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要从东走到西

2010-05-25王若雄天泰集团董事局主席

中国商人 2010年1期
关键词:库布其天池珠峰

文∕王若雄 天泰集团董事局主席

七月,东北,长白山

我的同事们一直试图安排一次长途旅行让我“出去散散心”。今年7月18日,一位吉林的客户朋友邀我到长白山,我们经由长春、通化抵达长白市,安排好住宿后,便迫不及待的直奔长白山天池而去。

下了一天雨的长白山,雾气腾腾,看不清远方的山色,也感受不到原始森林的那种神秘和危险,路上的游人也稀稀的,有点像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感觉。在上天池的路上,雨还淅淅沥沥的下,车行至停车场导游说已经到了天池的边缘了。刚下车,感觉有一股刺骨的凉意迎面袭来,奇怪的是这种凉居然使我有一种灼痛感。看着前方雾蒙蒙的道路,我想,这次天池恐怕是看不到了。不过既然来了还是要去看一看的。此时的海拔大约在2800米左右,导游说,翻过前面那个50米高的土坡,就能看见天池了。虽说只是一个土坡,却也有些陡峭,特别是雨后也很难走,也不知怎么的,并没有攀爬多少路,大家都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疲惫。

正如我们的预想,到了坡顶,朋友说,前面就是天池了。可是除了雾我们什么也看不见,朋友安慰我们说,要真正碰上天池的好天气并不容易,很多游客多次来也没有看到天池。就在大家努力睁眼寻找天池的时候,太太突然蹲下,脸色有些苍白,呼吸急促,说是感觉有些晕,我想这可能是高海拔的结果。我们迅速架起她下坡,逃离天池,回到旅店,好一阵太太才缓过劲来。

长白山的第一天就这样度过了。

第二天清晨,5点我就醒来了,窗外已是霞光一片,看来今天能够见到天池了,心中十分高兴。大约7点的时候,伙伴们都起床了,不过这时东边又开始有云上来,大伙饭也顾不上吃,驾车直奔天池。一路上忐忑不安,总在想,人在倒楣的时候喝凉水也塞牙,只怕见不到天池了。心里这样想着,催促司机把车开得更快些,要见天池看来必须和飞云赛跑了。

“哇塞”,我们看到了天池,那令人震撼的天池。太太也没有了昨日体力不支的窘态,满脸的兴奋和光彩,大伙这时都顾不得说话了,都贪婪地用双眼来领会这自然的绝美风光。此时最忙的算是我的相机,我不想放过每一瞬间的天池美景。朋友跟我说,邓小平来了两次长白山也没有看到天池,你在两天之内内看到天池已经很幸运了。

感谢天池。昨天的天池,那样飘渺阴冷,令人沮丧,人的心情也坏透了,可短短的一夜之间,天池还是天池,她却是那样的娇美多情,令人震撼,令人难以忘怀,甚至连昨天遮挡天池的云彩现在也开始变得可爱起来。

下山的时候,那片乌云已经上来,看来天池的大部分时间是不愿示人的。

一路上,我的心情难以平静,倒不只是天池的美丽,更多是一种感悟。昨日的乌云与今日的阳光,昨日的沮丧与今日的愉悦,原来有许多事情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令人绝望。套句名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天池是长白山最著名的景点,是火山喷发自然形成的我国最大的火山口湖,也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三江之源。因为它所处的位置高,水面海拔达2150米,所以被称为“天池”。

天池呈椭圆形,湖面面积约10平方公里,海拔2194米,平均水深204米。据说中心深处达373米。在天池周围环绕着16个山峰,天池犹如镶在群峰之中的一块碧玉。这里经常是云雾弥漫,并常有暴雨冰雹,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游人都能看到她秀丽面容的。天池蓄水20亿立方米,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水库,天池的水一是来自大自然降水,也就是靠雨水和雪水,二是地下泉水。天池湖水深幽清澈,像一块瑰丽的碧玉镶嵌在群山环绕之中,使人如临仙境。不过,长白山气候瞬息万变,使得天池若隐若现,能见天池并非易事。

八月,内蒙古,鄂尔多斯

8月中旬,我们前往的是一个名字十分美丽的城市——鄂尔多斯。鄂尔多斯、腾格里,就像香格里拉一样,这些美丽的名字背后应该都有一个美丽传说,对于这些城市,我一路上充满神奇的想像。

