特的德育效果,有几对矛盾亟待解决,即:真与信的矛盾、广与深的矛盾、熟与新的矛盾以及学与考的矛盾。

真与信的矛盾。“真”在哪里?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的史事细节浩如烟海,不可能一一还原和再现,求真关键是把握其主流和本质。“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1]这是历史的“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信”的内容。当代这样一个资讯发达的时代,也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年轻人获取了太多的纷纭复杂的信息,接受了太多“戏说”“歪说”和“胡说”的历史。许多哗众取宠的偏激观念更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在他们眼中,真的东西不值得信,或让其信的东西未必真实,何况他们从小到大接受了太多的说教,有种本能的抵制和排斥。如何将“求真”与“求信”这两个特征统一起来,以“求真”达到“求信”的目标呢?这是纲要课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并且这个问题解决的好,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如何解决呢?首先,在内容上,在把握中国近现代史主流和本质的前提下,尽量还原历史的真实,不夸大,不缩小,实事求是谈成就,坦坦荡荡讲挫折,毫不含糊看分歧。任何遮掩、回避的最后结果只能令学生反感而把一个个真实解释历史的机会拱手让人。如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章,不能回避的史事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想用遮掩回避的方式来凸显中国共产党的抗战贡献,其结果是适得其反的。真实再现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丝毫也不会影响到共产党在抗战中中流砥柱的作用,因为中流砥柱的作用主要是着眼于战略而不是战役。这样也更能体现抗战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胜利。这不也正是我们想从这一历史史事中得到的重要经验启示吗?这不也正是今天实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迫切需要的力量之源吗?其次,在方法上,突出一个“情”字,以情感人最能贴近和打动人性、人心。教师要自己走进历史,融进感情(否则是个不称职的老师),随先人一起喜怒哀乐。教师的真实情感最容易感染学生。另外就是聚焦细节(情景教学)。我们不能因为学时的局限就只梳理历史的脉络,只阐述重大历史事件,评点重要历史人物,有时“细说历史”更能收到育人之效。同样以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章为例,同学们或多或少地接触到一些抗日英烈的故事,除了这些为后人传诵的英雄外,更多的是为国捐躯的普通士兵,他们没留下遗骸,甚至连名字也没留下。我给学生讲述了两个普普通通士兵的感人故事,学生随我一起流泪。我告诉我的学生们:这样的故事何止千万,在那苦难的时刻,那么多人为了这个国家义无反顾,捍卫生我们、养育我们的这块土地,倒在了强敌的枪炮下,他们也有父母、妻儿,也有理想、追求,也多么希望过上安逸的生活。然而今天的年轻人却是不再崇拜英雄的一代,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够在心中留下一块圣洁的地方安放我们的英雄们……。那一刻我的教室出奇的安静,接着是热烈的掌声。课后学生纷纷通过电话、短信和我交流,我知道我细说的历史撼动了这群年轻学子的心。当然,细说历史的目的是精心选择典型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营造历史情境、氛围,通过故事还原历史的精彩,而不是将历史庸俗化,或降低到小学讲故事的水平。讲授的同时穿插典型的图片、声音、影像(这些都是情境教学的重要环节),这些能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和信息获取的轻松愉悦感,这些信息往往是文字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这也是较感性的年轻人的学习特点和习惯。况且历史从来就不是仅靠文字来记述的,它还包括丰富的实物、声音、影像纪录。这些丝毫不会损害历史的严肃性,相反能够大大激活大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广与深的矛盾。有限学时何能兼容百余年的历史,这是上纲要课的老师共同的感慨。这门课就其广度而言,讲述的是1840年至2008年这160多年的历史,但又不仅仅是这一百多年的史事,有太多的背景需要介绍。就纵向而言,必须了解我们国家悠久的文明发展史,“不了解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不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由盛到衰的历史进程,就无法了解为什么从鸦片战争开始,会发生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化的历史转折。而且,封建社会不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种种优点和缺点、精华和糟粕、成就和问题,无不十分强烈地影响着近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不了解封建社会,也就很难深刻地、透彻地了解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横向的就是中国同世界的历史联系,因为正如胡锦涛所说,学习和研究历史,‘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如果不了解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不了解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不懂得殖民主义的本质和根源,不进行中国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综合国力等方面的历史对比,同样无法了解为什么从鸦片战争开始,会发生中国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化的历史转折。”