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犹太人的尚异性

2010-05-18傅有德

世界宗教文化 2010年2期
关键词:犹太教犹太圣经

内容提要:尚异是犹太人的特性。它蕴藏在犹太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里,体现在犹太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历史和现实中。犹太人在各个领域的杰出成就与其尚异特性有密切联系,同时,其悲惨遭遇也在一定程度上与之有关。犹太人求异、尚异的目的在于使犹太教区别于异教,并借以使犹太人区别于异族。犹太人之所以尚异,并能特立独行于世,在理论上源于圣经里自由、平等的价值,最终源于与众不同的唯一神信仰。揭示犹太人的尚异特性对于普遍具有尚同意识的中国人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尚异犹太人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自由与平等

作者简介:傅有德,哲学博士,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小到一人,大到一族,都有与众不同的特征。犹太人或犹太民族也是如此。犹太人的特征非止一个,但本文只论及犹太人的一个特征——尚异。

所谓尚异,简单地说,就是提倡、追求和崇尚差异和区别。汉语词典里有“与众不同”、“异乎寻常”、“卓尔不凡”、“不同凡响”、“一意孤行”、“特立独行”、“差别”、“不同”、“超常”、“异常”、“异见”、“异行”、“异类”、“个性”、“独特性”等语词,在它们前面加上“重视”、“追求”、“崇尚”这样的动词,就是这里所谓“求异”、“尚异”的意思。

每个民族,每种文化,必然具有求同与求异两个方面。犹太人和犹太文化也不例外。然而,由于犹太人之求异、尚异的一面异乎寻常地突显,故可视为犹太人的一大特性。犹太人的尚异特性,寓于犹太人的宗教信仰里,体现在犹太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历史和现实中。尚异,甚至可以说已经变成了犹太人的潜意识、内在精神和取向。了解犹太人的这一特性,对于理解犹太人之为犹太人,不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都是非常必要的。

尚异,不是犹太教的某个信条,也不是犹太教的某条律法。但是,它却作为犹太教的基本精神和追求蕴含在犹太教的信仰、教义和律法之中。

犹太教的经典有许多,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希伯来《圣经》,即基督教所称的《新旧约全书》的《旧约》部分,其次是后圣经时代形成的《塔木德》。按照希伯来《圣经》,犹太人的始祖亚伯拉罕‘听从雅威神(YHWH)的“吩咐”而离开在巴比伦的故乡吾珥,辗转来到遥远的迦南。(参见《创世记》12:1-9)。在那里,亚伯拉罕接受雅威为唯一的神,而雅威则赐给他迦南全地并允诺使他‘‘子孙繁茂”,成为“多国之父”。(参见《创世记》17:1-8)从此,犹太祖先开启了一种与众不同的一神崇拜。在亚伯拉罕时代,他的故乡巴比伦盛行萨比教,人们崇拜的是日月星辰等自然神祗。在迦南地,土著的迦南人信奉厄尔(E1)、阿舍拉(Asherah)及其子女等神灵。埃及的多神教则崇拜阿蒙(Amon)、阿努比斯(Anubis)、安穆凯(Anuket)、阿顿(Aton)等神灵。在多神教盛行的时代,亚伯拉罕首倡一神崇拜,其后裔摩西在500年后确立了一神教,以后经过数代以色列人与多神教或偶像崇拜的“残酷斗争”,一神信仰得以巩固、发展,并逐渐成为所有以色列人的宗教。公元后,犹太教渐次派生出基督教以及伊斯兰教,一神论的信众达到了世界之最。从多神教到一神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大飞跃,而此次飞跃的实现是亚伯拉罕及其后裔“尚异不尚同”或“弃同求异”的结果。在这里,“同”就是当时周边国家和迦南土著普遍盛行的多神教或偶像崇拜,“异”则指对唯一神雅威的崇拜。犹太一神教的建立就是犹太祖先放弃多神崇拜之“同”,并顽强追求一神信仰之异,借以和外邦人(gentile)的多神教区别开来的历史。由此可见,犹太人的“尚异”特性早就寓于其祖先创立一神教的过程中了。

