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清江南女报社之经济状况

2010-08-15张源远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3期
关键词:女报官话本社

张源远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 上海 200234)

清代晚期,随着西方列强的步步进逼和清朝政府的节节败退,公共知识分子在危机中愤然而起。作为挽救危局的一种方式和策略,晚清公共知识分子发起了女性解放运动。而创办女性报刊,则成为宣传女性解放最有效的舆论工具之一。江南作为晚清女性解放运动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女性报刊的出版也极为兴盛。

然而,女报由于受到平面媒体的传播广度、晚清社会的开化程度及其主要受众——广大女性的知识水平等限制,发行量一般都不大,资金支绌者比比皆是。本文以《(官话)女学报》(1)《女报》(《女学报》)(2)《女子世界》(3)《女报》(4)四种发行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江南女性报刊为对象,对其经济状况作以分析。

一、资本来源

晚清江南女报资本来源主要有二:其一为捐赠,其二为招股。

(一)捐赠

捐赠是早期女性报刊资本来源的重要形式。

《(官话)女学报》成立之初即在刊物上发表文章,陈述办报资金的困难:“从来每有极好的人,起来救世,人家受他的恩惠,后来便终止的。不为人手不齐,即为银钱不继,虽有了这偌大耐久的心,也就冷下了。现在这报,开创的资款,也不是很大。出报的张数,亦不很多。……然而只怕渐渐的财力乏了……”号召广大女子“乐助捐款”。

广大“名媛贤姝”的捐款也是《女报》(《女学报》)资本的主要来源。捐款者称“赞助员”,每期刊印“赞助员题名”于杂志之“扉页”。譬如“女学报第二年第一期”(光绪二十九年二月十五日(1903年))之“赞助员题名”:

鲍蕴华女史四圆

麦秀容女史四圆

梁淑琼女史二元

……

实行股份制的《女子世界》也接受零星社会捐款。第四期即有“收捐致谢”,录之如下:

昨承娄江周女士红梅捐入本社英洋六元。按周女士为高若剑公之室,已于去月作故。此捐盖遵女士遗命也。本社既惜其夭折,复感其热心,不敢不收以成其志。除赠高君本誌全年外,谨书数语以申谢忱。

同样是招股经营的《女报》,亦接受社会捐款。

本社紧要广告

本报第一增刊原定闰月出书,后以经费支绌未能付印,兹承

汉口致忠女学校 捐集洋贰佰元

……

同人铭感无任,特此鸣谢。

(二)招股

《女子世界》和《女报》都采取了向社会招股的方式募集资本。

《女子世界》现存刊物上未见其招股广告,然根据陈以益续办之《新女子世界》的“本志紧要告白”中提到的“前女子世界社股友及阅者等,与新社无涉”,可知《女子世界》有“股友”存在,此为其招股经营之明证。

而《女报》则在其于第一卷第一号之卷首可见其“招股章程”:

本报招股章程

一、本社系合资会社性质,共筹股金万元,作为资本,入股者为股友。

二、本社股份,分二百股,每股五十元。

三、各股友认定股份后,即须交银,本社给以股票息折为凭。

四、交本社股银者,止限现银,不得在别项往来划扣。

五、股友入股之后,不得任意退社。

六、股份利息,由缴银日起,常年一分,每年二月底清账。

七、每年出报告一次,分寄各股友。

八、年底清账,所有盈余,作十五份分账。派以二份作公积,三份位奖励办事人,十份为股东红利,登陆次年三月本报声明。

九、股东会议分寻常、特别两项,寻常会议,每年正月七月举行;特别会议,临时邀集。

十、本社总董、议董,在开办之前,以权数之多寡,定董事之秩序,不支薪水。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通过发行股票及其他证券,把分散的资本集中起来经营。通过股份制公司这种财产组织形式,可以把不同形式、种类的资本组合在一起,形成资本集聚,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力量。毫无疑问,招股经营是一种先进的现代经营理念。然而,招股经营的女报,由于购买股票的人数很少,所以依旧处于经费支绌的状态。

二、营业收益

营业收益主要包括发行收入与广告收入。

(一)发行收入

《(官话)女学报》在《女学报告白》中,指出该报“为开中国女学风气起见,并非牟利”,创办伊始,免费赠阅一个月。之后,每张报纸(《(官话)女学报》“其式单张”)亦“只取纸料钱三文”。

《女报》(《女学报》),原定每月一期,月望(即农历每月十五)发行,定价每册大洋一角五分,全年十一册全订者一元五角,不含邮递费用。并设“代派所”以广发行,代派所每册提二分酬劳。

