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舆情治理研究

2010-08-06罗霄峰罗万伯吴彦伟

通信技术 2010年4期
关键词:舆情

罗霄峰, 罗万伯, 胡 月, 李 蕊, 廖 勇, 吴彦伟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064)

0 引言

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之后的“第四媒体”。通过网络发表危害社会日常生活的信息将具有成本代价极低,影响范围极广,完成时间极短,机动能力极强的“原子弹”特征。因此,及时准确地掌握这些信息,正确利用舆论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展产生的正面影响,尽量避免或减轻其负面影响,对一个国家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信息化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掌握、导向、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1-4]。

1 舆情要素和环境

1.1 舆情定义

“舆情”是一个现代社会中常使用的术语,有多种定义[5]。我们采用如下的定义。

定义 1 舆情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Beliefs)、态度(Attitudes)及意见与(或)情绪表现(Presentation of Opinions and/or Sentiments)的总和。

从执政党和政府的角度来说,更关心的是国家决策主体在决策活动中必然涉及的、关乎民众利益的民众生活(民情)、社会生产(民力)和民众中蕴涵的知识和智力(民智)等社会客观情况,以及民众在认知、情感和意志基础上,对社会客观情况以及国家决策产生的主观社会政治态度。

1.2 舆情的特征

公共性。表现为:知识主体公众,或是具有行动以及反思能力的公众,而这些公众是有所联结与互动;具有开放、辩论的公开场域之意,而其是公平开放给每一市民的;形式表达上必须反映沟通理性与批判。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

1.3 舆情的基本要素

舆情主体、舆情客体(话题)、舆情自身(内容)和舆情载体(表达及传播)是舆情的4个基本要素。这与一般的3基本要素不同,也与文献[6]有区别。

舆情主体。既包括舆情生产者,也包括舆情消费者。其主要标志:由相近或相同的认知而关联;具有社会参与的自主性。可分为两类。公众:自在的、对于外部社会有一定的共同知觉,或者对具体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有相近看法的人群;模拟公众(Pseudo-public):由法定社会组织成员形成的、执行某种社会职能的群体。

舆情客体。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两类。宏观的如社会的变动;微观的如社会活动家的活动,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流行的现象和观念,社会热点问题等。其主要特征是舆情客体带有争议性。争议性较大的客体直接而快速地引发公众参与议论,形成多种显性舆情。

舆情内容。又称舆情自身,是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信念处于舆情的深层次,在舆情自身的各种存在形式中处于核心位置,也是在得到外界信息刺激后,进行逻辑推论的大前提。态度是建立在信念之上的较为表层的结构。它包含认知因素,总是对于一定的客体而言;它包含情感因素,大都要对客体表现出一定的情感(好感,恶感,无所谓[中性情感]);它包含意向因素,是行为前的思想倾向(接近或远离,占有或放弃等)。舆情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潜舆情,以情绪形式表达;显舆情,以言语形式(文字,体态语,行为语,只言片语,简单的图画符号,片断的音乐曲调等)表达;行为舆情,以规模行为表达。

舆情载体。舆情载体是用来承载舆情的媒介。典型的媒介有纸媒介、网络媒介等。

1.4 舆情环境

舆情环境包括与舆情关联的物理空间,社会环境,传播环境,精神环境。通常包含政府,社会,民间组织(包括媒体),用户,历史,文化,技术等多种实体和因素,是一个真正的复杂巨系统。舆情环境是一种客观存在,既制约着在社会心理、文化传统上各种具体舆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也制约着对舆论进行引导的人们;同时,无形地调节着个人、团体、社会相互间的关系。

2 网络舆情治理模型

定义2 治理(Governance)指的是一种过程(Process),即各方(例如政府,社会,民间组织,个人)根据各自的作用制定和实施旨在达到一定目标的共同原则、准则、规则、决策程序和方案。

显然,治理不等于Government(管理机构),因为后者是一种机构(Institution)。它也不等于行政管理(Administration)和管制(Regulation),因为行政管理和管制具有很强的管辖、支配或统治性(Domination)。

网络舆情治理,指的是政府、社会力量、民间组织、用户等根据各自的作用制定和实施旨在规范网络舆情发展和使用的共同原则、准则、规则、决策程序和方案。

网络舆情治理是一个综合工程,我们将其概括为一个 5维体系结构模型:

① 国家立法管理(法律调控)。通过建立、完善国家法律、法规,规范网络舆情;

② 政府治理(依法管制)。建立透明、问责、治“庸”、规范化的政府,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这是网络舆情治理的关键;

③ 社会治理(多元治理)。行业及用户自律,民间组织监督(自我控制,教育,监督);

④ 技术保障(技术措施)。采用技术措施和设施对网络舆情全过程进行监视、保护、疏导和控制;

