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调查问卷分析与思考——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为调查样本

2010-06-06莫红霞

文教资料 2010年30期
关键词:现代汉语研究性教学内容

莫红霞

(浙江工业大学 之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4)

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课程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修辞学等后续语言类课程及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尤其对对外汉语专业来说,专业的性质决定了学生从业后要具备较高的语言素质,现代汉语基础知识不扎实,不仅语言能力得不到切实的提高,而且会严重影响其他专业主干课程,如外汉语教学法、文字学概要、汉语词汇学、汉语语法学的学习。

一、调查问卷的动机与意义

长期以来,国内各高校学生对现代汉语课都很难有较大的兴趣,很多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改进高校的现代汉语教学。从2002年起,在近十年的现代汉语执教过程中,我们发现,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对现代汉语的学习兴趣一直不太高,主动关注现代汉语教学的学生较少,甚至有少数学生在现代汉语课堂上提不起精神,毕业论文选语言类选题的也寥寥无几。而我院自2008年起新增对外汉语专业后,现代汉语课程便成为汉语言文学和对外汉语两个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之一,同时也是我校着力建设的优秀课程之一。本课程教学内容多,授课时间长,教学难度大,并且课时量减少。为了适应独立学院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我们亟需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在现行教学班中进行调研,了解学生对于现代汉语课程的真实学习心态,了解他们对现代汉语课程设置和教学的具体意见和要求,以便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现代汉语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2009年1月,我们向我院08级汉语言文学和08级对外汉语专业三个教学班发放了98份问卷,实际回收问卷98份,有效率100%。其结果统计汇总如下:

1.你觉得《现代汉语》这门课难度如何?

A、难得受不了 B、比较难 C、能接受 D、很容易

?

?

分析:

从统计结果来看,在学生心目中,现代汉语不是一门容易学习的专业课程,51%的学生认为现代汉语课程难度较大,18%的学生甚至认为难得让人受不了。这种畏难情绪自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对课程的学习。如何化难为易、深入浅出地阐述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语言分析方法,是教师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2.你对《现代汉语》课感兴趣吗?

A、很感兴趣 B、有一定兴趣 C、不太感兴趣 D、很讨厌

原因是:______。

分析:

事实上,并非如很多教师所说,学生对汉语毫无兴趣。从调查数据看,超过一半的学生对现代汉语感兴趣,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a.通过一个学期的现代汉语学习,逐渐认识到汉语的独特魅力;b.学好现代汉语是考研的基础;c.有助于今后从事文职工作;d.可以提高自身语言文化素质。

也有不少学生对现代汉语课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是:a.现代汉语的教学内容脱离现实社会,不能学以致用;b.课程考核方式死板,容易导致学生机械记忆;c.没有计算机和英语课程重要;d.汉语知识繁杂、琐碎,学习困难大;e.课余时间大多被英语和计算机考试挤占,没有更多时间学习。

总体来看,教学内容繁琐陈旧,考核方式僵化,是导致学生现代汉语学习兴趣不高的最主要原因。这提醒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重视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改革教学内容,让学生觉得学习现代汉语有意义、有用;二是如何改革课程考核体系,使评价更为有效地发挥导向和激励功能。

3.你认为《现代汉语》课跟你所学习的中文专业其他课程相比,理论要求程度怎样?

A、理论要求比其他课程高,过于抽象 B、跟其他课程差不多 C、不如其他课程

?

分析:

绝大部分学生认为现代汉语课的理论程度很高,过于抽象,这其实反映出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个误区,即教师讲解过多,练习太少,拘泥于课本资料,缺乏语言实践活动。这一误区的实质是,过于重视现代汉语的理论性,而忽略了现代汉语的基础性和工具性。事实上,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现代汉语课的主要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因此,如何以实践性教学为重点,将教学目标从“以知识为本”转变为“以能力为本”,应是今后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

4.你是否愿意选择现代汉语方向的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选题?

A、愿意 B、勉强 C、不愿意 D、随便 E、不知道

?

分析:

从调查数据统计来看,从大一就有明确意向愿意选择现代汉语方向的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选题的学生有29%,不多,也不算少。有24%的学生表示勉强,18%的学生没有明确的选择意向。这提醒我们,在一学年的现代汉语教学过程中,应当随时注意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设置有意义的调查研究项目,指导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进行分析研究,为今后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开展打好良好的基础。

5.你认为现代汉语课教哪些内容比较好?(多选)

A、以教材知识体系的学习为主 B、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现象 C、组织语言社会实践活动 D、介绍语言学研究最新动态 E、其他% %%。

?

分析:

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独立学院的学生非常重视知识的实用性,抽象的理论对他们没有多少吸引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需求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态势:绝大部分学生希望教学内容能够跳出课本,关注现实生活;基础较差的学生满足于教材知识体系的介绍学习;学习程度好、有志于考研的学生则有了解语言学研究最新动态的需求。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花大力气系统整合教学内容,从“以教材为本”转变为“以生活为本”,注重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注意知识点的选择,注重选例的现实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应用能力。

6.在教学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方式教学比较好?(多选)

A、课堂授课 B、自学 C、小组学习 D、其他%%%。

?

