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霉素药物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2010-04-13何方洋郗日沫万宇平冯才伟罗晓琴王建霞

四川畜牧兽医 2010年3期
关键词:红霉素残留量色谱法

何方洋,郗日沫,万宇平,冯才伟,罗晓琴 ,王建霞

(1.北京望尔康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2206;2.南开大学药学院,天津 300191)

1 红霉素残留危害及限量标准

红霉素药物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抗畜禽细菌及支原体感染,亦可作猪的饲料添加剂以促进增重和提高饲料转换率,在畜禽、水产品养殖及其疾病治疗过程中应用广泛。但是红霉素类化合物能对机体产生一些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胆汁郁积性黄疸以及静滴时引起静脉炎,还能引起坏死性肝病、精神障碍和关节炎综合症等,因此,红霉素类药物在生产上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其在畜禽组织、蜂蜜、牛奶、鱼虾等产品中的残留,危害公众健康。目前农业部第235号文件中已规定,该药物的最高残留限量为 200μg/kg。

2 红霉素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目前检测红霉素残留量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别:一种能够同时进行分离、分析,具有高效分离技术和高检测灵敏度,对红霉素残留情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主要包括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薄层色谱法(TLC)、气象色谱-质谱法(GC-MS)和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法等;另外一种是对红霉素进行定性、半定量的生物学方法,该方法具有选择性高、检测限低的特点,主要有酶联免疫分析法、微生物方法和放射性免疫法等。

2.1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理化检测方法,对于食品中有毒有害残留物可进行精确定性及定量检测。于慧娟等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对虾组织中红霉素残留量的检测,检出限为150μg/kg,回收率≥75%。惠芸华等建立了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罗非鱼中红霉素残留量的方法,提出了以乙腈为提取剂,经过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反萃取等步骤对样品进行分离净化的样品处理方法,方法检出限为400μg/kg。蔡友琼等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红霉素残留量的方法,以红霉素同位素标记物位内标,检出限为 1.0μg/kg。

2.2 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量、快速而简单的色谱法,同时具备了柱色谱和纸色谱的优点,特别适用于挥发性较小或在较高温度下易发生变化而不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物质。韩南银等建立了薄层色谱法检查蜂蜜中的残留红霉素药物,利用固相萃取原理对蜂蜜中红霉素进行提取,其检测限量达到5mg/kg。因蜂蜜组成成分复杂,前处理比较麻烦,故采用薄层色谱法检测可以排除许多干扰因素,取得良好的检测结果。

2.3 气相色谱-质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法实现了高效层析分离和检测联机,可用微电脑控制层析条件、程序和数据处理,其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均较好,并可一次同时完成同一样本中多种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检测。Stanley等通过液相色谱配电化学检测器测定、电子喷雾电离质谱确证的方法测得红霉素的回收率分别是(63.8±6.0)%和(75.5±5.4)%;Delepine等描述了采用PB/LC/MS方法检测牛肌肉中5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方法,其中采用梯度洗脱的反相液相色谱-MS检测法证明在牛肌肉中有红霉素、螺旋霉素、泰乐霉素、替米考星和交沙霉素的残留。

2.4 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法 由于红霉素药物残留样本的复杂性以及畜禽、水产品存在基质干扰作用的影响,有时候仅仅使用HPLC很难精确检测出残留样本中红霉素药物的含量。有研究建立了猪肉中红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多残留检测方法,得出红霉素检测限为0.05μg/kg。其中,猪肉样品用乙腈提取,经正己烷脱脂,C18固相萃取柱净化,4%氨甲醇洗脱,氮气吹干,50%乙腈溶解后上机检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在猪肉中添加 50μg/kg、100μg/kg、200μg/kg三个浓度水平,红霉素药物的回收率、批内变异系数及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66.4%~77.6%、2.4%~10.5%、7.4%~12.1%。

