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渭南:农业大市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2010-07-30张敏洁,王非

西部大开发 2010年5期
关键词:渭南陕西全省

4月26日,采访团来到了秦东名城渭南。

渭南地处陕西省关中渭河平原东部,是中原地区通往陕西乃至大西北的咽喉要道,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地段,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现已成为陕西省和国家生产布局中初具规模的农业生产基地和能源重化工基地。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渭南素来以农业著称,土地广阔,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水适中,可耕地占总面积的96%,这为渭南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实现农业的区域化、商品化、现代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粮食、棉花、油料总产量居全省前列,号称“陕西粮仓”。早在“十五”期间,国家就将渭南确定为全国五大商品粮基地之一。

目前,渭南已形成了在全国驰名的粮食、棉花、苹果、烤烟、花生、秦川牛、奶山羊、笼养鸡、生猪、渔业10大商品基地,成为陕西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产业区。粮食总产约占全省的1/4,棉花总产约占全省的80%,在渭北五县市苹果优生区建成了6.67万公顷优质苹果基地,年产苹果53万吨。白水苹果、蒲城酥梨、韩城花椒,华县大葱、富平辣椒、大荔花生和西瓜等农产品远销国外。

渭南北人印刷机械公司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数字化、智能化印刷机械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项目“高档凹版印刷机的攻关与开发”通过专家验收。图为工作人员组装国际先进的高档凹版印刷机。

在渭南众多的旅游资源里,以“奇险天下第一山”著称的华山最具吸引力,不仅是渭南的旅游名片,也是陕西打造山水旅游符号的龙头。渭南举全市之力推进文化旅游业发展,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渭南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112.5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1.43亿元,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旅游产业对渭南经济贡献率正在逐年增长,日益展示出其蓬勃的生机。

事实上,渭南不仅仅只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市,客观的说,渭南的装备制造业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内同样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渭南高新区和经开区是渭南谋求新型工业化城市两大抓手。渭南丰富的矿藏资源也为其发展工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目前,这里已探明的矿藏有50多种,其中储量大、易开采的有20多种。煤、钼、金、石为优势矿种。如素有“黑腰带”之称的渭北煤田绵延200千米,年产煤炭千万吨以上,开发利用规模居全省之首。钼矿则探明储量为150万金属吨,居全国第二位,年产钼精粉1.5万吨,约占全国产量一半,是亚洲最大的钼精粉生产基地。黄金储量同样丰富,产量居陕西第一位、全国第三位。

渭南正按照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加快修编中心城市规划,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逐步落实,一个崭新的渭南正迎着朝阳阔步向我们走来。

猜你喜欢

渭南陕西全省
陕西渭南:开展农资打假“百日行动”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
像办企业一样搞扶贫——国企合力在渭南脱贫上的公司化手法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