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到底要不要苛求孩子

2010-06-18

成才之路 2009年20期
关键词:陈省身亩产过度

无 名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曾经给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题词:“不要考100分。”很多学生不解,很多家长更不解。上学就是为了学习,不考100分,怎么能说明成绩优异?但陈省身却认为:“考个七八十分,就可以了。如果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功课上,就必定会影响孩子的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

中国科技大学前任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非常赞同陈省身的观点,为此他还打了一个比喻。朱清时小时候,农民种地不施化肥,亩产四五百斤。后来施化肥,亩产提高到五六百斤。但施过几遍化肥后,产量就很难再提高上去了。而且还因为施肥过度,造成土壤板结,不适宜再种水稻。所以他得出一个结论:施肥要有度,学习也要有度。过度用功就像过度施肥一样,不仅不能增产,反而会破坏土壤。

1963年朱清时考入中科大时,总分数只有460多分。其中,最高分是数学,考了93分,物理79分。而现在高考的普通重点线都比朱清时的分数高,这让他很感慨。他说,那时的高考,没有过度“施肥”。讲完课,只复习了一个月就高考了。但那时的学生,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却都很强。因为除了书本知识以外,他们还积累了很多其他方面的知识。

一个孩子是不是有出息,绝不是看他小时候的学习成绩。爱迪生上小学时,成绩经常在全班倒数第一;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满脑袋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不把心思用在功课上;华罗庚,一上课就调皮,几门成绩不及格……但也许正是他们当初的“顽皮”,千方百计去干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比如爬山、钓鱼、逛书店、玩游戏、看工人做工、帮农民种地等等,才有了以后成功的潜力。我以为,经历就是潜力。尤其是正在成长期的孩子,一切新鲜的东西,都会激发和扩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增强自信心,诱发求知欲。

不考100分,是一种坦然,也是一种自信。很多的事情,都是欲速则不达。教育要讲科学,培养孩子也要讲科学。科学地分配时间,科学地使用体力,科学地储存能量,科学地开发智力。考场上考的是学生,考场下考的却是家长。所以我们都该问一问自己,敢不敢对孩子说:“不要考100分!”

(来源:《福建日报》)

猜你喜欢

陈省身亩产过度
第11届陈省身杯全国高中数学奥林匹克
不简单!一口普通的淡水虾塘,他们竟能做到亩产2000多斤,获利3万多/亩
第11届陈省身全国高中数学夏令营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山西夏粮喜获丰收 亩产首次突破300公斤
一生只会做一件事——数学大师陈省身
过度减肥导致闭经?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一道陈省身杯赛题的思考
冬小麦“亩产状元”诞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