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陪着“榕树”慢慢走

2010-04-23文/王

军营文化天地 2010年1期
关键词:电子杂志榕树战友

文/王 玲

休假在家上网,进入好友蜗牛的个人空间,又看到久违了的浮云的文章,“春秋几度文学情,冷月边关榕树下。”——依旧是熟悉的句子,依然可以嗅到熟悉的味道。我知道,有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就像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的感动,就像陪伴榕树那些日子刻在内心的痕迹。

初识榕树

第一次来到“军网榕树下”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学生,毕业分配来到一个温暖潮湿的地方,一个拥有着大片榕树的南方城市,开始学着适应真正的部队生活。短暂的新鲜感很快就被部队单调的滋味淹没,半封闭的管理模式加上没有网络的日子让我很快就有缺氧的感觉。当时唯一可以连接的网络,是机房的310网,由于这套网络的主要用途是作战值班,所以上面的资源很少,也比较冷清,但总算是聊胜于无,找到一个可以和外面沟通的信息网络,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安慰。

2003年,所在部队开通了综合信息网,军网榕树终于有了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更为稳定的软硬件环境,加上不断增加的点击量,还有编辑们的辛勤耕耘,使得榕树日渐繁茂。在浮云和大家的努力下,几年之内,军网榕树还陆续集结出版了《军营网事》、《青春作证》和《梦起榕树》三本原创文集。工作之余,我偶尔也帮浮云做一些电子书,上面收录的都是各时期网友们的优秀原创文学作品。

2005年,综合信息网普及下连,连队普通的战士也都可以方便地上网了。我们抓住这个有利机会,从所在部队大院开始宣传推广榕树。真实的情感、用心的文字,加上军营这一特殊的背景,使得榕树的文章对部队官兵们有一种难得的亲和力,网站的点击率和投稿量连连攀升。

2006年,榕树在军网上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单位领导也越来越重视榕树的发展,出于对榕树的喜爱,以及个人专业的小小优势,我把越来越多的时间放在榕树上,领导也正式安排我参与榕树的管理工作。

浇灌榕树

我最初到榕树的时候,因为工作繁忙,每天只能抽取一部分时间上榕树,先处理“政务区”的事情后,有时间再四处看看。树友们大多是年纪较小的战士,他们亲切地叫我安然姐姐,我喜欢这个称呼,也像姐姐一样照顾他们。无论是他们有需要分享的快乐,有难以解决的问题,有化解不开的心结,还是遇到工作训练的难处,我都愿意一一用心倾听,然后像朋友一样聊聊我的想法。很多“树友”都把我当成未曾谋面却值得信任的姐姐,对此,我很开心,也很满足。朋友们常说我是一个让人觉得温暖的人,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在榕树的那些日子,他们带给我那些安定从容的力量,让我可以有勇气依照内心真实的想法选择生活,让我可以轻松地走到快乐的中间,让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激生活,感激大家对我的信任和对榕树的喜爱。

日渐兴旺的人气加上优越的软硬件条件,我和战友们开始谋划如何把榕树发展得更好。那时网络上开始流行电子杂志,军网榕树的原创文学作品很多,如果能以一种官兵们更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岂不是一件美事?在征得领导的同意后,我们很快开始着手创刊号的制作,选稿、审稿、编辑、修改、成型,从选文到编辑,从选图到制作,再到背景音乐的选择,无一不经过我们的精心策划。创刊号很快“出炉”,虽然内容不多,设计制作也还显稚嫩,可是却因为形式新颖,内容贴合部队官兵生活,很快就在军网上流行起来。截至2006年底,我们已经以月刊的形式陆续推出主题为八一、中秋、国庆、女兵风采、老兵退伍等几期电子杂志,成为战友们争相下载阅览的电子书籍。

2007年和2008年是榕树发展最快的时期,论坛做了一次功能和版面上的全面升级,树立了自己的风格。板块划分也逐渐做了调整,重点发展优势板块的同时,不断开办特色栏目。在原创文学方面,已经有《战士报》、《空军文艺》、《西南军事文学》、《军嫂》等几份军内有较大影响的报纸杂志在榕树论坛在线征稿,更值得高兴的是还有编辑在线点评,这大大激发了大家投稿的热情和积极性。投稿的人员来自全军各地,有的是扎根雪域高原,有的驻守南国海滨,有部队从事文化、宣传工作的专业写手,也有完全业余的文学爱好者,有师团领导,也有来自基层部队的普通战士。部分树友还因为这个平台提高了水平,走上了文学之路。不知名的树友则对我说:感谢榕树,让我们没有虚度在部队的时光,让我们感觉到部队这个大家庭的温馨,让我们发现了自己的潜能和爱好所在,让我们更用心地去体会生活的滋味……

打造优势栏目的同时,我们也推出一些特色栏目,如《军营之声》、《电子杂志》等均是其中的优秀板块。与榕树合作的首期节目《军营里的豆腐块》一经推出,就因为形式新颖、制作优良获得战友们的广泛好评。后来推出的几档节目如 《当那一天来临》、《月满中秋,情溢军营》、《我们在为谁而舞》、《铁血忠诚》、《军营女孩也精彩》等几档节目也深受大家喜爱,我也成为它忠实的粉丝之一。海子开办“电子杂志”板块后,将自己制作电子杂志的技巧心得、软件资源与大家一同分享,让很多战友可以学习自己动手制作电子杂志,后来一些战友把他们的成果与我分享,我的心里满满的,那是由衷的快乐。