然而,就在一片荒漠中,当我真正看到见多鄂尔多斯的时候,却很失望于我的想象。这里既没有风吹草地现牛羊的草原景致,也看不到一望无垠的沙漠风光,甚至连一点蒙古特色的东西也看不到。这里和内地任何一个贫困地区的小城镇没有两样,马路两侧是毫无生气的街道,灰色低矮的楼房,间或有一两座较高的楼,那也是世界上已少见的最没有品位的建筑师的作品。街道上的行人也是神情木讷、不紧不慢,看不到异族风情,一切都是十分的平淡。美的名字,俗的城市,美与俗之间我已找不到他们之间那种必然联系,同时又很佩服那些创造美丽的人。

不过这种失望,马上又被我们所看到的一个企业所改变。

我们来到了这次要重点参观的一个以沙漠产业为主的企业——内蒙古亿利资源公司。这是一个非常平实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企业,就是这个企业,把沙漠变成了他们取之不尽的财富资源,建起了国内最大的中蒙药原料和加工基地。他们在沙漠上植草种树,培育草药,在改造沙漠的同时,还取得了惊人的经济效益。李四光在几十年前提出的沙漠产业,在这帮亿利人手中变成了现实。

参观亿利后,我们来到了库布其沙漠。在鄂尔多斯地区,有库布其、毛乌素两大沙漠,库布其是我国第六大沙漠,北临黄河平原,横跨准格尔旗、达拉特旗、杭锦旗,全长400公里,南北宽50公里,呈东西条带状分布,面积约一万多平方公里。库布其,蒙语意为“弓上之弦”,弓就是三面环绕鄂尔多斯那弯弯曲曲的黄河,弦就是这条金色的库布其沙带。

库布其还有中国最大的响沙海,长100公里宽5公里,堪称天下一绝。无论手脚一接触沙子就会发出或像卡车行驶或像飞机起飞的轰鸣声。沙子随着太阳不断的灼烧,接触它所发出的声音就会不断变大,有时朝沙子跺上一脚,所发出的声响就如打鼓一般“轰隆隆”的。关于这片响沙海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说,近几年来,有不少科学家亲临库布其探秘,试图揭开“响沙”之谜。

我们一行人行走在沙漠里,虽不感觉十分干热,陷在沙漠中行动却也非常困难,深一脚浅一脚地走,有时还没爬上丘顶一不留神就会滚落丘底。沙丘高低不平,一直延伸到远方,就像海的波浪一样。

库布其也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死寂荒寥的沙漠。它稀稀疏疏地生长着的胡枝子、紫花、红沙、杨柴、梭梭等,经风沙、顶烈日、抗干旱、十分顽强地生活着,成为点缀沙漠的“红花绿叶”。

这次沙漠穿越的活动,让我深刻地体验到跋涉沙漠的艰难。

到库布奇沙漠的第三天,我们还特别来到了沙漠的中的绿洲——七星湖。七星湖是库布奇沙漠中最特别的一道景观,七个大小不一的湖泊,呈七星状分布于沙漠中,湖中水草丰茂,湖边绿草如茵,而数米之外就是黄沙。奇怪的是,这七个湖已经在沙漠中存在了千万年,虽然周围的沙丘年年在变,可这湖也从未干涸过。也没有人知道这些水的水源在哪里,为什么大漠的骄阳没有将这些湖烤干,随行的导游说,这一直也是个谜。

参加这次沙漠之旅的,还有很多有名的企业家、专家,像柳传志、张维迎,一路上,其中也发生了一些许多有趣的故事。比如,沙漠中的昼夜温差大,一天晚上,一个来自四川的老板,裹了个被子跑到帐篷外给老婆打电话大声诉苦:再也不来这鬼地方了,8个人住一个帐篷,没有洗手间,也不能洗澡,受不了啦,再也不来了。大家在帐篷里听了大笑……

九月,雪域高原,珠穆朗玛

到西藏一直是我向往已久的事情。

市有关领导组团看望援藏干部,我有幸加入其中,九月末的一天我们乘机进入西藏。

从拉萨乘车前往林芝地区需要六七个小时,中途要越过海拔5020米的米拉山口。过了米拉山口经过两个多小时的下山盘旋,我们开始见到越来越多的绿色,高原反应也逐渐缓解。在山脚我们还看到了西藏的母亲河,清澈而冰冷的雅鲁藏布江的支流。河的两岸翠树成荫,有些“塞北江南”的味道,已全然没有了过米拉山口前的那种黄沙与戈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高原风景了。愈近林芝,就愈发感受到那里的美丽不似江南胜似江南,尤其是境内的山,感觉比黄山更挺拔秀丽。