《女子世界》零售每册大洋二角,邮资三分;全年十二册共二元,邮费大洋二角。代派处售满十份八折,满三十份七折。女子世界在全国各地的“分售处”已成规模,有二十一处之多。然而,代派处欠缴报资的现象也是频频发生。《女子世界》于第四期卷末书“代派诸君鉴”,催缴欠款。但是,似乎“代派诸君鉴”并未奏效。第七期卷末即公布了欠费不缴的代派处:

……

武昌青石桥总派报处 十七元六角

常州新群书社 十三元四角

苏州开智书店 五元二角

元和周庄沈子树先生 六元二角

由于代派处拖欠款项,《女子世界》社不堪其扰,于是在第二年第三期卷末刊印了“警告代派处新章”:

本报已出第二年,深蒙 诸君力为推广,不胜铭感。上年容有数处报价未清,以致本馆不堪赔累,难于周转,特定新章数则。

一代派处于第一期应付报价三份之一,该报定后不能退还,邮费照加。

一本报于发行第三期时即行续付报价三份之一,余于第六期一律付清,不依此例者概作零本算结,邮费照加。

一空函定报概不作复

《女报》每册售大洋三角。《女报》亦有设“代派处”代为发行之计划,其第一卷第二号卷末有“女报代派处专约”:

处今日之女界智识过渡之时代而有我唯一完全之女报出现,其欢迎之众……(以下文字模糊不可辨)

就20世纪初年全国大势以观,《女报》的“代派处”想必也有数处。然因其杂志存在时间较短,缺乏更多的相关资料支持。

(二)广告收入

晚清女性报刊作为一种新鲜事物,有一定的读者群,保证了广告的媒体覆盖程度和目标接触人数,这就成为其承接广告业务的客观条件。《(官话)女学报》为单张发行,不曾有广告业务;而《女报》(《女学报》)或有停刊,且存在时间不长,未见承接广告业务。《女子世界》则有明确的“广告价目表”:

洋装一页:四元

半页:三元

一行:两角

至第二年,广告价格略有下调:

洋装一页 三元

半页 二元

四分之一页 一元

主要是“新书出现”及速成算学社之类的文教类广告。譬如:

海虞图书馆新书出现

教育应用:真兴味丁初我译

战争哲学之一斑丁初我译

出版所:常熟海虞图书馆

《女报》没有刊登其广告价目,不过广告为《女报》的重要特色之一。《女报》曾于其杂志上向读者毛遂自荐,罗列《女报》“十大特色”,其中提到广告的有三条。广告之于《女报》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综观现存资料,《女报》刊登了大量的广告,广告对象涉及相当广泛。除了女校、公学招生广告,最新女子教育读本广告外,还有松冈医院广告(妇人科、小儿科、产科)、寿美礼白粉(使皮肤洁白)、寿美礼洗粉(西洋洗涤剂,洗脸、洗发、洗绵布汗渍)广告等。

三、营业支出

营业支出主要包括稿酬与职员薪酬。

(一)稿酬

《(官话)女学报》在《论〈女学报〉难处和中外女子相助的理法》中,讲到的帮助的三个法子之一便是“帮助文墨,请各人立愿,月写一两段,一两篇,寄登这报”。稿酬为一文每篇。

《女报》(《女学报》)主要由楚南女子陈撷芬编撰,此外,仅有零星来稿在于报章,未见其稿酬标准。

《女子世界》面向社会广征女子世界杂志社“调查员”,调查员有义务“将有关女学文件及女学状况或论说、诗歌、新闻、规约、学校、摄影等件随时邮寄本社发行所,每月以一件为率”,报酬为《女子世界》全年杂志。《女子世界》还主办“悬赏征文”事宜:

女学悬赏征文:

女中华(不拘论说白话传奇体例)

急救甲辰女子之方法(不限体例)

甲等悬赏十元,余递减

《女报》设“特别赞成员”、“义务赞成员”及“义务记者”为杂志供稿。此外,《女报》也广收来稿,“凡临时惠稿者选登后,即以该期报奉酬”

(二)薪酬

《女报》的工作人员包括社长金能之,总编辑陈以益,撰述员若干,誊写一人,校对一人,庶务兼书记一人,会计一人,东京事务所经理一人。所有人员均尽义务,不支薪水。且该社“招股章程”规定董事会之“总董”、“议董”也不支薪水。