守护榕树

2006年底浮云决定退伍,榕树失去了最亲密的监护人,同时也是最亲密的伙伴。那个时候,榕树正是辉煌的时候,身边有要好的朋友劝我离开榕树。对于我这样一个后续接手的人来说,这件事耗时耗力却不一定有成绩。有过些许的犹豫,不是因为在意得失,而是因为我知道我爱榕树,我知道不管多忙,我内心最牵挂的是榕树,在我内心占据最多位置的,也依然是榕树。

那段时间,我正在制作一张榕树的纪念版光盘。光盘还没有完成的时候,浮云已经准备离开部队,我和战友们一起去送他,他依然是如往日淡淡的表情,淡淡的微笑,没有太多的言语,只是嘱托我们照顾好榕树,我答应着,又看到榕树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不易,从那一刻起,我明白我没有办法拒绝榕树,我会尽我所能去守护它。

2007年榕树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经历了最为严峻的考验。先是一位资深管理员因为违规管理被辞退,并且在他离开的时候一同带走了部分他在任期间发展的版主,榕树一时陷入缺乏管理的局面。后来论坛又因为一张违规图片险些被上级关闭,榕树整改势在必行。我们加大力度对榕树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整改,从管理人员开始,违规的一律撤职,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优先录用优秀管理人员,任职后严格按照论坛管理规定考察任职情况,定期调整使用。对于板块,也实行定期考察制度,撤销了部分帖子质量低劣的板块,也根据榕树特色新建了书画、摄影、生活、时尚等板块,鼓励网友原创作品。黑脸包公的角色难做,整改中我们难免得罪很多人,虽然受了很多委屈,不过一切都是值得的,论坛整改以后,榕树的发展很快进入一个良性时期。

那段时间,树友枫落无痕给我很多帮助,他原先在部队从事宣传报道,在网站管理方面有较好的经验,处事公正刚直,是榕树难得的优秀管理人才。虽然年纪较小,但在我心里,他既是优秀懂事的好弟弟,也是值得信赖的好管理。他离开部队之前,在榕树征稿出版了一本文集,名叫《我的父亲母亲》,本来希望能帮他画一些插画,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没能完成,心中一直觉得遗憾。无痕临走的时候,很多树友为他写了告别的文章,我自己写了一首小诗,苏文还专门制作了一期别战友的节目,那一次,我流泪了,因为一个未曾谋面的网友,因为一个值得珍惜的挚友。

相依相伴

“文字精神,知音解弦,未曾谋面深深意。”爱人曾这样形容过网上交流的感觉。榕树以原创文学为主,可是一部分树友反映文学区的审核标准太高,他们初学写作,被拒绝几次就不敢投稿了。为了鼓励战友们写作,我们论坛于2007年下半年开办了榕树博客,2008年又由文学区的一位版主木偶人开创了“心灵涂鸦”版,鼓励树友们自己动手写作,优秀的文章由版主推荐到文学版发表,不足之处则给予中肯点评。各种题材的文章如诗歌、散文、小说、日记等均不限,大家写文章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一时成为整个论坛最热门的板块。

不得不提的还有板块“心灵岛”,此版俨然是树友们的私家“小窝”。大家在这里“串门”,打打闹闹好不热闹。我为自己的小窝取名“相依相伴”,意在陪伴榕树这个大家庭。这既是我自己的温馨小居,也是树友们的小憩之站,里面有树友们分享的快乐心情,也有我个人的心情日记,里面有树友们失意时的落寞心情,也有我忙碌生病时大家的温暖问候。虽然“水分”巨大,却是我一天工作之余一定要去的地方,小窝建了不到三个月,就成为当时榕树访问量最高的帖子。那些开心的、不开心的日子,都记录在那个特殊的“留影机”里,那么真实、那么自然,毫无痕迹地为那些时光留下不可复制的美丽影子。

我结婚的时候,树友们纷纷发来祝福的短信,今年六一,我的宝贝岩岩出生的那天,内心的惊喜和感动在听到树友们的祝福时溢为幸福的眼泪。蜗牛、边关等无数的树友为我发来祝福短信,我在心里对岩岩说:可爱的小宝贝,你可知自己多么幸福,从你出生的这一刻生命就充满了如此美好的祝福!

有朋友问我,网络生活是否与现实不同,我告诉他,很多时候,我分不清现实和网络的区别,在这里,我一样拥有生活中的快乐和感伤,在这里,我一样拥有现实中的童真和成长。我相信只要用心付出,美丽的收获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比如榕树,比如友情,比如爱情。

离开榕树那些日子,树友们仍然常常发短信问候。安然姐姐、安然小仙女、安然盟主,依旧是那些熟悉而亲切的称呼,依旧带给内心温暖的感觉。什么时候可以回榕树看看呢?其实不曾离开,其实我一直都在。

相依相伴一家亲

猜你喜欢

电子杂志榕树战友
榕树街121号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第二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榕树的美髯
榕树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稿约
战友是什么
永远是战友
永远是战友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稿约
无言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