《圣经》中颇能体现“尚异”特性的还有“上帝的选民”这一信念。这个信念的基本意思是:上帝把以色列人从万民中挑选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神圣的民族。《圣经》中有许多段落包含了“上帝的选民”的意思,其中最明确的一段这样说:“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埃及记》(19:5-6)。所谓上帝的挑选,指的是上帝把圣约即以摩西十诫为核心的律法赐给以色列人,而以色列人必须接受并在生活中遵守之。这个信念突出了以色列人的独特性,即惟有他们——不是别的民族——被给予了神性的《托拉》(律法书),也因此而享有全民祭司的特殊地位和神圣民族的荣耀。换言之,以色列人因为和神立了约,拥有神赐的律法,所以和那些没有圣约、神法的外邦人(gentile)有了本质的不同。显而易见,犹太教的“选民”信念突出表达了这个民族的与众不同或独一无二性,即犹太教的“尚异”特性。自圣经时代始,以色列人或犹太人一直自诩为上帝的选民,保持了选民特有的神圣性和使命感,显示了一种自命不凡的意识。在散居各国并饱受磨难的岁月里,正是这一自命不凡的选民意识起到了维系犹太人生存的作用。直到“二次大战”中纳粹大屠杀以后,“上帝选民”的信念才在部分自由派或世俗犹太人那里遭到怀疑,以致被淡化甚至摈弃了,但是,正统派和较为“保守”的犹太人至今仍然坚守“上帝的选民”的信念。

犹太教的《圣经》里共有613条律法,其中365条是否定性的禁令,248条是肯定性的教导,是为“成文律法”。在后来的犹太教经典《塔木德》中,拉比们对多数的律法做了分门别类和详尽繁杂的诠释,其诠释的部分称为“口传律法”。犹太教的“成文律法”和“口传律法”涵盖了犹太人的宗教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啻于犹太人的生活指南大全。换言之,犹太律法就是犹太人的生活方式或生活之道。犹太人之为一个与众不同的民族是与他们赖以生活的与众不同的生活之道密切相关的。

说到作为生活之道的律法,自然联想到犹太教的圣日和节日。犹太教的圣日有三个,即安息日,新年日和赎罪日。三个圣日都具有浓重的犹太教特色,其中又以安息日为最。“摩西十诫”之第四条说:“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因为六日之内,雅威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雅威赐福于安息日,定为圣日。”(《出埃及记》20:8,11)。因为上帝用六天的时间创造了天地万物,第七天休息了,所以,效法上帝的以色列人也用六天的时间劳作,而在第七日彻底休息,即守安息日。犹太人一周的第七日就是现在从星期五日落起到星期六日落止的这段时间。每星期五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尽情享用美味佳肴。第二天上午,成年人到自己所属的圣堂参加集体读经和祈祷,孩子们则去犹太学校学习希伯来语和犹太教知识。在这一天,一切被定义为“劳作”的事情都被禁止。在《密西纳》中的《安息日》篇,有39类、300多种劳作被明令禁止。直到现在,虔诚的犹太人在安息日不生火、不用电器、不打电话、不开车、徒步去圣堂做礼拜。在现在的以色列,包括公共汽车在内的一些公共设施也在安息日停止使用。如此度过一个宗教圣日,是犹太人所独有的。至于犹太人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安息日的,现无从细考,但至少

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犹太人每周过一次安息日,每月4次,每年48次,每10~480次,每100~z4800次,每1000年……安息日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犹太人,可以想见,这个圣日对于这个民族所起的作用‘是何等之大!现代犹太思想家哈阿姆说:与其说犹太人持守了(kept)安息日,不如是安息日维系了(kept)犹太人。此言不虚。