⑤ 社会适应性调节(自组织和自适应)。充分利用社会、经济、文化、道德、信仰等调节和杠杆作用。

3 网络舆情治理措施

3.1 国家立法管理

主要涉及:表达自由,知识产权,隐私,安全,公正,权限、管辖域等。应处理好几种关系:与国家现有法律的一致性,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惯例或国际有关法律的接轨(例如所谓自由,人权,隐私)等。建议遵循这些原则:倡导宪法思维,树立宪法修养,培养宪法能力。用宪法思维执政,用宪法思维治理舆情;依照立法的基本原则,对于与互联网相关的问题或部分,能归到传统法律中的,尽量通过传统法律的修订与完善来解决。那些必须通过新法来约定的,才有必要制定新法。新法的开放性要好,要能应付新情况的变化;以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为目的来立法,先保证使用和发展,立法是为了更好的规范和服务于使用和发展;对于行为的定义需考虑本国和国外的差别。要适合中国的文化和传统,不能照搬国外的定义或度与量的衡量标准;考虑有效的处罚方式和力度,使有法能依,保证法的效力能够较好发挥;保护青少年不受互联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包括电子游戏的画面及情节设计;保护中国的文化和民族传统,避免陷入“网络殖民主义”;把握好技术、道德、法律之间的平衡。能用技术解决的问题,尽量用技术解决;能通过自律和道德压力解决的,则不强行使用法律。

3.2 政府治理

目的是建设、使用、管理好包括网络舆情在内的网络文化。其作用和责任包括:根据国情决定、协调和执行公共政策,并制定和协调在区域和国际级别上的政策;为信息和通信技术发展创造有利环境;监督职能;执行国家立法,制定和通过法律、条例和标准;制定条约;确立最佳实践;促进信息和通信技术方面的能力建设,并通过信息和通信技术开展能力建设;推动技术和标准的研究和发展;推动普及信息和通信技术服务;引导,教育;打击网络犯罪;促进国际和区域合作;推动基础设施及信息和通信技术应用的发展;探讨总的发展方面问题;保护和促进多语种与多文化;仲裁和解决争端。

3.3 社会治理

包括行业及用户自律(自我控制),民间组织监督(教育,监督)。

行业自我控制大致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媒介组织对本机构从业人员的纪律要求和行业规范,二是传播从业者对自己行为的约束,主要是伦理道德的约束。

行业部门(包括私营和国营)的作用和责任包括:业内的自行规范;确立最佳实践;从业人员教育;为决策人员和其他利益有关者确定政策提议、准则和工具;技术、标准和进程的研究和发展;协助起草国家法律,参加国家和国际政策发展;促进创新;仲裁和解决争端;促进能力建设。

用户自我控制,道德自律是关键。

民间社会的作用和责任包括:提高意识和能力建设(知识、培训、技能分享);促进实现各种公益目标;协助建立网络;动员公民参加民主进程;兼顾受排挤群体的意见,包括受排斥社区和基层活动人员的意见;参加政策进程;在一系列信息和通信技术政策领域提供各种专长、技能、经验和知识;协助自下而上、以人为本和包容各方的政策进程和政策;研究和发展技术和标准;发展和推广最佳实践;协助确保政治和市场力量能够顾及社会所有成员的需求;鼓励社会责任和善政实践;倡导开展可能不“时髦”或不赢利但必不可少的社会项目和活动;协助在人权、可持续发展、社会公正和赋予权能基础上,规划以人为本的信息社会远景。

3.4 技术保障

指采用技术措施和设施对网络舆情进行监视、保护、疏导和控制。关键技术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重组织;话题发现,观点趋向,内容定级,身份识别、跟踪、监视;态势估计(态势提取、态势分析和态势预测);威胁估计;优化融和处理,疏导、控制(过滤,阻塞)、预警。

我们实现了一个原型系统,用于网络舆情的技术监控。图1是该原型系统方框图。

3.5 社会适应性调节

社会适应性调节就是要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等,充分利用社会、经济、文化、道德、信仰等的调节和杠杆作用。

图1 网络舆情的技术监控

4 结语

网络舆情,就是以网络、特别是因特网为工具进行传播的舆情。针对网络舆情的发展和特点,提出了治理网络舆情的概念。分析了网络舆情的要素和环境,将舆情定义为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及意见与(或)情绪表现)的总和。将治理定义为一种过程,即各方(例如政府,社会,民间组织,个人)根据各自的作用制定和实施旨在达到一定目标的共同原则、准则、规则、决策程序和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综合治理网络舆情的体系结构。这是一个5维的模型,强调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并发挥第三种组织力量(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的协同作用,国家立法、政府执法、公民守法,行政手段和技术措施密切结合,并辅以社会、经济、文化调节,得以实现。接着叙述了各级治理措施,并简单介绍了一个用于网络舆情技术监控的原型系统。

[1] 新华网. 胡锦涛.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EB/OL].[2009-01-0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1/24/content_5648188.htm.

[2] 吴新民,熊晖.4G网络安全问题防范与对策的研究[J].通信技术,2009,42(04):148-150.

[3] 何湘初.量子密码学的应用研究[J].通信技术,2009,42(11):93-95.

[4] 刘辉,葛淑杰,韩微微.数字化校园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设计[J].通信技术,2009,42(02):272-274.

[5] 王来华,林竹,毕宏音.对舆情、民意和舆论三概念异同的初步辨析[J].新视野,2004(05):64-66.

[6]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30-31.

猜你喜欢

舆情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广东舆情
全国舆情
全国舆情
全国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