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洛古河站冰期流量改正系数分析

2010-06-08司国佐肖迪芳夏仝升廖厚初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0年4期
关键词:糙率冰盖河床

司国佐,肖迪芳,夏仝升,廖厚初

(1.大兴安岭水文局,黑龙江加格达奇 165000,2.黑河水文局,黑龙江 黑河 164300;3.哈尔滨水文局,哈尔滨 150001)

1 概述

洛古河水文站位于黑龙江省最北处的漠河县,流域面积37万km2。该站气候严寒,水情冰情特性突出,从初冰至无冰计为205 d,平均封冻期198 d,秋季流凌期为15 d,春季流凌期为14 d,最大冰厚平均为1.37 m,极大冰厚1.93 m。该站位于南北流向的额尔古讷河、石勒喀河汇合口处,解冻期多出现倒开江,冰坝凌汛极为频繁和突出,冰坝发生概率在80%以上,40%以上的年最高水位出现在春季凌汛期。由于倒开江和冰坝凌汛,使流凌和水位、流量变化极其不连续和稳定,冰期流量改正系数就更加复杂化。

通常,在流量资料整编中,多采用流量改正系数推求流量系列资料。改正系数K即是通过冰期实测水位、流量过程,并与无冻期相应水位流量关系下的流量之比推求。显然改正系数决定于气候条件下的流冰密度、冰盖厚度和断面形状特性下的过流能力。在秋季K值为1→0(断流)变化,而春季K值为0(断流)→1变化。K值的计算最难以获得准确值,主要是因为春秋流凌期,难以测到准确的流量和流凌密度、冰盖厚度。根据洛古河站1988至2003年实测资料,对K值综合分析采用的方法有水位(冰厚)相关法、历时法、直接水位(冰厚)流量相关法等。

2 冰期断面水情冰情特性

洛古河冰期断面宽450 m,水位变幅6 m。历史上极大洪水流量19 800 m3/s(1958年7月25~28),冬季最小流量仅为1.40(1905年)(资料来自俄罗斯年鉴),而我国自己洛古河水文站实测最小流量为0.603 m3/s(2003年3月10日)最大和最小流量相差19 799 m3/s,即相差33 000倍。这在世界河流中极为罕见,在2003年实测的最小流量断面中,过水断面面积仅3.68 m2,平均流速0.16 m/s,水面宽40 m,平均水深0.09 m,可见冰面基本贴近河床。见图1。

图1 洛古河封冻期断面水位变幅图

图2 洛古河封冻后水位变化图

由于气候严寒,河流流凌历时短,封冻后,冰盖增长迅速,过水断面减小,冰盖糙率增大,流速和过水能力减小,造成冰盖壅水,使封冻后水位流量有急剧的回升过程,这种过程一般持续15~30 d。如图2 a线所示。封冻后水位上涨,只是冰盖阻水和糙率增大所至,而流量过程并无明显增大,如流量过程图2 b线所示。

该站冰情的另一个特点,是最大冰厚受到最低水位的限制。从洛古河冬季负积温分析,该站负气温每年可使冰厚增长到1.5~2.0 m以上。但由于冰盖下没有足够的水深,冰盖增厚到接近河床时,冰盖从上导入负热量与河床辐射正热量相持平,影响冰厚增加。采用水位与最大冰厚的关系,即反映了这种情况。如图3所示。其中a线为封江水位—冰厚关系,b线为最低水位—冰厚关系。即冰厚与水位成正相关。

图3 洛古河站最大冰厚与水位(深)的关系图

3 改正系数K的物理意义

K值是反映河道冰盖下流量Qc与明流时流量Qo之比,为断面过流能力系数,即:

式中:Qc=VcWc,Qo=VoWo,式中 VcWc,VoWo分别为冰期和畅流期断面平均流速和面积,代入(1)式则为:

对于畅流期Vo可用谢才公式与曼宁公式表示为:

式中:Ro为水力半径,Χo为湿周,n为糙率,J为比oo降。畅流时,流量可表示为:

用平均水深Hcp表示Ro时,则:

对于冰期,用流速Vc表示时,即:

式中:nc为糙率,Rc为水力半径,Jc为水面比降。其中封冻期糙率nc是由冰底糙率和河床糙率综合而成,一般按河床与冰底所占湿周的比例加权平均求得,即:

式中:no、nc分别为河床与冰底糙率,Χo、Χc分别为河床与冰面湿周长。

在冰期,由于冰盖或冰花占去一部分过流面积。冰的密度ρ冰=0.917 g/cm3,近似取0.9 g/cm3,所以冰盖下水浸冰厚占冰厚h的十分之九。因此封冻期有效过水面积为:

封冻后水流为管流,其湿周Χc≈2B,故封冻期水力半径为:

将(9)式代入(6)式,得到封河后冰下平均流速为:

冰下过流量Qc为:

将式(5)、(11)代入(1)式,则

经实际观测资料分析,封冻前后水面比降变化不大,令Jc=Jo,则:

以上为分析封冻时K值的物理意义,主要与断面特性和冰情水情特性有关。上式中因做了简化和近似估算,在冰厚h=0时K不等于1,封冻断流时,亦不等于0。在流凌过程中,因冰水条件极为复杂,多采用实测值、近似估算或经验延长。

4 K值的综合分析

4.1 冬季实测K值的演变过程

图4是洛古河站1991~2003年实测资料计算的K值变化过程。由图4可见,封冻后K值由大到小逐于稳定,变幅减小,收缩于0.1以下,这与断面结冰量大,过水面积减小有关,并与冰厚存在着反比例关系。

4.2 K值与水位关系

根据(13)式,K值与水深冰厚的关系,建立的水位冰厚与K值的关系如图5。当冰厚在1.20 m以下时,K值变幅较大;冰厚>1.40 m时,K值收缩于0.15以内。说明冰厚>1.60 m情况下,K值与水深关系更为密切。冰厚>1.60 m时,底冰贴近河床;K值 <0.15,冰厚和 K值趋势稳定少变。

图4 洛古河封冻期K值变化过程图

图5 洛古河冬季水位流量改正关系图

4.3 春秋流凌期K值的综合

该站秋季流凌期为15 d,春季流凌期为19 d。根据资料整编成果,推求综合K值过程如图6。其中a线为春季解冻流凌过程,b线为秋季流凌过程。其方法是将逐年K值变化过程绘于同一坐标纸上,固定K值纵坐标,而左右移动横向时间坐标,使逐年点群达到最佳均值化组合,绘标准(平均)线。由此可借助水位流量关系推求冬季流量。即采用春季秋季流凌时期某历时的平均K值。

4.4 直接建立冰期水位流量关系

根据(12)式,直接建立水位(冰厚)流量关系如图7所示。图中水位反映了(12)式中的水深Hcp,冰厚则反映了断面阻水条件,两者反映了K值变化。用以推求流量具有一定的精度,但需要掌握冰厚变化,也可采用累积负气温代替冰厚建立相关图。

图6 洛古河春秋K值变化综合图

图7 洛古河冬季水位(冰厚)流量关系图

5 结语

冰期流量改正系数是反映断面形态、水情和冰情特征的综合系数,主要决定水深、冰面面积占过流断面的比重。分析和掌握K值的变化规律,对了解本站水文特性,提高测验和资料整编成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为无实测流量条件下,借助水位和综合的K值过程线推求流量。本文分析中只采用了冬季最大冰厚一组资料,显然以上短缺资料会影响到分析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因此还有待进一步增加影响因素,改进和完善计算方法,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1]孙肇初.黄河下游凌汛[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2]水利电力部水利司.水文测验手册[R].北京:水利出版社,1980.

[3]张耀先,丁新求.水力学[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糙率冰盖河床
格陵兰岛的冰盖悄悄融化
深水浅覆盖层倾斜岩面河床围堰设计及应用
基于河道行洪能力的护岸糙率影响分析
新疆某供水工程冬季结冰盖输水的可行性研究
新疆阿勒泰哈巴河县养殖渠人工渠道糙率的试验分析
复式河道整治设计中综合糙率研究
大口径玻璃钢管道糙率及过流能力分析
长距离输水工程的冰期冰盖数值模拟研究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ArcGIS在河床冲淤量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