犹太人有许多独有的节日,如逾越节、律法节、住棚节、痛悼节、欢庆节、光明节,等等。这些节日大多与圣经故事有关,有其神圣的缘起和意义。无疑,这些犹太人特有的节日也在犹太人的性格和精神的塑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还有诸多来自犹太教的习俗,例如与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饮食律法。犹太教的饮食律法规定,除了植物、禽类外,可吃分蹄且反刍的动物;不得食用无鳞、无鳍的鱼类;不得食用非正常死亡的动物,不得吃生肉,不得吃血,不得同餐食用牛羊肉和牛羊奶。诸如此类。即便是可以食用的动物,也必须按照教规由职业屠宰师屠宰,否则即为不洁食品,不得食用。至于饮食律法的缘由,《圣经》和其他典籍大都语焉不详。按照迈蒙尼德的阐释,犹太教律法的目的大都是为了杜绝偶像崇拜的侵蚀,借以维护和巩固犹太一神教。饮食禁忌也是如此。

可见,从一神崇拜、选民概念、诸多的圣日和节日,到繁杂的生活习俗,这一切都表明犹太教是与外邦人的异教本质上不同的宗教,奉行犹太教的以色列人或犹太人是与众不同的人民。实际上,犹太教与犹太人的关系是互为因果的。犹太先民缔造了超凡脱俗、与众不同的犹太教,犹太教又反过来塑造了特立独行、卓尔不群的犹太人。可以说,犹太人的求异、尚异的特性与犹太教的求异、尚异的特性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

尚异,还是犹太人的思维方式。犹太人的思维方式是多样化的。从《圣经》经文里,我们可以概括出敬畏、信仰、想象、联想、审美等思维方式。在《塔木德》里,我们则可以更多地体会到其中的逻辑思维、具体思维等等。但是,后者那里最突出的还是其尚异思维,即不因袭旧说,不苟同他人意见,不随波逐流,善于发表不同意见,时时处处求新意、求异见。以《密西纳》为例:

《密西纳》开宗明义问“自何时起诵读晚间的祷文《听》呢?”拉比以利以谢回答说:自祭司们入室食用祭品起,至一更天结束为止。但是,另外一些贤哲们说:至半夜为止。拉班迦玛列另有新说:至晨曦浮现为止。在讨论“自何时起诵读晨间的祷文《听》”的问题时,有拉比说:自可分辨天蓝与白色时起。拉比以利以谢则说:分辨天蓝与韭绿色时起,至日出为止。还有,拉比约书亚说:至第三个时辰,因为王子们在第三个时辰起身。如此等等。在诵读《听》祷文的姿势问题上,沙玛伊学派与希列学派意见迥异。沙玛伊学派说:晚上每个人都应斜倚而诵读,早晨则站立,因《圣经·申命记》(6:7)说:“你躺下,你起来”。希列学派也引经据典说:每个人都应各从其道而诵读,因《圣经·申命记》(6:7)也说:“行在路上”。

从上面的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拉比围绕何时以及怎样诵读《听》祷文而展开的讨论,真是各抒己见,异见纷呈。类似这样的讨论不是个别的,而是贯穿在《塔木德》全书之中。由六大部分、数百万字构成的《塔木德》全部都是由类似的问答、讨论和争论构成的。对于同一个问题,拉比们总会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意见,而且似乎都有根有据(一般以《圣经》的经文为根据)。在讨论过程中,不存在既定的不可更改的权威意见,每个拉比说的话都得到尊重,但又不是毋庸置疑、无需争议的。每个拉比都不从众而委曲求全地苟同他人的看法,而总是力求提出不同的解释或答案。没有哪位权威站出来阻止他人发表不同的意见,每个参与讨论的拉比都有平等、自由地发表意见的权利。在《塔木德》中,可以说没有一个问题只有一种回答,一种意见。更有甚者,在《塔木德》中,不仅对于同一个问题有多种不同的答案,而且都可以为真,都具有律法的效力。这种思维方式,我称之为求异、尚异的思维。

