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倾情移民铸大爱

2010-05-17Article袁国强陈草原Pictures

河南电力 2010年6期
关键词:李勇新村南阳

文 Article_袁国强 陈草原 图 Pictures_华 峰

图:为移民维修线路

为了一泓清水北送京津,十数万丹淅父老告别故园,远迁他乡。

移民安迁,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头号民心工程,而电力迁建工程又是这项民心工程的“先锋工程”。

如何做好电力设施迁建工作,服务好南水北调移民安置,对于南阳供电公司来说是一种严峻考验。

南阳供电公司决心把南水北调电力工程建成民心工程、精品工程。由公司总经理张立庆、党委书记华峰任组长,相关各县(市)电业局局长为成员的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电力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迅速成立。详细、完整的移民新村电力设施规划、施工、验收方案在第一时间制定完毕,移民安迁电力工程在第一时间迅速启动。

移民安迁电先行

为完成这一神圣使命,南阳供电公司把迁建工作当做跨年度的重点工作,与所属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立下军令状,要求各参建单位从大局出发,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政治不讲条件,讲大局不讲困难,讲奉献不讲得失,科学安排,务期必成。

在电网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南阳供电公司不断强化工程管理,严格把好勘测设计关、物资采购关、资金使用关、安全生产关、工程验收关等各个关口,并实行定期通报制度。

让我们从一段节选的进度表中感受一下移民电力工程的“南阳速度”:

2009年8月20日,唐河县东王集乡鱼关村、社旗县晋庄镇曹湾村等4个试点移民新村的电力设施和“户户通电”工程完工。

2009年11月17日,唐河县8个移民新村的“三通一平”供电工程全部建成。

2009年11月22日,社旗县6个移民新村的10千伏线路、台区以及400伏主干线全部施工完毕。

2009年11月30日,新野县3个移民新村的10千伏线路及台变部分全部完工。

2009年12月12日,邓州市14个移民新村的10千伏线路及台变全部建成。

2009年12月31日,淅川县两个移民安置点的10千伏线路及台变建成。

…… ……

短短4个月内,南阳供电公司共为5县2区的移民安置点新建10千伏线路37.69千米、400伏线路22千米,新建配变台区70个,8543户、3.8万移民的用电得到保障。速度与效率,使南阳电力走在了南水北调移民安迁战斗的最前线,成为河南数十个移民新区建设的先锋。

移民未到电先到

“电业局的服务就是好!没想到在新家用电这么方便!”1月25日,刚搬到卧龙区陆营镇的移民王小帅感慨地说。王小帅从丹江口库区搬迁到陆营镇新家后,家里的电冰箱虽然接通了电源却启动不了。卧龙供电分局职工得知情况后,立即把他家的电冰箱拉到市里维修。为让移民用上舒心电,该局还采取了很多得力措施:专门成立移民保电领导组,24小时提供用电服务;发放包片电工联系卡,在移民新村设立便民服务点,宣传安全用电知识;开展上门服务活动,随时为移民解决用电问题。

为了让政府放心,让移民早日入住新家园,新野县电业局施工人员在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倒排工期,狠抓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克服通道、赔青、天气炎热等诸多困难,架设临时供电线路1400米,安装表箱30个、路灯19盏,安装100千伏安变压器1台,并为每家每户都安装了大容量电表,直接实现一户一表供电。

针对移民安置工作,南阳供电公司要求相关单位明确一位领导具体负责协调移民新村施工用电保障工作;重新制定限电序位和移民工程保电措施,把调度、变电运行、配电线路、应急抢修等责任落实到人;制定应急预案,所有人员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保证所有设备运行可靠,应急设备随时可以调用;把39个移民点所属供电线路、变电站、上一级110千伏变电站清单上报地调备案,有关线路和变电站地调不允许拉闸,县调值班员及时掌握系统负荷变化情况,做好负荷调配;暂停所有与移民供电线路有关的停电检修和线路施工;派出专人,加强对10千伏线路巡视维护,随时应对移民新村供电线路可能出现的问题。