[2]这门课就其深度而言,“纲要”与中学“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的关系决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衔接与深化、普及与提高、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而学生对这门课有太高的期待,他们渴望得到和中学时代完全不同的知识。学生的期待会对任课老师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在不偏离主线、主题的前提下,在有限的36学时(其中含至少四分之一的实践课)内,将这段内容庞杂的历史讲深、讲透,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真正起到“咨政育人”的作用呢?这也是每位纲要课老师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矛盾,我选择了专题授课的形式。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主线和本门课程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以及学生的疑点难点问题,我把教材列为十二大专题。即:(1)“中国近现代史概述(综述)”;(2)“中国古代文明的世界地位及由盛转衰的原因(对封建社会作总解读)”;(3)“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入侵对中国的双重影响”;(4)“旧民主主义时期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5)“从北洋政权到南京国民政府:中华民国的双重影响”;(6)“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7)“从陈独秀到毛泽东:中共六任领袖的更替”;(8)“抗日战争的反思与启示”;(9)“人民军队胜利和国民党军队失败的原因”;(10)“民主党派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1)“新中国的确立及意义”;(12)“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这十二个专题一环扣一环。第一专题是对整本教材作线索疏理,突出主流和主线,解决广度的问题。后面的十一个专题旨在围绕主线讲深、讲透。如第二专题:“中国古代文明的世界地位及由盛转衰的原因(对封建社会作总解读)”。这个专题主要展现“两个历史落差”。第一个历史落差是:中国的繁荣与西方的望尘莫及。中华民族曾经在长达两千余年的时间里始终处于先进水平而领跑世界。这段曾经辉煌的历史能激发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是为什么要强调中国古代文明的世界地位的原因。正如李文海先生所说,因为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曾经泛滥过一阵民族虚无主义思潮,这个思潮竭力诋毁和丑化我们的民族,全盘否定我们的传统文化,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其次,它在现实生活中,只能起着涣散斗志、搅乱人心、散布悲观失望情绪、动摇和打击民族自信心的消极作用。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丧失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第二个历史落差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和中国清王朝中期的衰弱。两相比较,一个是相对停滞的、按照“蜗牛爬行的速度”缓慢行进的封建主义的中国,一个是迅猛发展并急欲对外殖民扩张的资本主义的西方世界。由此我们知道,中国的落后并不是鸦片战争以后才开始的,早在鸦片战争以前相当一段时期内,中国就已经明显地落后于世界一些主要国家了。正是这种落后,使得中国无力阻止殖民主义侵略者的横暴相加。这样,历史自然地过渡到近代那段国无宁岁,岁无宁日的苦难岁月。这种落差很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灵震撼,激发学生的自强意识。这样当我们过渡到第三专题“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入侵对中国的双重影响”时,学生很自然的懂得,帝国主义的入侵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再播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记录片,理性与感性交融,对学生的触动可想而知。而第四专题讲述在那灾难深重年代,为了阻止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沦,不同阶级政治代表人物所进行的探索和抗争。总之,通过十二个专题的深层次剖析,深刻再现“中国如何濒临亡国灭种的深渊,中国人又如何把自己的国家从苦难深重、濒临死亡的境地下拯救出来,不但站立了起来,而且经过顽强探索和艰苦奋斗,今天正走向繁荣富强、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这段历史。”[3]紧扣了主题和主线,又有理论深度,且以理服人,真实可信。