尚异的思维方式不仅仅停留在《塔木德》经典里,实际上,它对普通犹太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极大影响。圣经时代以后,《塔木德》是犹太人的法典和生活指南。以学习和研究《塔木德》为宗旨的经学院大批存在,使《塔木德》的传统得以继承发扬。在家庭,犹太人儿童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塔木德》;在安息日,犹太成年人和孩子们在圣堂或学校学习《塔木德》;不论男女老幼,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履行《塔木德》的律法。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无休止的灌输和潜移默化地侵润,《塔木德》和其他典籍体现的拉比的思维方式逐渐化为全体犹太人的思维方式,而这样的思维方式又表现在他们的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

犹太人尚异的后果包括两方面,一是卓越的成就,二是与卓越成就相伴的悲惨遭遇和苦难。

犹太人的卓然成就是尽人皆知的。美国心理学家卡甘(Henry Enoch Kagan)写过《六个改变了世界的人》一书,列举了摩西、耶稣、保罗、马克思、弗洛伊德和爱因斯坦六人,为他们立传并进行了心理人格分析。摩西之伟大在于他创立了犹太教,耶稣、保罗之伟大在于他们从犹太教里发展出了基督教,而基督教后来成为西方文化的主流。他们三人是改变几十亿人的信仰和精神的宗教领袖。马克思之伟大在于提出了剩余价值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他亲手开创的共产主义运动在19—20世纪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的格局。弗洛伊德是第一个从潜意识入手分析人格的心理学家和思想家,他的精神分析学开辟了一个心理研究的新领域、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新方法。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是牛顿之后物理学的最大成就,其理论和在宏观与微观领域的应用价值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为过。当然,改变世界的肯定不止这六个犹太人。但毫无疑问,这六个犹太人属于世界历史上最伟大人物之列。其实,除了这里提及的六个犹太人以外,每一个领域内都有一批卓越的犹太人。

如果说犹太人的杰出成就是对其尚异特性的肯定性注解,那么犹太人在历史上的不幸遭遇则是对同一个特征的另一面阐释。抛开圣经时代的“巴比伦之囚”、亚历山大征服以及罗马帝国的统治不提,单说公元70年后犹太人的散居后所遭受的迫害和屠杀。英语有Anti-Semitism一词,通常被译为“反犹主义”。实际上,它不仅指某种反对犹太人的“主义”或理论,而包括所有的反犹言行。在中世纪的欧洲诸国,犹太人居住在阴暗潮湿、房屋低矮的“隔都”里。他们没有公民权、只能从事商贩和信贷等基督徒不屑的职业,还须缴纳重税,并面临随时被没收财产的危险。在十字架东征、黑死病等事件中屡屡受到诬陷井l参遭屠杀。1290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在榨干了犹太人的血汗后下令把他们驱逐出境。1392年,法国国王菲利浦二世也在剥削、迫害犹太人之后驱逐了他们。自14世纪始,西班牙犹太人命运多舛,十字军的无辜杀戮、被迫改信基督教、被苛以重税、佩戴侮辱性的标志,1492年斐迪南国王要求西班牙犹太人在4个月内变卖家产后离境。二战期间希特勒屠杀了600万犹太人,则是反犹主义的登峰造极。这些都是震惊世界的排犹、反犹事件。

