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后勤装备备件管理的几点思考

2010-06-02段鹏飞周绍骑

中国储运 2010年1期
关键词:备件后勤装备

文/段鹏飞 陈 然 周绍骑

加强后勤装备备件管理的几点思考

文/段鹏飞 陈 然 周绍骑

文章剖析了当前后勤装备备件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困难,提出了加强后勤装备备件管理的对策,其目的是为部队后勤装备备件管理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后勤装备;备件;ABC分类管理

为缩短维修的停歇时间,根据装备的磨损(损坏)规律和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将装备中容易损坏的零部件,事先加工、采购和储备好,这些按照一定数量储备的零部件,称为备件。当后勤装备出现故障时,我们要对它进行维修。有些维修工作需要对装备的某些零部件进行更换,进行换件处理,就要到库房领取相应的备件。备件是关键的保障资源,是构成装备使用和维修保障费用的主要因素。但是库存过多,占用经费和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库存过少,需要时没有,难以保障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加强后勤装备备件管理,科学合理确定出备件的品种和数量,不仅能够保持装备完好率,还能够节约费用,实现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融合。

一、后勤装备备件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后勤装备的维修备件管理工作,一直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使备件保障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较好地保障了装备整修、战备值班、实装训练和各项试验任务的完成。但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和部队后勤装备状况的变化,备件管理工作面临严峻的局势。总的看来,难以适应部队装备工作的发展和建设需要,难以满足未来战争后勤保障的要求。主要表现为:

1.经费少和备件需求量大的矛盾日益尖锐

近年来,一些后勤装备备件价格呈几倍甚至几十倍上涨的趋势,使本来就很少的备件购置经费更显捉襟见肘之态,加上装备服役时间长、老化严重、故障增多,对备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使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对小批量备件订货厂家不愿生产,或价格昂贵部队难以接受。后勤装备的研制、生产周期长,现在部分生产厂家逐渐撤除生产线或停止了生产,即使没有停产,但一般从订货到产品出厂要两年以上,严重影响了备件保障工作的开展。除了价格因素外,备件经费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维修经费少。

2.后勤装备备件筹措困难

尽管后勤装备备件筹措方式为了适应形势发展作了相应变革,部分维修备件由过去上级统筹、统供改为下级单位自筹。为了搞好备件筹措,机关、部队、军代表及生产厂家都做了很大努力,但仍未能从根本上缓解维修备件筹措困难的情况。有的后勤装备已到部队多年,但目前尚无备件贮存,装备维修仅靠随车备件完成。要依靠装备整修后的剩余备件和部分上级供给的维修备件加以维持,但数量、种类都不能满足部队的需求。另外,后勤装备备件的通用性、互换性较差。由于设计制造部门对装备的战术性能考虑较多,对可靠性、维修性考虑较少,致使备件生产未能形成标准化、系列化,备件的通用性较差。一种型号的后勤装备退役,其零备件也得全部报废。还造成了备件种类繁多,产地分散的问题,给备件管理带来不利的因素。备件的互换性较差主要表现为:备件分类过细,零配件多而组合件少,不便于快速换件维修。

3.管理人员变动频繁,使备件管理工作缺乏连续性

管理队伍不稳定,这是备件管理工作的一个普遍问题,特别是在旅(团)后勤管理机构中表现尤为突出。旅(团)后勤管理人员平均一两年更换一批,同时,一些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管理经验与管理工作的要求有一定差距,这对备件管理极为不利,破坏了管理的系统性、连续性,不利于备件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影响探索备件的使用、消耗规律,影响维修备件筹措计划的科学性、准确性,甚至造成物资、经费的浪费。

