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排教练为何“短命”?

2010-05-14

中国新闻周刊 2010年34期
关键词:输球主教练女排

洪 钢

9月2日上午,中国排协宣布国家女排主教练王宝泉因身体原因辞职。王宝泉以161天的纪录,成了中国女排历史上最“短命”的主教练,他的前任蔡斌也只在主教练位置上呆了1年零2天,“短命”程度排名第二。不得不说,中国女排主教练这个位子,从来都不好坐,却从未像现在这么难坐。

陈忠和到王宝泉,两年间卸任的三位主教练,都有过辉煌执教经历,却不能适应现在国家女排主教练的要求。这既有女排今不如昔,甚至悲观者认为“谁来都不行”的大环境,也有他们共同遭遇的具体难题。

女排不能输球

当王宝泉的队伍在大奖赛上风雨飘摇时,有人发出了“为什么女排就不能输球”的疑问,也有人提出“放女排精神一条生路”。然而,事情没有说说那么简单,目前这个时期,女排的成绩压力,并不是比以往更轻了,而是更重了。

奥运战略在北京奥运会上大获成功,金牌榜登上了第一。在此之后,人们自然而然地会在数量之外,考察金牌的质量。三大球和田径、游泳,成了中国竞技体育首当其冲的要地,是现在体育总局开疆拓土的前沿,他们对女排自然格外重视。

不可否认,目前相当一部分国人对体育的认识,并没有跟着金牌数进入体育强国的状态。“胜也爱你,败也爱你,不拼不爱你”,很多时候是打标语的人自己都不信的口号。在很多人看来,只有微弱差距才叫拼搏,只有反败为胜才叫精神。“拼”,在他们那里不是过程,仍然是结果:0:3永远不能算拼搏,12:25绝对是丢了女排精神。那句标语不妨改得直接一点:3:0爱你,2:3也爱你,0:3绝对不爱你。

“女排为什么不能输球”?怎么输还得两说。可以输巴西,但是不能输泰国、多米尼加,更不能输日本;我们可以输意大利一次两次,但不能逢意大利不胜。总之,人们能接受女排不夺冠,但不能接受总不夺冠,更没几个人能接受女排沦为二流。

无论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还是国人的体育观,都还没有到让女排能轻松面对输赢的时候。“女排为什么不能输球”这个命题,远没有到可以肯定回答的时候。陈忠和不能继续当主教练,是因为他在奥运会上输了绝对不能输的球;蔡斌下课的罪名,是一年输了11场,先后败给8个对手,“创下历史之最”。

现如今,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体操,不要说拿一个冠军,就是丢一个冠军,中国人也不再那么当回事,但是三大球不同,女排更是不同。很多人认为,女排作为唯一的三大球世界冠军,是中国人的荣耀所系希望所在,它所承载的政治意义和精神价值,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

“七冠王”,对王宝泉既是荣耀,也是重担,既然卸不掉,就只有把它承担起来。女排不能输球,是一个无法回避、也无须回避的现实。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

陈忠和执教后期,有批评说排管中心主任徐利、副主任兼女排领队李全强和主教练陈忠和组成了三位一体的小集团,铁板一块,是造成女排“保守、封闭”的根源。不管“三位一体”存在与否,同事彼此间的支持,从上到下的信任,为陈忠和执教创造了一个优异的环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02年的“让球”风波,队员支持了陈忠和,徐利保护了陈忠和。

任何一个主教练要想长期呆下去,除了执教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也非常重要,这是基本要求。陈、蔡、王三人下课,除了成绩不佳,分别失去了某些环节的信任也是重要因素:陈忠和失去了总局高层的信任,蔡斌失去了排管中心的信任,王宝泉则丢掉了队员的信任。

这方面相对来说蔡、王需要总结的东西更多一些。蔡斌3月14日还出现在联赛决赛现场,11天后就被宣布辞职,这十天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他在哪个环节沟通出现了问题,仍只有他自己才清楚。王宝泉辞职前后,“女排内讧说”此起彼伏,各种更衣室、训练场的故事甚至见诸报端。人们不禁要问:更衣室、训练场外人都接触不到,这些故事能是谁传出来的呢?