熟与新的矛盾。纲要课的内容在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是最为学生所熟知的。我们的教育从小到大都在学历史(其初中教材分为上、下两册,合计近17万字;高中教材也分上、下两册,合计近45万字)。尤其是经历了高考这关的文科学生,那可是对历史知识点进行了地毯似的搜索。这种一定程度的历史知识的储备,既是大学生学习“纲要”课的基础,同时又成了学习“纲要”课的障碍。“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这门课程相对其它思想政治课程而言,缺少新鲜和刺激感,学生普遍有种本能的抵触情绪。加上历史学的都是过去的事,尽管孔子早就说过,学历史的意义就是“告诸往而知来者”。但一直以来,应试教育下学历史都是学死知识、硬条条,和当前政治、未来发展、国家前途、国际纷争没有一点瓜葛,在学生眼里,历史还是历史,对未来则茫然无知,根本感觉不到学历史和国家前途及个人职责之间的关系。正因为学生认为与个人自身的发展没有多大关系和实际价值,现在是证书的时代,考证书比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更有用。所以,学生的学习动力明显不足。如何吸引这些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个性张扬并且自以为已经非常熟悉历史的大学生能够重新回到课堂上来呢?

解决这一对矛盾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课前做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认知程度,再结合纲要课的目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备课。备课内容应从广度和深度上做文章,真正体现大学的高度,是中学历史的深化,前面介绍的专题授课方式就是一种很好的模式。二是讲好第一堂导入课。这堂课非常重要,是拨开迷雾的关键。因为学生大都有这种困惑:为什么一直在学历史,大学还要学?导入课一定要讲清楚历史的真正意义所在,孔子说过,历史的意义在于“告诸往而知来者”。而我们中学时代应试教育下学习的历史死知识,硬条条,并未让我们从中获得多少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和个人人生际遇的借鉴。从这点来说,中学之所学并未真正获得价值。另外要讲清楚学习纲要课的目的和要达到的高度。这样学生就不会以自己所学很多而自负的排斥,也会对这门课有新的期待和兴趣。

学与考的矛盾。公共课的学与考一直是一对矛盾。学校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上努力创新,探索让学生喜爱和认同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达到现实教学目的,但一到考试,却又不得不严格的遵照大纲,规定覆盖面多少,难易程度多少,重点难点如何体现,主客观题型占多少比例,等等。这本应是一门以分析、运用为重的课程,并且从教育者的主导意志而言,是应为现实服务的。但在现行考试机制中,客观性试题不用说,而主观性试题部分,也在很大程度上被客观化了。论述题,必须制定详细的标准答案。这个标准答案,将历史知识点“机械化”,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化思考,也使考核内容与教育的主导意志严重脱节,更不用提现实意义的体现了。我从一篇文章中了解到美、日等国如何考历史的,很值得我们深思。日本的高中历史课考试曾布置这样一道题:“日本跟中国曾有交战,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赢在什么地方;输了,输在什么条件上?”对此,不少同学的回答是:“这场战争可能爆发在台湾与中国大陆统一之后。因为这样一来台湾海峡就成了中国的内海,而日本从中东运输石油到本土的油轮必须绕道马六甲海峡,成本大大增高,所以日本油轮要从台湾海峡经过必须出动驱逐舰。这样与中国军队难免有一场激战。时间大约在2015年至2020年之间。所以日本从现在起就要做好对中国作战的准备。”美国中学生世界史课考试时出了这样一道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个方面分析。”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准确合理,就教育者的主导意志来说,十分明确而具有现实意义,这种教育和考试把每个学生推到国家政治和未来发展的最前沿,使每个人从小养成总结过去,关注和谋划国家未来的习惯,实际上就是一种典型的爱国主义教育,但这种教育将爱国主义精神落到实处。爱国是什么?首先就是“把国家当成我的国家”,每个人都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不是做一个只会执行不会思考的人,或仅仅当个献身英雄。而我们考试的机械化会使学生为应付机械考试而放弃创造性的思考,使考试无法反映和体现教育理念,最后结果就是考试将大大削弱或妨碍教学效果。

如何解决教与学这一对矛盾?其实很简单,就是给考试松绑。我们的教育主导意志非常明确,教学也一直在创造性尝试能收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式和模式,那么考试也应该站在这样一个高度,使教学的目标与考试目标保持高度的和谐统一,考试不仅是教学效果的一个检验还是一个深化。考试的话题应是充满灵活性和思想高度的话题,不可能也没有标准答案,教材不能成为考试的蓝本。这样学生就会把关注点集中到课堂上而不是考试上。另外,就是平时考核尽量多样化,并加大分数比例,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目的。可以是参与课堂讨论;撰写历史论文;写社会调查报告;直接参与课堂教学等多种形式。总之,考试是为教学服务的手段而已,不能象应试教育那样本末倒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2]李文海.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综述”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08).

[3]金冲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几个特点[J].高校理论战线, 2007,(03).

(责任编辑:魏登云)

On the Results of Moral Education of“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MO Hong-wei
(Teaching Department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zhanjiang 524088,China)

The course“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dealing with Chinese modern history of about 100 years,is a theoretical course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by dint of which the educational aim at“being loyal”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teaching of“true historical facts”.If we want to show the vitality of the“Outline”and exert its unique advantage, there are four contradictions that remain to be solved:truth and loyalty,width and depth,familiarity and strangeness.And the key to solving the contradictions is to influence students by true facts,to interest students by typical particulars,to convince students by penetrating analysis of special topics,and to ease students by feasible exams.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results;contradictions

G642.0

A

1009-3583(2010)-03-0081-04

2010-03-12

莫宏伟,男,湖南怀化人,历史学博士,广东海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国现当代史研究。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