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下的新视角——专访南京音飞货架制造有限公司金跃跃总经理

2010-06-02李静宇

中国储运 2010年1期
关键词:货架金融危机物流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金融危机下的新视角
——专访南京音飞货架制造有限公司金跃跃总经理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2009,雾里看花

南京音飞作为我国最早的专业物流装备制造企业之一,历经十年风雨的历练,一路披荆斩棘,生产规模和研发实力已居于全国同行业的前列,研发的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当音飞正着力打造能够提供全系列物流装备、物流管理软件及多种自动化物流产品的集团企业之路时,和众多转型期的企业一样,遭受了金融危机波及之下最现实的考量。

对于货架企业云集的南京,记者第一站来到了南京音飞货架制造有限公司,忙碌中抽身接受采访的金跃跃总经理满脸的笑容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搞技术出身的他更是从表象出发深刻解析了2009年货架市场诸多变数。

对于音飞,2009年的上半年是忙碌的。金总解释说,“去年有两个大项目没有完成留到今年来做,比如通用汽车的物流配送中心,北京高教图书物流配送中心。”无论是针对汽车零配件的配送,或是新华书店图书出版的配送,这两个项目从某种意义上代表着音飞在两个行业里的成功范例。

在生产忙碌的同时,音飞面对的却是定单量的下滑,尤其是出现了六个月以后定单的空档。非常时期,企业面临的最大对手就是变化的经济环境,追寻动态目标,就需要制定动态策略。对此,音飞加强了对各个行业信息量的捕捉,将客户重点调整到铁路、服务、物流园区等领域。

在经济领域,形势一直在变,企业的策略也是一直在变,“并不是说金融危机来了我们才做调整,我们时刻都在调整的过程中。”在金总看来,“只不过在非常时期,企业更要像热追踪导弹一样,以动制动,以更加灵活的方式进行决策,加大对移动目标的命中率。”

音飞上下一气开始了战时动态策略的大演习,对各个行业的需求动向,有了更为敏锐的感觉以及更为快速的调整,“国家振兴规划下各地加大对物流中心和园区的投入,我们随之组织力量对各地的物流中心和园区进行调研,了解他们对于货架的需求重点;对于国家推动下的家电下乡,我们与家电配送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沟通和联系。”金总列举了2009年的捕捉策略。

一边是完成去年定单同时加大对市场需求的深入了解,另一边,音飞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了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建设与人员的培训,包括对ISO9000质量认证的重新梳理,对企业流程和岗位的培训。金总说:“以前企业跑得太快了,没有时间停下来修整,这个空档正好给了企业修整的一个机会。”

紧张又繁忙的上半年过后,市场有了回暖的迹象,根据国家统计局10月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7%,其中第三季度增速达到了8.9%。看上去,这是一个完美的“微笑曲线”,标志着在全球金融危机强力冲击下的中国经济大口地喘上来一口气。不过,靓丽的美景中仍存诸多的变数。

“金融危机的影响只有在明年才能真正被看明白”,金总道出了自己的看法,“音飞今年所签定的合同单个项目在500万以上的大项目比较多,而小的项目比较少。这些大项目都是在几年前没有金融危机时规划的物流中心,只不过项目在今年开始启动,所以今年体现出的合同以大项目为主。”他真正担心的是,无论是制造业或是流通业用户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从今年开始不会有大举扩张的计划,从而影响了明年市场需求的下降。

但另一不确定的因素是,国家拉动内需策略下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各地对物流振兴规划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与关注。“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的业务在下半年又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对于国家扶持政策下各地建物流中心的规划,金总流露出对物流中心建成后需求量不足,而“没有生意做”等不良局面的担忧。

战略管理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环境的变化,而面对充满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得这个变化的环境更加的扑朔迷离,金总说:“今年的市场不像以前比较简单,一眼就能看透,现在的市场变得不明朗起来,到底是内需拉动的效应?还是企业瓜熟地落的结果?这些看起来更像是雾里看花一样。”

2010,素心之剑

在风云变幻的“江湖”,寻找真正具有定数的战略,需要一种素心舞剑的心境。音飞在改变战略灵性打法的同时却是对企业发展方向的坚持。早在2005年初,音飞就开始了对物流自动化设备领域的涉足,在原有的仓储货架产品系列基础上,推出了物流周转和自动化仓储系列产品。并与系统集成商合作,建设全自动立体仓库。

在产品种类和类型的拓展上,货架是物流自动化的基础设备,也是音飞的优势领域,针对制造业企业的物流管理特点和现状,为其仓库管理提供一些易于操作和管理的自动化设备。比如,高度在10米以下、单元货物重量在300公斤以下的堆垛机,垂直升降柜、电动移动式密集库等。此外,音飞还开发了相应的仓库管理软件,对人员、岗位、作业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并作为一种增值服务,提供给有需要的货架项目客户。

这一市场在下半年回馈音飞一个良好的“信号”。对此,金总坦言:“对于涉足物流自动化设备领域,最初只是觉得它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并没想到这么快投入市场,金融危机一来,没想到这一块市场反应特别好,于是就加快了我们进入的速度。”居安思危下在技术中做足了储备的音飞,在市场需求面前快速地进入了角色。良好的市场反应更是给予了金总更强的信心,金总介绍说:“奔牛管业这个项目,过去为其提供的是普通货架,但是当他们提出移动式货架的想法时,音飞正好在开发这方面的项目,我们一拍即合。”

与此同时,安徽蚌埠某汽车滤清器厂,以前组装过程中由于人工拣取零部件,数量不是多就是少,采用音飞的自动化立体仓库项目以后精确了每日的数量。

众多货架民营企业显示出了长远的眼光,纷纷开始了从普通货架提供商向物流系统集成商角色的转变,音飞作为起飞较早的龙头企业更是快速占领着市场,引领整个货架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在金总看来,“只有当龙头企业走在行业发展的前端,才有充足的实力去考虑行业未来的发展,这也是大企业引领行业发展的责任。”

猜你喜欢

货架金融危机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无人货架,真的凉了?
邵国胜:实现从“书架”到“货架”的跨越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投资无人货架适合吗?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电化学阻抗法预测油脂货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