其他三种女报没有职员薪酬的规定。不过女报社基本都面临经费紧张、人手短缺的窘境,像《女报》那样办报人员“均尽义务、不支薪水”的现象,应当是极其普遍的。

四、结语

正如《(官话)女学报》所申明的那样“从来每有极好的人,起来救世,人家受他的恩惠,后来便终止的。不为人手不齐,即为银钱不继……”“不为人手不齐,即为银钱不济”,一语道破了近代包括女性报刊在内的众多公益事业慨然兴起,最终难以为继、被迫停办的根源所在。然就晚清女性报刊的创办来说,“人手不齐”只是相对劣势,而“银钱不济”才是根本问题。

综观本文所考察的四种报刊,“银钱不济”是贯穿于其始终的重大问题。第一,四种报刊均接受社会捐款。《(官话)女学报》成立之初即呼吁广大女性同胞“乐助捐款”;《女报》(《女学报》)每期都有“女史”捐款名单列出;股份制的《女子世界》也接受零星社会捐款;同样是招股经营的《女报》,数期之后其增刊便遭遇“经费支绌”,最后竟不得不依靠来自汉口致忠女学校一笔捐款得以为继。第二,四种报刊的停办基本都与经济困难有关。《(官话)女学报》停刊有政治的原因,但不能否认其创刊之初即存在的“资款”不大的问题。《女报》(《女学报》)因“苏报案”牵连,其主编陈撷芬不得不出走日本,杂志在日本出版一期后,即告停刊。失掉了此前每期皆有的国内“女史”集款赞助,当是其最终停止出版的重要原因。《女子世界》癸卯(1903)腊月创办,甲辰年间出版九期,乙巳年间出版五期,丙午年二期合一出版,之后即无下文。杂志不断延期出版,基本可以肯定是由于经费不足。至于宣称其“资本充足,办事认真,绝不踏从前各杂志愆期之弊害”的《女报》,数期之后便难以为继,不得不依靠捐款勉强度日,不久亦停刊。

晚清女性报刊经济困窘,原因有二。首先是开办经费准备不够充分。这就表现为很多杂志的发行数期即告停刊,甚或某些杂志第一期即为最后一期。第二是发行的报刊盈利不丰,赔本现象频频发生。有的报刊主为公益,很少考虑经营的策略;也有的刊物也注意了经营策略,譬如承接广告业务以增收入,设立代派处以广发行。然最终还是入不敷出,被迫停刊。而决定晚清女性报刊的发行量的,除了杂志本身的质量,还有广大女性的地位、受教育程度与经济水平。在广大女性地位低下、多为文盲、普遍不掌握财权的晚清中国,女性报刊的销路可想而知。

注释:

(1)《女学报》:中国第一份妇女报刊,也是中国最早的白话报刊之一,初名《官话女学报》。?1898年7月24日(即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初六),《女学报》在上海创刊。该报由上海女学会创办,是上海桂墅里女学会书塾的校刊及女学会的机关报,是我国第一张由妇女主办、并以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报纸。出版发行了12期,于光绪二十五年10月29日停刊。

(2)《女报》(《女学报》):初名《女报》,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创刊,在上海出版,不久即停刊。至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续出,月刊,期数重起,由苏报馆发行。改名《女学报》。光绪二十九年,“苏报案”发生,撷芬避居日本,第四期改在东京出版,由上海国民日日报发行,光绪二十九年停刊。

(3)《女子世界》:月刊。清光绪三十年冬由丁初我等创办,三十一年停刊,共出17期。是辛亥革命前出版时间最长的妇女刊物。主张男女平权,抨击封建礼教,宣传爱国救亡,鼓励妇女投身革命。编辑和主要撰稿人有柳亚子、徐觉我、沈同午、蒋维乔、丁慕卢等。

(4)《女报》:陈以益于一九○九年一月在上海创办的。《女报》为月刊,设有论著、教育、家庭、社会、文艺、纪载等栏.每期都有插图,文字雅俗并行。发行五期,当年即停刊。

[1]潘璇.论〈女学报〉的难处和中外女子相助之理法[N].女学报,1898-08-15(3).

[2]女学报告白[N].女学报,1898-08-03(2).

[3]刘巨才.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史[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9.

[4]《(官话)女学报》.

[5]《女报》(《女学报》).

[6]《女子世界》.

[7]《女报》.

猜你喜欢

女报官话本社
近代报刊女性主义的叙事特点探究
读者服务部邮售书目
“《常用曲牌新谱》出版座谈会”在本社举行
征集官话易祛除官话难
俗话说,官话说
《杂文选刊》2012年9月中、下旬版精彩推荐
《杂文选刊》2012年6月中、下旬版精彩推荐
官僚不除,官话难已
陈撷芬创办的中国第一张女报
林宥嘉有人听我的歌就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