诚然,反犹主义的根源首先是宗教性的“弑神罪”,即如《福音书》记载的那样,加略人犹大出卖了耶稣,在犹太大祭司判处了耶稣死刑后转由罗马总督处死了他。也就是说,因为犹太人犯了杀害耶稣基督的罪,所以他们都成了所有基督徒的仇敌。此外,犹太人之求异、尚异也应视为加剧或强化反犹主义的因素之一。如前所述,在基督教一统天下的欧洲,犹太人竟然敢于公然否认耶稣是救世主,而且和基督教进行过三次大辩论。作为少数民族而寄居异国他乡的犹太人竟然入乡而不随俗,依然过自己的安息日,依然在犹太教圣堂读经,依然蓄留须发,穿戴异样,饮食不同等等。这些宗教习俗差别和“怪异”的生活方式无异于在他们和基督徒之间划了一条分界线,进而在很多基督徒眼里成为不受欢迎的“异类”。再者,犹太人善于经营,在经商、借贷行业大赚其钱,也难免招致嫉恨。试想,假如某个村庄里住着几个“外来户”,他们凡事与众不同,独往独来,居然还可发财致富,占多数的村民会产生什么想法,最终将导致什么后果呢?这里无意把反犹主义的原因归咎于犹太人自己而为基督教开脱;也无意指责犹太人坚守自己的宗教,奉行独特生活方式的做法,只想客观地指出犹太人之特立独行而产生的实际后果。

简言之。尚异对于犹太人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塑造了一大批杰出的犹太人,成就了犹太人在各个领域的丰功伟绩;另一方面又成为反犹主义的直接或间接的缘由。

犹太人求异尚异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个性,以维系自己民族的存在。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人在本质上文化的产物。不仅个人是文化的产物,一个民族也是其文化的产物。要维系一个民族的存在,必然要维系这个民族的文化。对于犹太人来说,就是要维系犹太教。

起初,古代以色列人建立一神教,是为了和信仰多神的外邦人区别开来,使以色列人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而存在。《圣经》经文经常把雅威说成的“我们祖先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以及“以色列的神”,而以色列的神是比异教徒信奉的“众神”更伟大的神。实际上,在圣经时代,信仰雅威一个神的就是以色列人或犹太人,信仰他神或崇拜偶像的就是外族异教。对外,以色列人严格拒绝外族信奉的神灵,以便和异教、外族划清界限;对内,竭尽全力维护一神信仰,对于违反者严惩不贷。《出埃及记》记载:趁摩西上西奈山未归之际,以色列的百姓在亚伦允许后铸造了一尊金牛犊,并围绕它手舞足蹈。摩西见后怒不可遏,顿时摔碎了刻有“十诫”的法版,焚毁了金牛犊并把它研成粉末,还命令作为祭司家族的利未人无情地杀死了3000崇拜金牛者。可见,古代以色列人维护一神教的态度已经严肃到了极其残酷的程度。这样做的首要目的,就是维护一神教的纯洁性,使犹太教成为与异教不同的宗教,使犹太人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族群。

散居时期的犹太人侨居于宗主国,处在少数民族地位。作为少数民族的犹太人比以前更直接地面临被同化的危险,因此也比以往具有更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实际上,散居犹太人之所以在各国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在生活方式和日常行为上我行我素,要的就是一个“异”字,即在文化上表现出自己的独立性和独特性;要的就是通过这样的独立性、独特性而坚守自己的民族性,使处于“险境”的犹太人不致被同化,不致丧失犹太性或犹太人的身份。

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后,犹太人首先在法国得到了公民权,之后又在德国和欧洲多数国家获得同样权利。犹太历史称此为“解放”。尽管在“解放”后犹太公民权并没有完全落到实处。但是,其处境确实一度得到了明显改善。于是乎,犹太人内部开始发生分化。有“全盘西化论”者,如著名德国犹太思想家门德尔松的后裔、诗人海涅、以及为数不少的犹太富翁的夫人们,其结局是这些人放弃了犹太教,皈依了基督教。有“犹体西用论”者,如德国的希尔施(Samson Raphael Hersch)与意大利的卢扎托(Samuel David Luzzatto)。对于他们,上帝启示的犹太教是犹太人赖以存在之根本或灵魂,这个根本不能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应该改变的倒是这个日益远离传统的时代。对于世俗文化与科学,他们采取有限接受的态度。他们构成了犹太教的新正统派。更多的是激进的改革派,德国的盖格尔(Abraham Geiger)、侯德海姆(Sammuel Holdheim),以及后来美国的怀斯(Isaac Wise)是其典型代表。他们相信,犹太人必须融入西方主流社会,而融入西方社会的重要途径是改革犹太教。所以,他们大刀阔斧地改革并重建了犹太教的信念,尤其是仪礼和习俗。此外,还有保守派。他们先是参与改革派,而后又指责改革派过于激进而后退一步,组成了介于正统派与改革派之间的中间派。其代表人物有谢希特(Solomon Sehecter)、金诗伯格(Lous Ginsberg)、莱塞(Issae Lesser)等。19世纪开始的犹太教改革运动以及因此而导致的犹太教宗派表明,宽容、自由的外部环境容易使犹太人放弃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而产生分化,被同化,因而蕴涵着最终解体的危险。