任何地方队教练升任国家队主教练,多带一些旧部是常理,但王茜不仅是王宝泉旧部还是女儿,就算王宝泉问心无愧,也是给了人指摘的口实。陈忠和选一个徐云丽,都被指为“关系户”,马拉多纳是阿根廷人偶像,女婿进国家队同样被认作裙带关系,举贤不避亲的可操作性值得怀疑。

一朝天子一朝臣

天津女排是国内最具争议的冠军队伍,八年七冠并不能让所有人都信服她们。排球界内部组织观摩天津队训练,颇有些教练不以为然,球迷更是泾渭分明地形成“津粉”和“津黑”两派。

天津队引起的争议,集中在打法是否先进、训练是否科学。打法上,天津队黏、软,很多球迷不爱看;训练上,天津队的“魔鬼”练法,不少教练、记者质疑。“津粉”有强硬的理由,嫌打得不好看,反对者你赢了我再说;说训练不科学,其他队伍技术不行且不论,谁的伤病又少了?“津黑”则断言,天津这种打法只能“窝里横”,绝对不能帮助国家队成为一流强队。

而一旦这种拉帮结派的风气侵入到国家队队员中,这支队伍的问题就严重了。

陈、蔡、王执教中遇到了不同的矛盾,但是王宝泉遇到的来自队员方面的问题更多一些。有王宝泉自己考虑不周之处,也有上述对天津队训练、打法不认可的舆论环境,而主要原因在于中国集体项目都要面对的:教练和球员的出身、门第关系。

陈忠和上任,在选择队员上作了件很正确的事:把上届奥运会的老队员骨干全部开掉。他清楚自己一个新教练,那些老队员留在队里不仅没法管,还会影响年轻队员风气。蔡斌上任,留用了李娟、薛明、马蕴雯、王一梅、魏秋月等奥运队员,这些队员尽管在陈手上进国家队,却大多是蔡斌在7年国青主教练时的嫡系。一个是新教练带新队员,一个老教练带老队员,彼此关系都没有问题。

王宝泉当年任天津队主教练和今年进国家队,都是半路接手,对于队伍来说,他都不是主人而是客人,但两支球队的境况却不大一样。当初,天津队之前的主教练是更“魔鬼”的赵雪祺和过渡人物王德学,赵雪祺与队员失和下课,初出茅庐的王宝泉则维护了和杨洁、李珊等当时队中大牌的默契关系,可以说是赵雪祺给队员打下的技术基础加上王宝泉的老好人作风,缔造了天津女排霸业。

而前往国家队走马上任的王宝泉则不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拿七次联赛冠军、两次全运冠军,再柔软的人也有霸气了,他对媒体说出“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没用”,并不是偶然的。但他仍然是去接收别人的队伍,国家队当打的队员几乎没有一个出自他的门下,魏秋月虽是天津选手,却是在国家队羽翼丰满,李娟师门则是赵雪祺。

王宝泉的训练量大、防守练得多,但是那些大牌队员比赛不能不让上,训练还要求她们像小队员那样摸爬滚打练防守,不可能没冲突。何况,现在的队员和老女排相比,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曹慧英那样的“铁姑娘”已成传说。将帅失和,一般都是主教练走人,因为这样成本最低。

再次选帅 先明确战略

不管怎样,王宝泉已经辞职。频繁换帅对球队不利,同时也是球队每况愈下的一种表现,这会是一种恶性循环。人们现在最担心的,是中国女排会否走上中国女足“六年七换帅”的老路。这个时候选择新帅,不得不慎之又慎,宁晚勿错,以防止多米诺的倒下。

选择谁做新的主帅,管理层首先要明确女排的战略,是为了2012年修修补补,还是为了2016年另起炉灶。

后者比较激进,但也有成功案例,那就是2003年的巴西女排。当时巴西队也是大奖赛输给韩国后老队员和前主教练莫塔的矛盾总爆发,吉马良斯上任。巴西女排交够了学费之后,终于在2008年修成正果。如果是这个战略,除了名帅,像江苏女排主教练薛永业等业务同样过硬的教练也可以进入视野。

首先应该考虑谁能团结目前这批队员,可以靠威信比如陈忠和,也可以靠温和的关系比如俞觉敏这样国家队常年的助理教练,但无论谁做主教练,以现在女排的状况保住奖牌的难度很大,那么应该用什么标准去考核这位主教练的业绩,就是一个问题了。如果在伦敦中国女排跌出四强,到底该算成功还是失败呢?如果到时仍然要换帅,把2012变成一个过渡期,那是不是索性从现在就开始过渡更好些呢?

无论是哪种选择,都有不小的风险,也需要管理层承担不小的责任。所以,对于女排主教练的人选,还是该慢慢静候。★

(作者为央视体育频道评论员)

猜你喜欢

输球主教练女排
不想让人瞧不起
夺冠
让人振奋不已的“女排精神”
王者归来
美国女排中为什么没有7号?
投名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