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蜂产品加工技术现状、质量控制要求及对策刍议

2010-07-30萍陈建清胡福良

中国蜂业 2010年5期
关键词:蜂王浆蜂胶蜂产品

周 萍陈建清胡福良

(1杭州蜂之语蜂业股份有限公司,桐庐311500;2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杭州310029)

蜂产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各自独特的生理、药理功能,因而在食品、饮料、医药、化妆品、轻工、农牧业等行业中的应用与日俱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2009年我国蜂产品(含制品)的销售额已达到150亿元。但是,我国的蜂产品加工业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我们加以重视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本文就我国蜂产品加工技术现状、质量控制要求及其对策进行探讨,旨在抛砖引玉,共同推动我国蜂产品加工业的不断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蜂产品加工业现状

虽然我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蜂产品资源丰富,但我国蜂产品加工业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有着较大差距,现阶段存在着蜂产品质量差和深加工技术落后这两大突出问题,严重困扰着我国养蜂业的可持续发展。

1、蜂产品质量差

我国虽是第一养蜂大国,但蜂产品的质量与国外养蜂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以蜂蜜为例,我国目前采用的生产方式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下,蜂农为扩大蜂蜜产量,采取“一天一甩”的生产方式,造成原蜜成熟度差,含水量高,须经加热、浓缩以脱掉水分等加工过程,使得蜂蜜所含的天然营养成分减少,质量下降,无法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提并论,差价明显拉大。目前生产成熟蜜的比例很低。我国的蜂蜜生产方式,其产品已无法适应国内外市场对蜂蜜品质的要求。在世界主要蜂蜜生产国中,只有我国生产和出口加工蜜,与世界养蜂业的发展趋势极不适应。

2、科技投入少,产品附加值低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蜂产品深加工的研究不够重视,造成蜂产品加工领域技术创新能力低,科技储备,特别是基础性的技术储备严重缺乏;国内消费和出口的绝大多数蜂产品仍以原料性产品或经简单加工的产品为主,科技含量和产品的附加值低,贸易条件持续恶化;加工技术陈旧、落后,科技含量低,高新技术在蜂产品加工中的应用很少。而在许多发达国家,蜂产品加工业十分发达,有专门的蜂产品研究、开发机构,对蜂产品分门别类地进行机理性的深层次研究和精深加工产品的开发,新产品种类繁多,涉及领域广泛。蜂产品是各种保健品中价格最昂贵的品种之一。以日本为例,日本从我国进口蜂王浆原料,开发出上百个蜂王浆精深加工产品。蜂王浆制品的消费近十多年来一直雄踞日本保健品的榜首,而且仍以较快的速度递增。

3、市场发育不良

我国蜂产品行业从整体上呈现出企业主体实力较弱,产品功能雷同,低水平重复严重的局面,企业经营陷于同质化恶性竞争的状态。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众多小企业一哄而上,导致行业总体企业组织规模相对较小。大部分产品类型重复,相互跟风,缺少创新和突破。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蜂产品加工企业是固定资产很少的小型企业,多数企业设备陈旧,厂房、生产线和工艺流程大多不符合GMP和QS规范。因而生产的产品大都雷同,低水平重复,规模化、集中度、集约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不尽人意。

二、蜂产品行业的共性关键技术

目前,制约我国蜂产品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共性技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蜂产品原料的安全生产。

2、蜂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

3、蜂产品成型与包装技术:合适的剂型有利于保健功能的发挥,合理的包装有利于产品的保存。

4、蜂产品真伪鉴别技术,尤其是对大米糖浆假冒蜂蜜、杨树胶假冒蜂胶的鉴别。

5、蜂产品功效成分的确定与提取纯化技术:从蜂产品中提取对人体有营养和保健作用的单体,如10-HDA、黄酮醇、CAPE、王浆蛋白、花粉蛋白、花粉多糖等。

6、蜂产品活性物质保存技术。冻干技术是常用的方法,如何在保存过程中尽量减少活性物质的损失,以及在日化领域,采用温和的物料保证产品的稳定与活性物质的保存;

7、蜂产品物性改变技术:采用蜂胶水解、蜂胶聚合反应、蜂王浆酶解等技术生产产品,有利于人体对蜂产品的吸收与利用。

8、蜂产品复方制剂技术:通过中西结合,医食并重,发挥中医中药学的作用,利用我国丰富的中药资源,开发新型、复合型蜂产品营养健康食品和药品。

三、蜂产品质量控制

根据保健食品GMP要求,必须要对蜂产品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产品符合质量要求,防止不合格产品的产生,通过对产品生产过程工艺监控、产品稳定性试验、市场流通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产品质量,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蜂产品的质量控制有其特殊性,应重点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产品标准的制定与完善

产品标准的制定要切合实际。我国蜂产品行业现行的蜂蜜、蜂胶、蜂王浆、蜂花粉等产品标准对引导行业健康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缺陷,满足不了规范行业发展的需要。例如蜂胶标准,由于缺少相应的真假蜂胶鉴别方法,质量监管部门及加工、贸易企业无法在蜂胶生产和流通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控制,使蜂胶制假掺假现象愈演愈烈,杨树胶越来越多地充斥着蜂胶市场。

2、原料控制

好的原料才能有好的保健功能。一定要考虑蜂产品的新鲜度,采用冰柜贮存蜂王浆,用冷藏车作为运输工具;要采收浓度高的蜂蜜;蜂花粉不要在阳光下暴晒太久,对蜂花粉原料一定要检测维生素C的含量;对蜂农必须加强养蜂与蜂产品安全生产技术的培训。工厂要严把质量关,要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质量内控标准,加强药物残留检测,保证原料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3、产品生产过程控制

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包括工艺验证、过程监控、过程产品监控。生产车间必须有质量监控人员,对生产工艺进行监督和验证,防止混淆、偏差的发生,一定要对产生的半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和检测,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现场监督人员还需要对不合格产品的产生进行原因分析,对客户投诉问题进行分析改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4、出厂检验与产品放行

生产的产品必须批批检验,合格后才能放行。必须建立出厂检验制度与产品放行制度来保证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按成品质量标准进行质量指标检测,质检部门对产品作出合格与否的判断,对生产过程有无偏差或偏离进行审核,并经过车间现场质量监督员的确认,出具产品放行单,仓库才能发货。

5、产品稳定性试验

任何产品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必须进行稳定性试验,以确保工艺、包装、贮存、生产过程正常,确保产品在保质期内各项指标符合产品标准。通过稳定性试验,可以发现产品的缺陷,并在技术、生产环节进行改进,从而达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6、质量控制过程中的缺陷与预防

生产过程中,因各种因素的影响,产品总会有不足,关键在于怎么样去发现和改进。产品不足的提出可能是生产过程的操作人员、现场监督人员、检测结果和客户投诉。必须重视缺陷的预防和改正工作,加强市场、生产、质量三部门的沟通。例如蜂蜜表面的泡沫、蜂蜜结晶、蜂蜜色泽变化、片剂的受潮、软胶囊的粘连等客户时常反映的问题,应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给消费者提供满意的答复。

四、蜂产品加工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接上表

猜你喜欢

蜂王浆蜂胶蜂产品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增强蜂产品科普宣传工作有效性
蜂产品科普比蜂产品销售更重要
转地蜂场生产蜂王浆10-HDA含量调查研究
2019年国内外蜂胶研究概况(二)
再谈蜂王浆与白发
再谈蜂王浆与白发
2018版蜂胶国家标准解读
本期热点追踪蜂胶:去伪存真 国标助力
我国蜂产品制品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紫色黄金——蜂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