二战以后,基督教的新教和天主教深刻反思大屠杀,主动谋求通过对话与犹太人和解,几十年后,来自基督教的反犹主义大大减轻,双方逐渐营造出和睦相处的良好氛围。可以说,20世纪后半叶至今是2000年来犹太人与基督徒关系最融洽的时代。目前,在美国的犹太人达520万,接近世界犹太人口的一半。有资料显示,56%的美国犹太家庭在犹太教的圣堂注册,经常参加宗教仪式,其余的犹太人,有的不规则地参加犹太教聚会,有的只在文化上认同犹太教,还有数千人本主义者,即不信上帝但自诩为文化上的犹太人。在我们看来,大部分美国犹太人分属于犹太教诸派,比较好地坚持了犹太教的信仰,保持了犹太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因此,他们的大多数不仅在血统上,而且在宗教与文化意义上是犹太人。但是,对于那些正统派的犹太人来说,多数美国犹太人因为没有严格遵行传统的犹太教而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犹太人的特性。他们担心并焦虑的是,在不久的将来,美国犹太人将完全被同化。前不久,笔者参加了在特拉维夫大学举办的儒学与犹太教对话的国际会议。著名拉比阿丁·施坦泽兹在其主题发言中说:现在以色列的犹太人已经算不上是犹太人,只是犹太人的后裔罢了。透过这位犹太教正统派代表的话,我们意识到,在以色列,由于西化的政体、世俗化以及无宗教移民的影响,犹太人特有的宗教、生活方式正在被削弱,因此,源自犹太教的犹太性正在渐渐消失。这些例子从反面进一步表明,求异、尚异的宗教和由之而来的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是保持犹太人的个性,维系这个民族存在的不二法门。

说犹太人有尚异的特性,并非意味着犹太人一味求异,以致没有共同的基础和底线。实际上,不论从个体还是族群而言,犹太人的尚异特性是有共同理论基础的,其中之一就是犹太教的自由观。《圣经创世记》有一则每个犹太人都耳熟能详的故事:上帝创造了亚当,让他生活在伊甸园里,告诉他“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创世记》2:15-17)。上帝又从亚当身上取下一条肋骨而造了他的妻子夏娃。他们没有

同从上帝的话而听信了蛇的引诱,吃了知善恶之树上的果子。于是,他们被赶出了伊甸园,从此靠劳动为生,养育后代并经历生老病死。犹太人从这则圣经故事解读出人的自由:人生来是自由的,即凭借自由的意志选择遵守还是违反上帝的命令;由于人有自由,所以他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亚当和夏娃“可以”选择服从上帝的命令而不吃智慧之果,“也可以”选择不服从上帝的命令而吃智慧之果。他们选择了后者,也为之付出了代价。《圣经·出埃及记》告诉人们,犹太先人曾经在埃及为奴400余年,后来摩西靠大能的神雅威之助,成功带领他们逃脱了埃及法老的统治,而获得了独立自由的生活。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犹太哲学家伯林(Isaia Berlin)把自由划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前者是指“主动”意义上的自由,即作为主体的人依靠自己的意志做出决定和选择;后者是指人在意志上不受他人的强制,在行为上不受他人的干涉,也就是“免于强制和干涉”的自由状态。姑且不论伯林的政治立场,单从一般哲学的立场看,上述两则圣经故事恰好涵盖了“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两重含义。由于崇尚自由,拉比们乃至每个犹太人习惯于不惧权威,敢于标新立异,各持己见,才有“两个犹太人,三种意见”、“700多万总理”的说法,进而才有那么多犹太人脱颖而出,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或巨人。由于崇尚自由,犹太人敢于在强势的基督宗教和占绝对多数的基督徒面前说“不”,敢于排除万难,持守自己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进而成为一个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如果说求异、尚异是犹太人的一个重要特性,是犹太个体或民族成功的原因,蕴含在犹太教中的自由则是这个特性背后的精神价值,是犹太人的“成功之母”。