二、加强后勤装备备件管理的对策

1.做好后勤装备故障模式、影响及其危害性信息收集

对于配发部队的新型后勤装备而言,在使用初期,由于对装备不甚了解,没有相应的维修备件消耗规律,只能在装备使用的过程中根据装备的固有故障率、使用强度、使用环境、操作管理水平等摸索出装备发生故障的模式、影响及其危害性。同时,应对装备的故障情况进行收集整理,查找并分析装备的故障原因和故障部位,不同的故障模式有着不同的修理内容,修理过程中所需的维修设施、设备、备件也不同。哪些维修工作需要用备件进行更换,哪些维修工作不需要用备件,要视装备部件的具体损坏程度及损坏部件是否可修复而定。对于已经在役的后勤装备而言,许多故障模式及其危害性都已经登记在册,或者为装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所熟知,这里要做的是将其规范化、程式化、书面化,做成维修手册,并加以补充修正,避免重大的遗漏或缺失。对于装备故障后果危害性大、影响装备正常运行的关键备件,我们应该重点记录并确保信息的完整性、系统性,以备装备出现故障时满足维修需求。

2.做好备件历史消耗数据的记录

部队使用后勤装备时,通常比较重视装备的性能和使用情况,而缺乏对装备维修所需备件种类和数量的统计、分析和总结,这就导致维修备件需求量再次上报请领时只是根据人的主观经验来确定备件的品种和数量,缺乏科学、合理的方法和依据,也可能造成装备维修时需要的备件没有,不需要的备件有很多的情况,既影响了装备的完好性,又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所以,装备修理完成后,我们要及时对备品备件的更换情况进行记录。只有加强备件消耗数据的记录收集,整理出以往每一段时间的备件消耗量,才能预测出将来一段时间的备件需求,并制定详细灵活的备件供应方案。但是实际上备件的消耗量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其计算是较复杂的问题,受多种因素影响,只能采用估算的方法。特别是对越来越多的装备采取“状态维修”和“视情维修”对策以后,随机性备件储备问题更为突出。某一时间需要多少品种、多少数量,都是以随机变量的形式出现的。备件消耗量的确定需要以大量的历史数据为依托,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估计。同时,科学估计和预测备件供应的品种和数量,还需要装备生产厂家、装备使用单位共同合作,及时交流装备的使用情况和备件的消耗信息,做到精确化保障。

3.做好备件分类管理与库存控制

现代后勤装备可修复件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且可修复件大都是贵重件,其费用占到所有备件费用的60%—80%。装备部件损坏后,我们应将损坏的部件进行损坏程度分析,并论证其是否可再修复、重复使用。可修复性备件体现了装备备件的“再生能力”,修复的备件重新转入库存,从而提高了备件的利用率,在减少备件储存的同时保证了装备的可用度,同时还降低了维修备件的订购费用,保证了军事经济效益。对备件分类的方法很多,根据备件的使用频率,可以把备件分为连续型和间断型使用备件;根据备件的耐用程度,将其分为耐用件和易损件;根据备件的重要程度,将其分为关键性备件和非关键性备件。根据备件的来源,可以将其分为进口件和国产件。根据备件的可维修性,将备件分为可维修和不可维修备件等。

ABC分类管理法是经常使用的方法,它是依据备件的重要度和资金占用率对备件进行 A(重要)、B(一般)、C(次要)三个不同层次的分类。A类备件,对装备的运行起着关键作用,要重点管理,每月核对库存,选择最佳的订货批量,定时、定量供应,防止缺货。B类备件,一般管理,定期或定量进货。C类备件,采用较简便的方法管理,按计划需求量一次订货,或临时采购,具体方法见上页表一。

表一:采取ABC分类法的管理办法与库存控制策略

在后勤装备备件实际管理工作中,无论实行哪种分类方法,都要根据后勤装备备件实际使用情况而定,目的是便于部队备件的管理。对于不同类别的备件采用不同的采购方式和管理方式,有利于抓住重点,兼顾一般,有效管理,提高效益,降低库存。

4.做好维修备件管理信息系统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备件工作的质量重在管理。目前,部队的备件进出库都是用笔纸记录,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基本没有使用专业的统计与管理软件。同时,由于库存备件品种多,流动性大,人员容易统计失误,而采用计算机管理,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对每种备件的名称、型号、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储备量、使用装备、使用日期、备件维修性和保障方案准确记录,以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备件的库存及使用情况,及时修订备件采购计划。

后勤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备件后勤装备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中材机电备件有限公司
港警新装备
后勤服务
防晒装备折起来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汽车备件供应商选择
基于元动作故障树重要度计算的备件预测
新形势下完善军队后勤管理体系的思考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