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实施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

2010-05-24梁红娟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7期
关键词:账簿原始凭证基础会计

王 琦 梁红娟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已经成为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基础会计”不但是会计学、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等会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市场营销、国际贸易、金融、物流管理等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可以作为文秘、经贸外语等专业的一门能力延伸和拓展的课程。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会计的涵义、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设置账户、借贷复式记账等基本方法,形成运用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对日常简单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如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应当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走上职业岗位后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还应当具有扎实、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

笔者在高职院校从事会计教学多年,自觉当前高职院校中“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的确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客观上不利于学生学好这门课程,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良好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形成,也不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下文将具体指出其中的问题并提出改革意见。

一、改变按会计核算方法设置的教学内容体系,转向按实际工作步骤来组织教学内容

如上图左半部分所示:在传统的“基础会计”教学内容体系中,以理论知识为核心,介绍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按会计核算方法设置教学内容,包括会计科目与账户设置、复式记账的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运用、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财产清查的组织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等。这种教学内容体系使各种会计核算方法彼此孤立,没有展现出实际的会计工作流程。

通过“基础会计”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运用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对日常简单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的基本技能。简单一句话:就是学生学完基础会计后应该知道会计工作是怎么样一回事,在实际工作中,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怎么干。

会计工作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具体可以划分为建账、日常处理和期末处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工作内容。如上图的右半部分所示:改革后的“基础会计”教学内容体系在课程设计上遵循“工学结合、过程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上以理论知识为核心、按会计核算方法构造的教学内容体系,转向以实际会计工作项目和任务为主线,根据实际会计工作流程,按实际工作步骤来组织教学内容。

建账是根据企业具体行业要求和未来可能发生的经济业务设置账簿,并将相关账户的期初余额登记入账,从而为具体会计核算工作做好准备。建账主要在两种情况下进行:一是在一个会计主体设立时,根据相关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应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设置账簿;二是在一个会计年度结束,新会计年度开始时,必须更换旧账簿,设置新账簿,将上年的相关账簿资料结转入新账簿,使新旧年度的会计资料在账簿中衔接起来。在建账这一章,可以引入模拟实验的会计主体具体的建账项目和任务,在完成项目和任务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账簿的基础知识,掌握建账的方法。

日常业务处理是会计工作的核心部分,是根据实际发生的会计事项,采用借贷复式记账的方法,收集、整理、分类、汇总会计信息,为期末处理提供依据。其基本步骤为:当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由相关业务人员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交会计人员,由其对原始凭证审核无误后,据以编制记账凭证,再采用相应的方法和程序记入日记账、明细账和总分类账。该阶段工作在教学中可形成两章,即凭证填制和账簿登记。

在凭证填制这一章,可首先简单介绍工业企业五个方面主要的经济活动,即资金筹集、生产准备、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利润的形成和分配业务。然后引入模拟实验的会计主体五个方面具体的工作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首先接触的是五个方面经济活动相关的原始凭证,可以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然后为其讲解借贷记账法在每个方面经济活动中的应用,接下来学生可直接根据具体经济业务中的原始凭证练习记账凭证的编制。在实际操作中,既掌握了会计凭证的理论知识,又形成了一定的凭证处理能力。

在随后的账簿登记这一章,学生可直接根据上章形成的记账凭证及相关的原始凭证进行总账、日记账和明细账的登记,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登记账簿的方法。

期末业务处理是在日常处理的基础上,对会计资料进行进一步加工整理,并编制会计报表。在本章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在上述几章实验任务完成的基础上,依据权责发生制基础,对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进行调整;计算并结转存货出入库成本;根据会计分期的要求,结转损益、确认本期财务成果;在对账无误后,进行结账并根据相关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年末时对本年的会计资料进行整理,形成会计档案。

如此根据会计的工作过程设置课程内容,将割裂的会计核算方法融入实际会计工作流程中,既突出了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又为学生展示了更为清晰的会计工作的全过程。

二、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发展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经过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习惯于教师讲授、学生听课这种知识灌输式的授课方式,缺乏自主探索知识的欲望,缺乏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且高职院校还存在生源质量相对较差的客观事实。传统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是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纯理论教学仍占主导地位,在课时分配上实训练习偏少。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改革后的“基础会计”教学模式将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会计工作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主要采用项目化教学法。项目化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是指创造一个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任务,项目的设计应依据实际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能将某一课程或课程内某一教学单元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来学习课程内容,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和计划工作、自主学习;项目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习结束时师生可以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

对“基础会计”而言,一个模拟会计主体的期初建账、日常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和填制原始凭证并在对原始凭证审核的基础上填制记账凭证、对记账凭证进行审核并依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及至对账并编制会计报表这些连续性的会计工作任务本身就是非常好的一个贯穿大部分教学过程的综和性项目。这个大的项目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单元的不同分解为建账、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等子项目。在第二章科目与账户、第三章复式记账法的教学中也可以设计从设置T形账户、编制会计分录、记账到编制试算平衡表这样小而精的项目。考虑到学生综合能力训练和知识掌握的全面性,期末复习时再设置一个综合性的实训项目。

上述项目是根据企业真实的业务进行提炼的典型工作项目。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项目任务不应进行详细的文字描述,而是提供模拟企业真实业务的原始凭证;老师作基本的讲解,指出完成项目的基本过程和思路,由学生对这些原始凭证进行职业判断和业务处理,并在此基础上按照与实际工作相同的程序,运用相同的记账凭证、账簿和报表来完成其会计处理。最后师生共同对工作成果(填制完成的各种会计资料)进行考核评价。

同时,独立完成每个学习项目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操作过程中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完成项目学习工作任务,一方面可以适当降低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很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考核也改革传统“一考定成绩”的考试方法,考试内容应更接近实际的会计岗位工作任务,操作中应更注重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和实训项目成果;总成绩应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建议占总成绩的20%),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学生遵守纪律以及上课积极参与情况;

(2)阶段性考核成绩(建议占总成绩的40%),主要是各实训项目的成果评价;

(3)期末考试成绩(建议占总成绩的40%),包括理论知识和独立操作能力的测试考核。

猜你喜欢

账簿原始凭证基础会计
燃烧的账簿
大账簿
论会计凭证的审核-原始凭证
卖账簿
谈谈原始凭证分割单的运用
浅议会计出纳原始凭证交接单
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浅谈原始凭证审计
时间账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