不仅如此,犹太人还从其宗教中接受了另一个价值——平等。《圣经》里有这样一段话:“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上帝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创世记》1:26—27)。由此推知,既然每个人都是上帝按着他的形象被造成的,那么,每个人在本质上就是平等的,即在人格上没有高低贵贱,在基本人权上不存在有无和多寡的差别。所以在真实的上帝面前,人永远是卑微而不足道的;但是,每个人在任何别人面前,包括在国王、贵族、富人面前,都不存在本质上的不同。惟信人人平等,犹太人才有足够的底气在权威和权贵面前说“不”;惟信人人平等,不管是那个阶层的犹太人才敢于各抒己见,平等论争,才敢于求异创新,卓尔不凡。可见,离开平等,就象离开自由一样,无从理解犹太人的尚异特性。

比自由、平等更高一个层次的共同点是对于唯一神的信仰,这也是犹太人尚异特性的最终根据。犹太教之所以不同于当时的其他宗教,就在于他信仰唯一的神雅威。整篇《圣经》或全部的圣经犹太教的主旨就是接受、维护一神信仰,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借以和信仰多神的异教区别开来。《塔木德》虽然不以论证一神信仰为目的,其核心是为犹太人提供适应散居时代的生活之道,但其中的口传律法归根到底是对《圣经》中的成文律法的诠释,因此,也起到了维护一神教的作用。犹太一神教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相信雅威是独一无二的主,在他之外没有别神。这是摩西十诫中的第一条,也是犹太人每天诵读两次的《听》祷文所表达的核心信仰。这一条之所以是犹太人之尚异特征的最终根据,乃是因为如果没有对唯一神的信仰,犹太人就不可能相信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上帝的选民”,不可能接受摩西律法为必须遵行的律法,不可能也不敢认为自己与强大的埃及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基督徒是平等的,不敢相信自己是自由的,因而是有权力和资格求异并尚异的。换言之,对于虔诚信教的犹太人而言,对唯一上帝的坚定信仰是犹太教之为犹太教,犹太人之为犹太人的最终根据和最高原理。没有它,犹太教尚不可立,从犹太教而来的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就无从谈起了。我们常说“安身立命”,对于犹太人来说,上帝信仰是犹太人安身立命的最终根据,也是犹太人之尚异特性的最终根据。

结语

综上所述,尚异是犹太人的特性,它蕴藏在犹太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里,体现在以犹太教为根据的犹太生活方式中,表现在犹太人的思维方式和犹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犹太人在宗教、科学、思想、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杰出成就与此特性密切相关,同时,这个民族的悲惨遭遇也在一定程度上与此之相联系。犹太人之所以求异、尚异,目的在于使自己的宗教和异教相区别,并借以使犹太人和异族区别开来。犹太人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之所以能够散居世界各地而没有被同化,虽然命运多舛,历经磨难而能够生存至今,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独特的犹太教和与这个宗教相联系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若非尚异,若非特立独行,犹太人早就被异族同化了。

猜你喜欢

犹太教犹太圣经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枕枪而眠
海涅作品中的犹太性
两个K
上海
天才并非与生俱来
来自人名的英语词汇之圣经篇
犹太教在当代北美的表现
五年级阅读训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