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支撑置换技术在深基坑开挖中的应用

2010-06-14段壮志李贵男崔学武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0年1期
关键词:中板挠曲轴力

段壮志,李贵男,崔学武

(1.工程兵指挥学院,江苏徐州 221004;2.延边大学,吉林延吉133002;3.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100)

1 工程概况

沈阳地铁二号线一期十四合同段世纪广场地铁车站为地下两层双排柱列式结构,全长176.9 m,标准段净空19.6 m,平均开挖深度15.3 m,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1]。基坑开挖设计标准段为四道φ609 mm(壁厚16 mm)的钢管支撑,第一至第四道支撑计算轴力分别为820 kN、1980 kN、2190 kN、1780 kN,其中中板以下两道,借鉴已有地铁站施工经验,拟将第三道支撑在中板、顶板混凝土浇注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但此法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拆除第三道钢支撑只能从中板、顶板预留孔吊出,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二是由于钢支撑端头部分埋入内衬墙中,无形中多增加了一道可能的渗漏水通道,给防水处理带来很大的难度;三是-2层侧墙施工中钢筋绑扎和模筑体系都需特殊处理。因此,结合世纪广场站开挖范围内各层土质情况,在施工过程中考虑到第三道支撑离中板较近,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加快施工进度,施工过程中在底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采用置换技术将第三道钢支撑上移至中板以上(见图1)。从已完成的第一、二、三段施工监测情况表明,连续墙变形很小,钢支撑轴力变化在正常范围以内,证明支撑置换技术是可行的。

2 地质描述

世纪广场站址位于古河道漫滩上,从上到下依次主要分布的地层见表1[1]。

从表1可以看出,受钢支撑置换影响的-2层(站台层)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插入到相对稳定、含水量小、不易变形的②-2b4淤泥质粉粘土至③-2-1b2粉质粘土层中,给支撑置换提供了较理想的前提条件。

3 钢支撑置换施工

3.1 钢支撑置换

第三道支撑上移中板以上的具体作法是:在底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已施工底板范围以上的第四道钢支撑并上移至中板顶面以上300 mm处,预加轴力后再拆除原有的第三道支撑即完成置换工作。同时采用相同断面、多种监测措施相结合的监测方法进行跟踪监测。

3.2 支撑稳定措施

钢支撑上移至中板以上架设在原有地下连续墙面上,为保证钢支撑的稳定,事先在连续墙体上插打锚杆(每边各四根)并在锚杆上焊接600 mm×100 mm×10 mm的钢板作为支撑托架,并保证支撑上移加力后由于连续墙面不平整造成的支撑端板与墙体局部缝隙用细石混凝土塞实。

3.3 预加轴力

(1)由于施工过程中没有经验数值借鉴,根据设计支撑轴力值和设计支撑位置按照相似三角形法则推算确定预加轴力值为1232 kN。

(2)由于支撑置换预加轴力后,与原设计思路工况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所以在施工中随时观察和监测第二道钢支撑轴力及支撑稳定情况,发现异常立刻停止加力。

4 施工监测

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对指导施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主要加强对钢支撑轴力、连续墙墙体挠曲、连续墙水平收敛量监测以及连续墙施工缝处的观测工作,在施工期间加大观测频率[2]。在基坑荷载、温度等综合因素影响下,钢支撑轴力在支撑置换前后增加296 kN(第三道支撑最大变化值),所有置换完成后轴力恢复到置换前的测值;连续墙墙体挠曲变化增加0.80 mm;连续墙水平收敛变化最大收敛3.40 mm;连续墙施工缝处无开裂渗水现象,监测结果表明置换后的基坑支撑体系是稳定安全的。

表1 地层分布统计表

4.1 钢支撑轴力监测

钢支撑轴力监测采用SS-2频率接收仪测量预先焊接在第一至第三道钢支撑上的钢弦式表面应变传感器的自振频率,然后再计算出钢支撑的应变量,利用虎克定律得到支撑轴力,传感器焊接在与预埋在连续墙内的测斜管相同断面的钢支撑上[3]。第三段各道钢支撑轴力变化见表2,其变化曲线见图2。

表2 第三段轴力变化表

由轴力变化曲线可以看出,第一道钢支撑轴力变化曲线曲率变化不大,说明第三段底板混凝土浇注及第三道钢支撑置换对第一道支撑轴力影响较小;从拆除第四道支撑后轴力上升较大,置换完毕后轴力又恢复正常。

4.2 基坑水平收敛监测

基坑水平收敛采用坑道收敛计进行量测。埋设量测桩后,在没有替换第三道钢支撑前测得初始值;随后随置换支撑作跟踪监测。由监测数据(见表3)可知,基坑水平收敛最大值为3.40 mm,最大相对收敛量为0.017%,小于容许相对收敛量0.15%。

4.3 连续墙墙体水平挠曲监测

墙体水平挠曲监测采用测斜管导入测斜仪测量墙体的挠曲量。依据第三段连续墙墙体挠曲位移量绘制成的墙体挠曲曲线(见图3)可以看出:替换钢支撑后,墙体挠曲与替换前比较,最大值为12.5 m处+0.8 mm,总体变化不大。满足安全施工的要求。

表3 第三段基坑水平收敛表

5 施工体会

沈阳地铁二号线世纪广场站深基坑开挖实施钢管支撑置换技术,在施工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保证了施工质量,同时,也加快了施工进度。此外,施工过程中取得以下经验:(1)置换必须按照时空效应原则,每一施工段拆除上移第四道支撑并预加轴力后方可进行第三道支撑的拆除工作。(2)加强监测,一定要做到信息化施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3)从置换到预加轴力,从托架的设置到支撑的固定等各个环节都要认真操作,设专人(工程技术员)负责。(4)通过对钢支撑置换技术的应用,对降低站台层施工难度、缩短支撑循环利用周期、确保支撑空洞处理质量起到了积极有利的作用,从而加快了施工进度、减少了成本投入,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5)该技术在世纪广场地铁站实施成功,初步分析认为和基坑周围土体的地质条件较好有很大关系,这对类似地质条件下基坑施工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1]沈阳地铁二号线一期十四合同段世纪广场站施工组织设计[Z].

[2]刘建航,侯学渊.基坑工程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3]夏才初,李永盛.地下工程测试理论与监测技术[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中板挠曲轴力
钢板桩内支撑预加轴力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UCMW 冷轧机轧辊变形特性研究
浅谈支撑轴力伺服系统在深基坑中的应用
刮板输送机中部槽中板更换的工艺优化
基于SIMENS系统矿用输送产品中板R参数编程研究
基坑钢支撑轴力监测的优化及实践
晶态材料中的挠曲电效应:现状与展望
钢支撑轴力在安装过程中的监测分析
基于鲁棒滤波的挠曲变形和动态杆臂补偿算法
主/子惯导舰上标定挠曲变形补偿方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