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的“讲授式”(以老师讲授为主)。他们认为,经过老师的系统讲授,自己比较容易掌握现代汉语知识和分析方法,可以省去课外自学的大量时间。但同时,也有学生指出,讲授式不能上成“满堂灌”,学生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应当考虑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实现一定的课堂互动。

有20%的学生喜欢“小组学习”方式。这些学生大多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他们认为,小组学习这种研究性学习方式可以大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但是,使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教师必须考虑课时是否充分,因为准备材料和课堂讨论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因此,适当采用小组学习方式是可行的,只是“度”的把握非常重要。

喜欢“自学”的学生占12%。这部分学生大多自学能力较强,他们认为教材内容基本上可以自学,不用老师详细讲解,老师要做的是在一些重点、难点或有学术争议处进行适当的点拨,或者安排固定的教师答疑时间即可。这就提醒老师,在教学中要做好充分准备,设置好问题,注意精讲,突出关键,不要面面俱到。

另外,还有个别学生提到了讲座、外出实践等形式的教学方法。运用这类教法,需注意的是操作是否方便,场所是否合适,经费是否充足,教学任务怎样落实到位。

7.你认为哪种教学媒体教学效果比较好?(多选)

A、黑板 B、投影仪 C、录像 D、图片 E、其他% %%。

?

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传统的板书、图片,以及目前各高校已经基本普及的PPT投影之外,学生对于视听材料--录像有较高的需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与单一的视觉材料板书、图片、PPT相比,录像能够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和听觉,图、文、声、像并茂,确实更有吸引力。这就要求我们精心选择多媒体教学资源,学习甚至掌握Flash、Cool 3D和Photoshop等开发工具,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音频、视频信息融为一体,生动形象地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启发学生自学。从现代汉语课程内容的角度看,抽象的语音演变、形体示意和一些语法现象是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的,这既能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又可以提高课时的利用率和教学质量。

8.下列哪些课堂活动是你希望并有兴趣参加的?(多选)

A、记笔记 B、做练习 C、讨论宣讲 D、阅读补充资料 E、撰写研究报告或学术小论文 F、其他%% %。

?

分析:

从学生的反馈看,他们感兴趣并愿意参加的课堂活动依次为:阅读补充资料>记笔记>做练习>讨论宣讲>撰写研究报告或学术小论文>其他。对照目前教学中的课堂活动情况,我们发现下面几点值得关注:(1)教师要精选课内阅读补充材料。由于课时有限,大部分情况下,教师都是在开学初或者每个章节结束时给学生提供一些课外阅读的参考文献,但一般不作具体明确的要求,也没有落实检查措施。课内活动则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讲解为主,忽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信息以及最新学术信息的需求。(2)需要加大配套练习的比重,做到讲练结合。(3)研究性学习有一定的需求。既然大一的学生就有这方面的需求,教师可以在一学年中适当布置一两次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小课题,引导学生撰写研究报告或学术小论文,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

9.下列哪些是你希望老师做的?(多选)

A、老师为学生提供参考书目 B、老师为学生提供研究课题 C、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 D、参加老师的研究课题 E、其他_____。

?

分析:

从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形式来看,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是传统的“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方式,这也是我们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环节的做法,这种做法可以类推到现代汉语课程的学习中来。有些方向不明确的学生,可能需要老师提供一些大小适合的研究课题,这要求教师在平时就注意观察、搜集;缺乏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学生,可能需要老师为其提供一些参考书目,逐步引导他们掌握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此外,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也不失为一个简单便捷的方式。

10.请写下你对《现代汉语》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_____。

分析:

从回收的问卷情况看,学生对现代汉语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与实际社会中的语言现象联系起来,注重实用;(2)比较难懂,希望能更生动些;(3)希望能在上课时多引入一些课外的东西,穿插资料;(4)希望精讲要点,讲透;(5)希望多开展一些与语言有关的实践活动;(6)希望为小论文或研究报告提供发表的园地或途径。这些意见和建议对于我们更好地开展现代汉语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综合思考

这次调查问卷组织严密,回答时间宽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说出了心里话,因此,我们认为达到了较好的预期效果,这些数据可以作为今后我院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的依据。通过分析可知,目前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尤其对独立学院来说,现代汉语这样的基础课程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急需作出策略调整,进行相关的教学改革。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课程性质的认识有偏差。有些学生没有认识到本课程的专业基础性地位,认为在当前的社会中,语言这种东西抽象理论、枯燥乏味,学了对就业没有立竿见影的帮助,不如学好英语、计算机有用。这与近年来社会上盛行的急功近利、实用主义等思想有关。

(2)由于课程内容的琐碎入微,语法规范的条框限制和对语言理论的过于重视,现代汉语本身蕴含的趣味和吸引力被理论的抽象性和教学中对实践的忽视所遮蔽,从而让学生望而生畏,难以产生学习兴趣。

(3)受到其他课程的冲击。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学习重点本应是专业课程,然而,学生们大量的课余时间却都用在了外语学习上。

2.教学改革的思路

以建设校级优秀课程 (现代汉语在2010年被定为校级优秀课程)为契机,适应独立学院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学生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实践性教学为重点,构建一个研究性学习体系:将教学目标从“以知识为本”转变为“以能力为本”;将教学内容从“以教材为本”转变为“以生活为本”;将教师的“独白课堂”转变为对话互动的“生态课堂”;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构建一个贯通课堂内外,渗透到课程建设各个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并着手设计一个全新的现代汉语课程考核体系,旨在使学生在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开展研究性学习,强化学生对语言生活热点问题的敏感度,提升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尤其是语言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从而成为适应面广的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研究性教学内容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北大版《现代汉语》增订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