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育儿资讯

2010-08-12

cookie world 2010年7期
关键词:佐佐木太郎育儿

AMRICA美国育儿新著认定,过多表扬不利孩子成长

不少父母认为,表扬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激励他们取得成就。美国一部育儿新著认定,表扬孩子要注意方式方法,过多表扬不利孩子成长。

并非万能

新著名为《育儿震撼:关于儿童的新想法》,由阿什莉·梅里曼和波·布朗森合著。两名作者认为,一些常见育儿方式存在不妥之处,譬如父母过多表扬孩子实际上会阻碍孩子成长。

作者说,父母以称赞孩子聪明方式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已成为一种育儿趋势。父母们认为,这有助孩子取得成就。英国《每日邮报》称:“表扬已成为现代育儿方法中的一剂万能药。”

但是,父母如果因为孩子完成一些力所能及或琐碎小事就大加赞赏,会令孩子产生消极情绪。一些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孩子不喜欢因小事受表扬。父母这样做可能使孩子不再努力钻研,不知道自己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过犹不及

作者在书中引用多方研究成果证明,表扬孩子过犹不及。

美国斯坦福大学一项针对150名本校学生的研究显示,受到过度表扬的学生往往不愿承担风险、不愿付出努力、自我激励少。

斯坦福大学卡罗尔·德韦克教授一项类似研究以400名时年9岁的学生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称赞孩子聪明会使他们表现失常,女孩所受影响更甚。

测试前夕,研究人员一一告诉孩子:“你在这方面一定厉害”。结果,学生们所得分数比平时下降20%,一些女生的成绩下降更多。研究人员认为,孩子们表现失常是因为测试前的表扬令他们感到压力。

重在方式

作者建议,父母对孩子的赞赏应有一定限度、态度真诚,而且应更多地赞赏孩子的努力过程而非结果。

一些英国专家认为,表扬孩子应注意方式方法。英国不少学校“凡事必奖”,奖品包括贴纸、糖果乃至购物券。孩子们觉得这是一种“贿赂”,学习热情大大降低。

北约克郡哈罗盖特格拉马学院心理学系主任埃玛·邓莫尔说,相对于当场表扬和奖励而言,孩子们更喜欢自己的进步得到认可。

德比大学教育学高级讲师西蒙·布朗希尔说,应当予以表扬的是不同寻常的进步或成绩。“奖赏应该付出努力才能获得,”布朗希尔说,“我完全赞成奖励,但那必须是对进步的真诚认可。毫无缘由奖励或认可是对奖励概念的贬低。”

GERMAN新生儿的“哭声”反映出父母的语言

一项新的研究在对比了德国婴儿和法国婴儿的啼哭声后得出结论:仅仅三天大的婴儿的啼哭声,就能够反映出其父母所讲的是何种语言。

专家们早就了解到双亲的声音,尤其是母亲的,能够被子宫内的胎儿所感知并记忆,还有其他一些声音,比如旋律简单的乐曲。这项研究说明,周围语言对婴儿声音形成的影响要远远早于从前研究人员所认为的。它揭示了早在婴儿咿呀学语或是叫“妈妈”、“爸爸”之前,他们已经学会了母语的方式,并通过啼哭表现出来。

在这项研究中,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的医学人类学家Kathleen Wermke博士和她的同事们对60名出生3到5天的婴儿的啼哭方式进行了记录和分析,其中的一半婴儿是出生在法语家庭,而另一半出生在德语家庭。所有的被测婴儿都具有正常的听力水平,且是足月的,法国婴儿的哭声被语言学家称为上升的旋律线,是由低到高的;而德国婴儿的哭声是下降的旋律线,由高向低。这种旋律线的组成包含了声调。研究发现婴儿啼哭的方式与他们母语的说话方式是一致的。

AMRICA受欢迎的孩子成人后更健康

瑞典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学校里受欢迎的孩子长大后患病风险,比那些孤独和不受欢迎的孩子要小得多。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健康公平研究中心,从1953年开始对当年出生的1.4万名瑞典婴儿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在这些孩子中,12岁至13岁时在学校里有很多伙伴、受同学欢迎的孩子在成年后到医院就诊的频率较那些不大受欢迎、经常独处的孩子,要低很多。1973年至2003年的瑞典医院病人记录显示,儿时孤独的孩子长大后患病风险是那些受欢迎孩子的4倍。

参与研究的阿尔姆奎斯特说,孤独的孩子比受欢迎的孩子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精神病。长期受冷落的孩子不仅身体健康欠佳,也容易产生精神问题,例如自虐甚至自杀倾向。

JAPAN研究:老爸太勤快会让老妈伤自尊

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男性开始承担照顾婴儿的责任,除帮孩子换尿布外,还主动帮忙做家务。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8日援引一项最新研究报道,男性在照顾子女方面主动“援手”虽可为女性减少育婴压力,但可能使女性自尊心受到一定伤害。