本方法灵敏、可靠,前处理过程简单易行,检测限低,准确度和精密度都满足残留检测的要求。

2.5 微生物检测法 采用微生物检测方法测定畜禽及水产品中红霉素药物的残留情况,该方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如纸片法、TTC法等,因其测定原理是基于抗生素对微生物的生理机能、代谢的抑制作用,因而与临床应用的要求一致,缺点是测定时间长且检测结果的误差较大。杯碟法是目前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中规定的检查蜂蜜中红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GB/T18932.8-2002)。

2.6 酶联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分析法是基于抗原和抗体特异性反应而建立的,该方法有两个特点:一是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在固体表面进行,二是用酶作为标记物进行蛋白质测定。其中酶反应的催化效应起到放大反应效果的作用,从而提高ELISA检测技术的灵敏度。酶联免疫分析法已较多地应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各类抗生素残留的定性和定量测定,在水产品抗生素残留检测领域也有所应用。北京望尔康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在2008年申请了“一种检测红霉素类化合物的方法及其专用酶联免疫试剂盒”发明专利。该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红霉素类化合物的方法及其专用酶联免疫试剂盒,试剂盒包括红霉素特异性抗体及包被原和酶标记物;该发明的酶联免疫试剂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携带便利,检测方法高效、准确、简便,能够进行现场监控且适合大量样本的定性和定量筛查,将在红霉素的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ELISA试剂盒检测方法在畜禽产品、水产品的药物残留检测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已发展成为一种应用最为广泛和成熟度较高的生物检测与分析技术。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将酶联免疫反应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用于对食品中药物残留的检测,常以ELISA检测试剂盒的形式出现并且商品化,现已逐渐发展成为红霉素药物残留含量检测中最实用的检测技术之一。

3 结语

红霉素药物残留检测分析技术中,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酶联免疫测定(ELISA)方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并且相互补充的两种方法。HPLC,尤其是HPLC-MS联用技术,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高分离效率和高准确度,但实际检测工作中需要配备相应的大型检测仪器支持,且检测成本较高,主要适用于畜禽产品(如畜禽组织、蜂蜜、牛奶等样本)、水产品(鱼虾等)样本中红霉素药物残留的精确定量检测。而ELISA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灵敏、方便、检测成本较低等特点,但检测结果的准确度相对仪器检测方法较不精确,侧重在临时大规模排查、检测单位常规抽检等工作中对红霉素药物的定性及半定量检测。建立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为辅的“筛选法”和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质谱(GC-MS)等仪器为“确证法”的多方法相结合的残留检测体系进行红霉素残留检测,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尤为重要。

[1]惠芸华,于慧娟,姜朝军,等,水产品中红霉素残留分析的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95-796.

[2]于慧娟,沈晓盛,李 庆,等.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对虾组织中红霉素的残留量 [J].分析试验室,2006,25(4):82-84.

[3]惠芸华,于慧娟,蔡友琼,等.罗非鱼中红霉素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J].海洋渔业,2006,28(4):321-325.

[4]于慧娟,蔡友琼,惠芸华,等.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红霉素的残留[J].分析化学研究简报,2009,37(1):91-94.

[5]韩南银,周 婷.蜂蜜中红霉素残留量的检测[J].食品科学,2003,24(2):118-120.

[6]Biledeeau S M,Heinze T M,Shtonen P H.Liquid chromalography analysis of erythromycin in salmon tissue by electrachemical detection with confirmation b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J].Agric.Food Chem.,2003,51(6):1534-1538.

[7]Delepine B,Hurtaud P D,Sanders P.Multiresidue method for confimation of macrolide antibiotics in bovine muscle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J].AOAC lnt.,1996,79(2):397-404.

[8]赵东豪.HPLC-MS/MS法测定猪肉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残留的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基础兽医学硕士论文,2008.

[9]赵慧明,江秀明,林贤福.水产品体内抗生素残留分析研究现状[J].水产科学,2004,23(8):40-41.

猜你喜欢

红霉素残留量色谱法
红霉素眼膏 用途知多少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阿特拉津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甜蜜素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戊唑醇的残留量
HPLC-MS/MS法检测花生中二嗪磷的残留量
红霉素联合顺铂对A549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党参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分析紫脲酸
浙贝母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和二氧化硫残留量分析