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生态体育旅游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2010-08-06肖渊实敬龙军

中国商论 2010年1期
关键词:旅游业少数民族云南

肖渊实、敬龙军 /文

生态体育旅游的最终目的是让人回归大自然,在自然环境中享受和体验运动、休闲、健身的乐趣。由于生态体育旅游是生态旅游与体育的融合,它既可以体现体育的产业链条作用,又可以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关联效益。本文以生态旅游和体育旅游的相关理论,立足云南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基础,对西部省份云南生态体育旅游经济的发展对策措施进行探讨

当前体育业和旅游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两个快速增长的行业,由体育与旅游相互交融而形成的新兴的、综合的生态体育旅游己成为当前体育学和经济学专家探讨的一个热点领域。正因为生态体育旅游经济是生态旅游与体育的融合,它既可以体现体育的产业链条作用,又可以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关联经济效益。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生态体育旅游经济是具有潜力巨大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和发展前景。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业,并把此作为我国西部省份云南经济发展的一个切入点和优先领域,有利于当前西部省份云南的产业结构调整。本文以生态旅游和体育旅游的相关理论,立足云南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基础,对西部省份云南生态体育旅游经济的发展对策与措施进行探讨。

生态体育旅游经济的特性

生态体育旅游是一种依赖当地资源的旅游资源和体育资源,旅游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尤其是在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大自然被赋予浓重的人文色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了天人合一的特定民族文化生态系统,很难将自然和当地历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截然分开,生态体育旅游对象的内涵也从“自然景物”扩展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生态体育旅游经济是一种保护性旅游和可持续性旅游产业,当然生态体育旅游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以参加或观赏各类健身娱乐、体育竞技、体育交流等为主要目的,以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为取向所开展的一种既能获得体育效益和经济效益,又能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体育旅游活动。

云南发展生态体育旅游经济的重要性分析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3强,全省共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其中15个民族为云南特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组成的多元文化景观形成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最为典型最为集中的,这也是云南生态体育旅游业的一大特色。由于各个民族的居住环境、文化沿革受外来影响的程度都不一样,在语言、文字、民俗、绘画、音乐、宗教、建筑、服饰等方面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这里的民俗节庆、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民族餐饮、民族婚恋、民族工艺以及民族居所、民族体育等均魅力无穷。

从现实情况来看,云南的大多数地区由于开发较晚,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自然景观受人类经济活动的干扰较小,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民族风情绚丽多彩,自然风光旖旎壮观,民族体育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发展旅游业特别是生态体育旅游具有相当大的潜力。旅游资源是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最大的优势资源,如果在云南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条件适合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充分地发展起生态体育旅游业来,这将对发展云南特色经济,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云南应当把发展体育旅游业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战略选择。

1. 加强边疆各民族的团结,丰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体育活动的形成与发展和人的居住生存环境、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它们表现了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表现了人民积极上进、坚强不屈等精神。因此,通过开展生态体育旅游可以很好地振奋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同样,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是他们向外界展示自己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民族生态体育旅游活动的开展,可以使更多的民族,更多的人了解他们,增进各民族彼此间的了解,加强相互间的情感交流,从而能够使这些少数民族更好地融入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起到稳定边疆,稳定国防的作用。

云南的少数民族众多,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丰富多彩,通过开展生态体育旅游可以使各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尽现其绚丽的光彩,甚至通过开展生态体育旅游活动可以使某些已经成为历史的民族体育活动进行保护和继承,进而大大丰富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开展生态体育旅游可以促进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整理和研究,使民族体育研究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

2.加快边疆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发展生态民族体育旅游经济可以进一步落实旅游开发与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相结合,使我国扶贫方式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尽快促使我国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富民兴国的战略目标。充分地发展生态体育旅游经济这将对发展云南特色经济,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云南应当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战略选择。

云南发展生态体育旅游经济的策略

1.以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制定科学的生态体育旅游发展规划

行政部门在发展生态体育旅游时,首先是要注意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以维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在制定科学的生态体育旅游发展规划时要十分注意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要考虑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控制生态的容量。发展规划要按功能区域、体育旅游资源特点合理开发体育旅游项目,不盲目一哄而起,不在生态资源弱区或重点保护区进行开发,建立生态体育旅游项目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对一些对资源环境影响大或不能产生经济效益且通过补救措施不能补救的项目应中止开发。

2.加强生态旅游管理,健全法制体系

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由当地政府牵头,由各有关部门组成的旅游领导小组,负责对本地区生态体育旅游的协调管理工作。在旅游规划管理和法制建设中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人员的积极作用,防止体育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对生态体育旅游资源进行价值核算,防止只重视旅游经济的显性增长,忽视对体育旅游资源破坏所造成的隐性损失。加强生态体育旅游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做到生态环境保护与法律法规建设同步进行,鼓励保持、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生态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对体育旅游生态破坏严重的应当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3.加强生态体育旅游的宣传促销

生态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主要是在人们旺盛的体育旅游需求的推动下兴盛起来的。由于在生态体育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的体育旅游需求又在不断地变化,只有加强生态体育旅游市场研究,洞悉体育旅游者需求的变化,不断推出体育旅游者喜爱的产品项目,才能增加客源,拓展市场。生态体育旅游宣传促销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和体育旅游企业共同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增加生态体育旅游促销费用。

4.与相关行业密切协作,协调统一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是基本的自然条件、交通条件和旅游地的基础设施条件。没有较为便利的交通条件,就很难满足广大游客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如果旅游地具备较好的安全条件、交通条件及基本设施条件,旅游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将会得到不同层次游客的认可,生态体育旅游的魅力将会得到更多游客的认同。因此,体育旅游与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结语

生态体育旅游的最终目的是让人回归大自然,在自然环境中享受和体验运动、休闲、健身的乐趣。云南生态体育旅游资源丰富独特,能够开发出门类众多的生态体育旅游项目。但从国内体育旅游发展的大背景来看,云南还存在很大差距。云南生态体育旅游经济要进一步发展,一方面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积极引导、各相关行业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则需要在继续充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基础上,积极创新,开发出新的具有广阔前景的生态体育旅游项目,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要和期望。

猜你喜欢

旅游业少数民族云南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