第二天,我们浏览了附近的一处大峡谷——鲁朗山谷,和当地最著名的湖——巴松湖。我曾到到过科罗拉多大峡谷,而鲁朗峡谷给予的感受同样深刻,与科罗拉多的苍凉和壮丽不同,鲁朗则更多的是一种秀丽和妩媚。山坡和山脚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松林,山谷里有大片泛黄的青稞和绿油油的草原,数不清的牛羊在山谷里放牧,真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绝美油画。

巴松湖是典型的高原湖泊,清丽,毫无污染,很圣洁,藏语巴松是高山佛的意思。湖中还有一个小小的扎西岛,岛上还有一座寺庙,叫“格鲁派的岛”,庙里有一个长年修行的喇嘛。有意思的是里面有一些状如男女性生殖器的木雕,这也可算是藏传佛教的神秘之处吧。

第三天,我们离开巴松湖,前往拉萨。我们先后参观了大昭寺和布达拉宫,里面的肃穆和神秘,让我震撼,每次照相都得屏住呼吸。而此时高原反应已经十分严重,每照一张相片,脑门就一片麻木伴着一阵刺痛,尽管如此,我还是拍了大量的照片。在布达拉宫,我还遇到一位喇嘛,他问我来自何方,并请我来到佛堂,并给我敬献了一条哈达。我当时感觉有些受宠若惊,要知道在这样的寺庙一般人是不能直接进佛堂的,朋友也都羡慕不已,说我有佛缘。

我们目的地是日喀则,途中经过一个叫加错拉的山口,山口有许多藏族男女,也看不出他们的年龄,他们围观游人,并愿意和游人合影,当然他们也不忘索要小费。进入日喀则的时候,已是下午,稍事休息后我们前往扎寺布伦寺,扎寺布伦寺同样威严肃穆,那原是班禅住的地方,住持热情接待了我们,并介绍了扎寺的历史、文化。高原的反应加上我拼命的拍照,我的头又开始疼得厉害。

随后的一天,我们参观了援藏干部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真正感受到了他们的艰苦。据随行的一位同志说,青岛有一位看望援藏干部的同志,来到西藏后有强烈的高原反应,回去后他说了一番话:对于援藏干部,无论给予他多高的荣誉和职务都不为过。可见,援藏干部的艰辛和奉献。

之后,我们开始前往定日,那里有我们最期盼一见的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藏语是圣母的意思,在藏族人的心目中,那里是他们最神圣的地方。有一些朋友说,此时正值雨季,珠峰上雾多,路也难走,九成五是看不到珠峰的。我们开始有些失望,还有人提出改变行程,但团长坚持要上。

下午出发,真是不出所料,刚西行一个小时,就开始乌云密布,狂风大作,花生大的冰雹直泻下来敲打着车窗,车外已是昏天黑地。经过一个山角处的时候,我看到山上有些石头开始松动下滑,我赶紧呼叫达瓦,达瓦加快车速,汽车狂颠着冲了过去,刚过去惊魂未定,再回头看,大片的石头混着泥沙开始冲下来。

第二天一早,从旅馆出发,转过一个山角,我们看到了期待已久的珠峰。初见珠峰,却有一种久已相识的感觉。坦白地讲,珠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雄伟和壮丽,但当她真正清晰明亮地矗立在你眼前的时候,你会有一种难言的感动,她是这样的清晰和明丽,就如同高原上空气和雪一样纯净。在刚看到珠峰的一瞬间,我相信所有人都在屏住呼吸,她在震撼着我们的时候,也在净化着我们的灵魂。

在随后两个小时多小时内,她始终保持这那样的温存和恬静,我们无法用语言表达,只是忘我欣赏和拍照。当我们恋恋不舍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有人说了一句“珠峰围上哈达了”。我们遥遥望去,在接近珠峰的顶峰处,有一条淡淡的乳白色的云,就像哈达一样缠绕其脖颈上。向导说,这是难得一见的圣景,多少人去了很没有这样的机会,你们实在是太幸运了。

两天后,当我们乘坐飞机离开拉萨离开西藏的时候,从空中看着绵延的雪峰,忽然感到有一种惆怅。西藏,实在是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地方。

猜你喜欢

库布其天池珠峰
咦?珠峰“身高”在变?
寻找珠峰的“脚”
今夜的天池
揭秘珠峰身高
每年都在长高的珠峰,是怎么测“身高”的?
黄天池
天池
库布其治沙模式“走出去”解析
库布其:多元化推动生态文明的成功样板
探秘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