男性育儿得分不如女性

日本大阪商业大学研究人员佐佐木高如(音译)和得克萨斯大学一奥斯汀校区研究人员对78对美国在职夫妇展开调查。这些夫妇的孩子均8个月大。

研究人员要求受访者从感情投入、体力投入以及是否尽责等方面对配偶育儿表现作出评价。

结果显示,育儿能力方面,男性对女性的评分为24分,而女性只给男性21分。

有趣的是,尽管男性得分较低,女性们却常夸孩子的“老爸”优秀。按佐佐木的说法,女性期待丈夫能静忙照看孩子,之所以给出低分是因为在她们看来,丈夫看孩子方式与自己不一样,反而添乱。

胜任感因丈夫能干而降低

男性和女性评价配偶育儿能力时有不同表现。“当丈夫像妻子那样照看子女时,如喂食、换尿布、哄孩子,妻子常说丈夫是好家长,”佐佐木说,“相反,当妻子做这些事情时,丈夫可能认为妻子这样做理所当然。”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女性认为,男性在照看子女方面“过于勤快”反倒让自己自尊心受伤害。

调查旨在衡量受访者自尊的两种表现形式,即自爱和胜任感。结果显示,如果女性认为配偶有能力照顾子女,男性和孩子单独相处时间越长,女性胜任感得分越低;如果女性认为配偶照顾子女能力较弱,男性与孩子相处时间长短对女性的胜任感几无影响。

女性面临社会压力

为何“完美老爸”会让女性胜任感降低?佐佐木认为,原因是女性面临“符合社会标准”压力。

在美国社会,尽管性别平等意识不断增强,人们仍认为女性在养育子女方面应扮演主要角色,佐佐木说,“妻子在丈夫能熟练照顾子女时缺少胜任感,原因是她们认为自己没能满足社会预期是一种失败……男性的胜任感在妻子熟练照顾子女时没有减少,因为这符合社会预期。”

按佐佐木的说法,人们鼓励女性参加工作的同时,社会构建的“理想母亲形象”要求女性承担照顾子女的主要责任。职业女性虽乐见丈夫变勤快,但会觉得自己应更多地照顾子女,才算胜任。

JAPAN发明会哭笑婴儿机器人,鼓励体会“育儿之乐”

不久前,日本筑波大学的学生开发出了一款和真的婴儿一样会哭会笑的仿真婴儿机器人。这款机器人的诞生有一个特殊目的,那就是让日本的年轻人体验养孩子的乐趣,以提高日本的人口出生率。

这个胖嘟嘟的小宝宝就是仿真婴儿机器人“阳太郎”。“阳太郎”十分惹人爱,掐掐它的脸蛋、挠挠它的肚皮它还会咯咯地笑。当然,如果你惹它不高兴了它也会嚎啕大哭,除了会哭会笑,“阳太郎”还会打喷嚏,甚至流鼻涕。

日本筑波大学的学生是在去年制造出“阳太郎”的。“阳太郎”胖嘟嘟的脸蛋是用硅胶气球做成的,它脸上的表情是用一个投影仪投射出来的。“阳太郎”的身上装有触觉传感器,能将“阳太郎”身体感受到触摸的部位和力度的相关数据传送到预设好的程序中进行分析,并使投影仪在“阳太郎”的脸上映射出相应的表情。这样“阳太郎”就能和真的婴儿一样和人们产生互动。

“阳太郎”的开发者们希望,这个机器人能够让日本的年轻人体验到当父母的乐趣,鼓励年轻人孕育下一代。

专家说,婴儿与幼儿吮吸手指的意义是不同的。婴儿时期吮吸手指是婴儿智力发展的一个信号,是婴儿进入手指功能分化和手眼协调准备阶段的标志之一。父母不要轻易打搅孩子的快乐。

对于婴儿吮吸手指,父母不必焦虑烦恼,更不用强行制止。如果孩子的行为实在过于频繁,父母可以经常对孩子的小手进行抚摩、摆动,以转移其吮吸手指的注意力;会拿玩具时可把玩具放入他的手中,逗引他摇动、摆弄玩具,把婴儿的双手占住,使他无暇去吮吸手。

AUSTRALIA澳洲新潮流,儿童瑜伽热

澳大利亚最近兴起儿童瑜伽热。澳大利亚“生活瑜伽协会”的导师弗莱彻表示,瑜伽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自信,增加身体的弹性,改善个人的姿态,达至心神合一,对儿童来说是一种健康的活动。弗莱彻解释,瑜伽重深呼吸,有助于改善哮喘及气管敏感等问题,也可以增强个人免疫系统,舒缓精神紧张,好处多不胜数。医学界则认为瑜伽不一定适合所有儿童,尤其是天生肌肉绷得较紧的小朋友。

猜你喜欢

佐佐木太郎育儿
孤独是基本条件
细节处见真情
女神之“宅男女神”佐佐木希
育儿神器
育儿Q&A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