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推动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运用

2010-08-15梁红武

科学之友 2010年8期
关键词:中学计算机教材

梁红武

(忻州市田家炳中学,山西 忻州 034000)

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教学已成为中学教育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然而,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是比较落后的,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因素制约着中学计算机教学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对现行的中、高考体系进行改革,完善和建立信息课机制,以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推动计算机教学的发展。

1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计算机的应试教育

以“考试”为主导的教学是应试教育最显著的特征。由于目前计算机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基础性学科,加上学校管理者的信息意识比较淡薄,以及教学条件的不足,计算机教学未能在许多中学的课程设置中占重要地位,或者干脆没有设置该课程。因此,一些教师纯粹是为了对付考试而教学,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考出好成绩,一方面减少学生上机的时间,另一方面采取“填鸭式”、“满堂灌”的形式教授一些计算机知识和概念,不断让学生做习题,学生是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他们缺乏动手操作、积极探索和创新的机会。这种教学模式十分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发挥。

1.2 管理体制缺乏或效率低下

首先,计算机教学至今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虽然教育部早在2000年就印发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对中小学信息教学内容和课时等提出了较细的要求,但这只是指导性的文件,没有提升到教学大纲的高度,所以没有约束力。另外,到目前为止,国家也没有统一编制的计算机教材,市场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计算机教材,造成了中小学计算机教材杂乱无章,令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导致中学计算机教育难以进行规范。即使有计算机统考,各地区形式也不尽相同,同一地区水平难以规范,无法进行统一评估。

其次,中学管理者普遍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当前我国的计算机还处于普及阶段,计算机教育的水平也相对落后。同时,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的重视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一方面强调其重要性,另一方面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削减计算机教育的教学总量。为了提高升学率,不断挤占信息技术教育课时,致使信息技术教育滞后于整个素质教育的发展。

再次,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一部分学校虽然建立了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但人均计算机数量很少,教师的教学活动基本停留在书本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上。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学习动机。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计算机教育课的开设,制约着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最后,由于缺乏有效管理。中学的计算机教育课教师自行其事,缺乏有序性和连贯性。课件制作软件奇缺,授课系统性和实用性较差,影响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积极性。中学计算机教学还没有一套对教师进行评价的科学体系,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无序性。

2 应对策略

2.1 让素质教育成为计算机教学的导航

中学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普及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提高青少年的现代信息素质,使计算机技能更好的服务于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最终要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素质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指的是人在创造活动中或者在需要创造性解决问题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有创见的思维,它的显著特点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教师要注意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要对他们的创新活动和创新精神进行激励。在教学中,可以合理安排项目,让学生展开想象,勤动手动脑,勤创新求异。另外,要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习过程是一个培养思维和毅力的过程。学生上机通过手、眼、心、脑并用而形成的强烈的专注,使大脑皮层产生高度的兴奋,将所学知识内化。每一次操作的成功,都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更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

2.2 转变观念,提高管理效率

要解决中学管理层存在的问题,首先,要从计算机教材上进行规范和提高,努力改善信息技术教学的软、硬件配置,必须加大对计算机教学的资金投入,加强软件、硬件、网络、多媒体的升级改造,为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整体水平创造条件。我们还要以应用为核心,大力推动计算机网络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促进信息教育环境的形成。其次,结合新一轮的课程教材改革,建设基本教学资源库,大力整合网上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2.3 完善信息技术教学管理

建立中学计算机教师教学规范的约束机制,加强计算机学科的常规管理和评估工作,将计算机教师的业绩纳入到考核体系中来,在常规教学检查中要给予充分的体现,以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教学效果。还应该对现行的考试体系进行改革,使之能够反映出信息技术、多媒体、网络信息技能,尤其是各种常用软件的应用。

总之,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应当转变观念,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使中学计算机课程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中学计算机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计算机操作系统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