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2010-08-15

科技传播 2010年24期
关键词:馆藏居民图书馆

张 昊

湖南株洲市图书馆,湖南株洲 412000

1 社区图书馆建设的现状

社区图书馆是为一定地域内的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具有公益性、教育性、休闲性等特征的一种新型图书馆形式。它依托于社区,通过不同载体的文献资源为社区居民服务,其基本特点就是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为社区居民传递实用信息、开展社会教育、开发闲暇时间等。

目前,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采取的模式有:公共图书馆的延伸服务和分馆建设模式、共建联办模式、地方政府模式、家庭图书馆模式、网络模式等。虽然各级政府都在积极投入资金进行各种模式的社区图书馆建设,但是在整体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社区图书馆事业仍存在诸多不足,文献资源、布局建设以及服务和管理都存在较大的问题,社区图书馆资源利用率低,未形成整体合力。

2 社区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1)经费短缺和图书资源更新缓慢。相当数量的社区图书馆没有法定的经费来源,少数社区图书馆有经费投入但都不多,除去人员工资、办公费用后所剩无几,导致馆藏更新缓慢、馆藏数量少和种类不齐全等,直接影响社区图书馆进一步发展。

2)馆藏资源利用率低。目前,社区图书馆在社会知名度不高,资源利用率低;馆藏结构不合理,采购随意性大;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方式单一,服务手段滞后,难以开展新的服务内客和服务途径等。

3)宣传缺乏力度,影响面不大。尽管社区图书馆就在辖区内,有的甚至就在居委会大楼内,但却有很多的居民不知道自己居住的社区有图书馆或者图书阅览室。

4)社区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所限。借阅场地小:很多社区图书馆设在社区居委会里,只有一到二间办公室做图书馆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都将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管理人员不固定,缺乏专业化、持久性、制度化管理:社区图书馆的管理员几乎都是兼任的,更没有经过专业知识的培训,从而使得图书馆的业务得不到正常开展。

开放时间不固定:有相当一部分社区图书馆不能做到天天开馆,甚至也实行朝九晚五的作息时间,双休日也不开放,这就给上班的居民带来了麻烦,享受不到社区图书馆的服务。

3 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对策

1)为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提供法律保障。早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出台的地方图书馆条例或管理办法中,虽然都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分级设置图书馆”,但这些条例或管理办法事实上确立的是县级及以上图书馆的“公共图书馆”,目前还没有社区和乡镇一级公共图书馆建设的相关文件。我们呼吁相关部门尽快出台《中国社区图书馆建设标准》、《社区图书馆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对社区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地理布局、经费设施、管理服务制度等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少年儿童、外来务工等各类群体的特殊需要提供多种方式的服务,也可以通过开展各种生活讲座、影视展播、科普活动等,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使社区图书馆真正贴近居民、融入生活,真正成为居民身边的图书馆。

3)建设具有特色的社区图书馆。特色社区图书馆的建设,要从本地政治、历史、经济、文化、地理环境的特色出发,充分体现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鲜明个性。社区图书馆因为受到许多方面的限制,使得藏书体系不能健全,而建设特色图书馆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比如在老年人较为集中的社区,可以老年人喜爱的休闲读物和家庭医疗保健方面的书刊为主;在教育集中的社区,可以教辅资料和青少年读物为主。只要有了丰富的特色馆藏,就可以开展各种特色服务了。

4)变机关、单位、企业或学校图书室为社区图书馆。许多社区内都有企事业单位或中小学校,他们都建有自己的图书室,有的甚至有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如果能由社区居委会出面协商,他们出人、居委会出钱和他们一起共建共享图书馆,这样既丰富了馆藏资源、扩大了服务范围、又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一定会受到社区居民的普遍欢迎。

5)加强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图书馆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业务工作,它有整理、分类、编目、缩印、采集二次文献等工作,如果不懂业务,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各级文化部门和图书馆的管理部门一定要重视对社区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可以编写通俗易懂的业务教材,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计算机运用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区图书馆管理的需要,把社区图书馆办得更好。

[1]张洪彬.深圳市社区图书馆的调查与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6(1).

[2]周大海.我国社区图书馆现状及其对策[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4(6).

[3]张新宇.哈尔滨市社区图书馆现状问题与对策[J].图书馆建设,2003(4).

猜你喜欢

馆藏居民图书馆
馆藏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图书馆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去图书馆
1/4居民睡眠“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