邓州市电业局成立“移民电力工程服务队”,24小时待命,紧急处理故障。在每个移民点公布分管领导、供电所所长、包片电工、服务队和服务投诉电话。组织发电车、发电机等应急供电设备,确保紧急情况,能够及时提供电力保障。新野县溧河铺镇供电所全体职工放弃节假日,为同时开工的3个移民点56个施工单位建立档案,签订临时用电合同,发放便民卡。淅川县电业局专门架设10千伏线路2492米,安装两台200千伏安专用变压器,免去各种费用7万余元。相关供电所人员24小时双人值班,随叫随到。包片电工定期到移民家走访,哪里需要临时用电,就把电送到哪里。

移民与电共休戚

“真是太感谢了!要不是你们及时抢修,我今天的婚礼还真难往下进行。”4月14日中午,邓州市孟楼镇张义岗村村民刘士魁拉着孟楼镇供电所职工李勇的手,感激地说。李勇告诉他:“你们为南水北调迁居邓州,提供这些服务是我们应该做的。”

刘士魁原是淅川县人,2009年作为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第一批移民迁居邓州,政府的周到安排使刘士魁和其他移民很快融入了当地生活。经人介绍,刘士魁与孟楼镇当地的一位姑娘相爱了。4月14日是刘士魁与姑娘结婚的日子,他请来了当地有名的礼仪公司在家操办婚礼,漂亮的彩虹门、镁光灯、泡泡机把婚礼现场装扮得喜庆热闹,大功率音响播放着欢快的乐曲。突然,音乐声停了,彩虹门也垂了下来,停电了。“婚礼马上就要开始了,没有电可咋办?”焦急万分的刘士魁想起了孟楼供电所挎包服务队发给自己的便民卡。

“再有十几分钟就到举行婚礼的时间了,现在给他们打电话还来得及吗?唉!打一下试试再说。”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刘士魁拨通了供电所的电话。“您放心,我们5分钟内赶到!”抢修值班员李勇听明白事由后立刻说。

李勇一行三人迅速赶到刘士魁家,检查后发现停电原因是用电器过多造成家用保护器过负荷跳闸。李勇立即拿出一个大容量备用保护器熟练地换上。不到15分钟,刘士魁家欢快的音乐声就又响了起来。为了使用电不再出现问题,李勇三人并没有马上走,而是一直等到婚礼举行完毕。

“喝杯喜酒再走吧!”正准备离开的李勇又被刘士魁一把拉住。李勇三人婉言谢绝了。

移民无小事,电力送真情。类似的故事还在移民与供电职工之间上演着。

5月8日21时,南阳供电公司红泥湾供电所值班室的电话铃骤响:“我们这里是姚家湾移民工地,刚才一辆农用车撞上了电线杆,工地停电!”姚家湾是淅川库区搬迁到红泥湾镇的第二批移民点,移民工地昼夜施工,一辆拉石料的农用车不小心撞在了工地附近电线杆的拉线上,巨大的震动造成导线断裂,接地跳闸。21时20分,所长丁严带领4名抢修人员火速到达故障点,在应急灯的照耀下投入紧张抢修。21时45分,故障排除。

在近万平方公里的移民安迁战线上,南阳供电职工以其高度的大局意识、无私的奉献情怀、精湛的工程技术,全力完成着历史与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向16万丹淅移民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温暖和光明。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工程建设已经全面展开。不久的将来,“关山万重遮不住、清波满川向京津”的世代梦想将变为现实。我们相信:这奔流不息的不仅是清水,还有供电职工的浓浓深情!

猜你喜欢

李勇新村南阳
中国画《林涧·新村》
秋qiū天tiān的de颜yán色sè
李勇作品选
一朵盛开在大美南阳的爱心之花
南阳人大“四有”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被资本裹挟的“新村再造”
Wave-current i*mpacts on surface-piercing structure based on a fully nonlinear numerical tank
李勇:不再有一颗纠结的心
“五老”宣传队走乡串镇唱新村
发挥“五老”队伍作用 创建“三无四有”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